第壹小說 > 三國之經天緯地 > 第九十三章:黨爭不休
  以往我們經常看到,劉緯的部下們,總是一團和氣,幾乎很少發生沖突爭執,就好像一群和睦的乖孩子!怎么現在,卻出現了兩員上將,如此爭吵,針鋒相對,互不相讓的局面呢?

  其實,一堂和氣,只是假象,有人的地方就有爭斗,歷來如此,只不過原來的劉緯勢力范圍小,屬下之人也少,許多矛盾,并沒有凸顯出來,再加上劉緯居中調和,像甘寧和李嚴這般爭吵的情況,確實非常罕見!

  可現在呢,劉緯的地盤越來越大,吸納收攏的人才,也越來越多,隨著不斷有新鮮血液加入,部舊臣僚們原本的機會和空間,勢必會被新人搶占,他們之間豈能沒有矛盾和沖突呢?

  這個問題,我們曾經提過!還記得么?其實現在的益州,臣僚們逐漸形成了幾個黨派,即益州集團、東州集團、荊州集團以及南中集團!

  其中,南中集團,是個比較特殊的群體,他們主要活動于南中都護府,是個相對獨立的范圍,因此這股政治勢力,與其他黨派之間,并沒有太多沖突和矛盾,算是獨善其身,冷眼旁觀;可是其他三派勢力,這些年互相之間的爭斗,卻幾乎從未停歇!

  劉緯掌權后,一開始占據優勢的,主要是東州黨和益州黨,因為當時這兩派勢力的代表人物,都是劉緯手下最得力的一批干將重臣,幾乎壟斷了益州上下,所有要害部門和職務,權勢很大!

  可是后來,隨著大量荊州人才涌入益州,投靠劉緯,所逐漸形成的荊州集團,忽然強勢崛起,與之爭鋒,漸漸地形成了三黨分立的政治格局,到底還是從益州黨和東州黨手里,分走了一杯羹!

  再后來,隨著劉緯打壓本土大家世族的力度逐漸加大,外加許多益州黨首腦人物遭到懲處貶抑,益州集團竟慢慢衰落,勢頭明顯漸頹;東州集團,也是不溫不火,難有建樹;而荊州黨,卻因為不斷有新人加入,逐漸發展壯大,風頭竟蓋過了其他兩派勢力,大有取而代之,獨霸朝堂的趨勢!

  大臣黨爭,自古有之,經久不衰,屢禁不止,令歷代皇帝十分頭痛!不過,對圣明君主而言,他們不怕黨爭,反而會利用各派勢力互相爭斗,自己居中調節,平衡朝野,以使皇權更加穩固!所以說,這也不完全是壞事!

  那么劉緯明知道臣僚們分為幾個黨派,還互相爭斗,卻不加以禁止,反而作壁上觀,難道也與那些圣明君主的心思一樣,想利用大臣黨爭,穩固自己的地位,或者實現自己的某些政治目標嗎?

  不得不說,這個因素肯定是有的!劉緯推行改革,最大的阻力,便來自于益州本土勢力,這些家伙都是既得利益者,劉緯碰了他們的蛋糕,豈能輕易善罷甘休?

  而荊州集團,是新的外來勢力,他們若想與益州本土集團爭鋒,唯一可以依靠和仰仗的便是劉緯的支持,豈能不惟命是從,馬首是瞻?所以,這些人不會成為改革的阻力,反將是助力和推進力,當然更符合劉緯的期待!

  因此,劉緯也是故意打壓益州黨,同時暗中扶持荊州黨,以減輕改革的阻力,從而逐步實現自己的心中政治理想!

  除此之外,劉緯“縱容”黨爭,還有著更加長遠的打算,因為他一直想要實現一個目標,那就是最終創建一個以君主立憲制為基礎的民主國家,在漢代就讓我中華民族,走上一條近現代的發展之路,讓人民徹底擺脫被封建勢力奴役千年的悲慘命運,翻身解放,成為國家的主人,主宰自己的命運!

  當然,這肯定是一條艱辛的改革之路,歷史的強大慣性,以及頑固的封建勢力,都是劉緯最強大的敵人之一,他想憑一己之力,一蹴而就,根本不可能,也許有生之年都很難實現這個偉大的政治理想!

  但是,劉緯決心,就算他活著的時候,不能完成這項大業,也要為國家和民族向這個積極的方向發展,打好堅實的基礎,以便將來后人能繼承他的遺志,最終順理成章,水到渠成地實現這個宏偉的理想和目標!

  大臣黨爭,大多是為了私欲,這也是最可惡和最可鄙的地方!可是,這種形式,卻能給未來民主多黨制政體的創立,埋下伏筆!個人參選首相,幾乎是不可能的,唯有一黨之首,眾人齊心協力,方能實現!

  況且,幾個黨派,互相爭斗,互有監督,杜絕壟斷權力的情況發生,對于推進民主制的建立和完善,加快法治建設的步伐,以及造福于天下百姓,其實都是大有裨益的!

  道理很簡單,一個黨派,若想贏得大選,執掌國家權力,就必須符合人民的利益,為百姓多做好事實事,否則下一任首相,就不是你這個黨的黨魁了,換人了!若是你這個黨,在執政期間,胡作非為,玩忽職守,徇私枉法,肆意妄為,任期滿后,不僅獲得不了連任,還得被追究刑事責任!

  這樣的話,任憑誰來做這個首相,不管你是荊州黨,還是益州黨,或者東州黨,不都得爭取民意支持,而多做好事,少干壞事么!從而最終獲益者,其實不是這些政客,而是天下百姓!

  當然,任何制度,都會有漏洞,也許初衷很好,可玩著玩著,就變了味道!這便需要劉緯,以及將來的無數繼任者們,前赴后繼,去不斷完善和發展這種制度,甚至在將來的某個時候,以一種更為先進,更符合人民利益的社會制度,取而代之!

  這便是人類社會不斷發展,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的必然規律!而我們的主人公劉緯,只不過是把速度調快了而已!他有生之年,能做的畢竟有限,更不能學王莽那樣搞一刀切,最終落得個失敗的結局,還得循序漸進!

  綜上所述,劉緯看似“縱容”黨爭,實際上卻從未偏離自己心中期望的發展道路,目標十分明確!

  現在的大臣們,若想在黨爭中,占據優勢,必須符合劉緯這位掌權者的心思和理想,從而幫助劉緯推進改革,統一天下!

  而將來呢,國家一統,新王朝建立以后,他們就會慢慢地發展成符合人民期待,代表百姓利益的各類政黨,成為新民主制度建設和發展的急先鋒!

  從現在就開始打基礎,說不定劉緯有生之年,真的能實現創立君主立憲制民主國家的宏偉目標呢!我中華民族,至此將領先世界,走上近現代化快速發展的道路,避免許多由封建統治者所制造的歷史災難和遺憾,而永遠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說了這么多,其實都是由甘寧和李嚴的一場爭吵而來!

  甘寧,是土生土長的益州人,雖然出身低微,不是什么大家世族,卻是鐵桿的益州集團成員之一;李嚴,是荊州南陽人,又一直仕官于荊州,當然屬于荊州集團的一份子!

  因此,兩人之間的爭執,看似個人恩怨,可實際上卻有著深厚的政治背景!他們代表的勢力各不相同,就算不考慮個人榮辱,也不愿承認丟失襄陽,遭受慘敗,是自己的責任,豈能不互相指責埋怨?這口黑鍋,誰也不愿意背啊!

  眼下,公廳之內的討論,更是陷入了白熱化,甘寧和李嚴各執一詞,都提出了自己應對時下局面的對策,而且聽著似乎都有道理,可就是誰也不能說服對方,很難取得一致,氣氛又陷入了尷尬之境,甚至劍拔弩張,針鋒相對!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