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小說 > 三國之經天緯地 > 第九十八章:靜觀其變
  這場聲勢浩大的農民起義,雖然在一開始的時候,發展迅猛,如火如荼,可是沒過多久便遇到了一個瓶頸,顯得后繼無力了!

  于是,王奉想到了向南方三家諸侯尋求援助的辦法,給劉緯、劉備和孫權各寫了一封信,結果卻石沉大海,杳無回音!王奉也是等了許久,百思不得其解!

  這是怎么回事?難道信沒送到嗎?不會的!王奉想得很周全,為了避免信使在路途中出現意外的情況發生,每一路他都派出了好幾人前往,總有一人會把書信送到的!

  書中代言,其實劉緯、孫權和劉備,都收到了王奉的來信,之所以沒有任何回音,是因為他們對此嗤之以鼻,根本一點興趣也沒有!

  其實,早在王奉起義之初,中原大地上所發生的這一切,就已經被情報處眼線秘密速報給劉緯知曉了!他也是一直在緊密關注著曹操領地內,這場變亂的形勢發展,以及曹操的一舉一動!

  那么,這一次的大規模農民起義,難道劉緯就一點也不想利用這個機會,出兵北伐,克復中原?呵呵,因為在劉緯看來,這壓根就不是什么大好良機!

  首先,我們要捋清一條時間線!這場起義是發生在興鼎三年秋,而劉緯此時是剛剛返回漢中不久,正在大力推行改革,整飭官場,進行內部的梳理,以及團結人心的階段!

  也就是說,此時的劉緯,還沒做好發動北伐戰爭的準備,豈能說出兵,就能馬上出兵的?另外,鬧起義的地方,主要集中在中原和河北一帶,關中和西北地區局面,卻穩如泰山,劉緯也根本無機可乘!

  況且,他與曹操的五年停戰協定,尚未到期,劉瑾還質押在曹操手中,若沒有過硬的理由,輕起戰端,于情于理都說不過去,必將失信于天下,還坑了兒子的性命!

  當然,這些只是表面上的原因!其實,劉緯對這場規模宏大的農民起義,也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和看法,他認為這場起義,注定不會成功,也只是曇花一現,過眼云煙的一出鬧劇罷了!

  別看王奉打出的旗號是滅曹興漢,可是傻子都能看得出來,他這是為了壯大聲勢,吸引更多人加入起義軍,所故意拋出的噱頭而已,實際上這支起義軍,就是一伙草寇,根本成就不了大事!

  據情報處匯總的消息來看,起義軍雖然高舉義旗,卻像一群蝗蟲,所到之處,無一幸免,一片狼藉!所謂劫富濟貧,也是越來越荒腔走板,不論有錢沒錢,只要不肯加入起義軍者,家產一律被搶劫一空,若敢反抗,立時殞命,惹得天怒人怨!

  而首領王奉,還有各地的義軍領袖們,卻全都對此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放任自流,根本談不上任何軍紀可言!這還是義軍么,分明就是土匪強盜!

  那么這些領袖,為什么要如此倒行逆施呢?他們也是無可奈何!自己也是窮人,沒有任何財富,不放任義軍搶劫,他們拿什么給士兵們發放糧餉?若沒有糧餉,誰還會跟著自己混?隊伍不是說散就散么!

  正值災年,地主家也沒有余糧啊!況且富戶畢竟是鳳毛麟角,多的是窮苦百姓和中產階層,若不搶他們,只靠搶劫富戶得來的糧食,根本不夠養活這數萬人的起義軍!那么,百姓們就只能有兩種選擇,要么被搶,要么加入強盜團伙,一起去搶別人,沒有第三條出路!

  加入的人越多,糧餉開支也就越大,這些起義軍領袖們,為了生存下去,就只能是率領眾人到處流竄,攻打各處郡縣,搶劫更多錢糧!慢慢地,他們就變成了一伙職業強盜,逐漸失去了民心!

  這大概就是古代所有農民起義者的悲哀,他們一開始都是因為活不下去了,為了反抗暴政和種種不公而奮起斗爭,可是卻又出于種種無奈,不是墮落成了搶劫草寇,就是轉化成了新的剝削階級!

  這樣的下層革命,幾乎沒有出路,即便僥幸成功了,也只是改朝換代,換湯不換藥而已!

  像這種草寇,根本不符合劉緯一貫的政治綱領,他們不是人民的代表,卻是坑害百姓的窮兇極惡之徒,劉緯豈能支持他們!

  就算這個王奉真的能打敗曹操,取代他統治了北方,難道這家伙就一定能匡扶漢室,善待百姓嗎?不過是另外一個草根皇帝罷了,還是個封建統治者!

  劉緯認為,要想結束古代歷史這永不間斷的輪回,必須對社會進行徹底的改造,唯有推行古代民主化進程,才能讓中華民族,在漢末時代,徹底跳出這樣的歷史規律,建設一個富強民主,先進文明的國家,并遙遙領先于世界!這才是正道!

  因此,劉緯是無論如何也不會支持王奉的!更何況,這家伙在劉緯看來,根本就不是曹操的對手,蹦跶不了幾天!如果曹操連一伙草寇都滅不掉,那他就不是曹操了!

  類似的想法,劉備和孫權也有,當然,不包括民主化思想!在他們看來,王奉之徒,不過是一伙難以成事的草寇之流,甚至還不如當年黃巾起義的張角呢,要是與這些跳梁小丑為伍,不僅平白無故,惹怒了曹操,恐怕也會引來天下恥笑,太蠢了!

  況且,此時的劉備和孫權都是經歷大戰后,在休養生息,恢復元氣,就算想出兵攻打曹操,也是有心無力!總之,王奉的這個心思落空了,陷入了困頓與兩難之中,有些走投無路之感!

  有一個現象很是奇怪,那就是各地的起義軍都已經鬧成這樣了,曹操怎么還是一點動作都沒有,始終放任自流呢?他到底在干什么?呵呵,曹操正端坐于鄴城之中,每天看書賞樂,就好像沒事人一樣,怡然自得,毫不擔憂!

  事實上,這場起義風起云涌之際,曹操也確實緊張了一陣,可是他很快就得出與劉緯同樣的結論:這伙亂民,成不了什么大事!無論是起義的時機,還是起義領導者的水平,以及人員構成,都存在著先天的問題和漏洞!

  既然這伙草寇,不過就是一伙烏合之眾,曹操為什么不馬上調兵前往圍剿呢?原因很簡單,他也做不到啊!

  這場起義,從聲勢上來看,確實規模太大了,各處州郡,皆有造反之人,曹操手里就是有再多的軍隊,也很難逐一包圍清剿!

  你去打人家,人家不會跑嗎?只要你圍不住,讓叛軍溜走,那么軍隊就等于白忙一場,還得繼續去追,漫山遍野地抓捕叛軍,這得折騰到什么時候!說不定到最后,都抓不到首惡元兇!

  若真這么干,需要耗費太多的時間,浪費無數的錢糧,實在得不償失!

  如今的曹操,他也窮啊!養著幾十萬的軍隊和龐大的官僚機構,卻收不上來糧食和賦稅,所存余糧非常有限,若是全部用于平叛的軍事行動中,根本就是杯水車薪!

  況且,這些糧食都用光了,軍隊的糧餉,拿什么發放?官員的俸祿,又從何而出?一旦連俸祿糧餉都發不出來了,造反的可就不止是這些亂民了,那曹操必將陷入萬劫不復之境!

  曹操覺得,與其主動出擊,不如守株待兔,坐等叛軍自己找上門來,在家門口將其殲滅,豈不便當?況且,這些烏合之眾,表面看來聲勢浩大,可是內部卻并不團結,都是各懷鬼胎,不如暫避鋒芒,堅守不出,待遷延日久,必生變故!

  因此,曹操早已下令,各地守軍,無須主動與叛軍交戰,只需固守城池和防線,靜觀其變!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