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小說 > 三國之經天緯地 > 第四十章:連環妙計(2)
  為了誘殺劉緯,吞并蜀地,諸葛亮謀劃了一出連環計,其中的第一環,便是讓天子給劉緯下達詔令,以東征孫權為由,命他率兵前來助戰!

  當然,連諸葛亮也很清楚,這樣的雕蟲小技,若是劉緯輕易上當,那就不是他了!即便劉緯還被蒙在鼓里,不知道這背后暗藏的陰謀,也未必真的會出兵,幫劉備打孫權!

  孫權的確是向曹操稱臣,公然站到了劉緯和劉備的對立面上,可是誰都能看出來,他并非真與曹操一條心,只不過是為求自保,虛與委蛇的權宜之計罷了,說不定哪一天,他的態度和立場,又變了!

  因此,即便孫權背叛了盟約,脫離了抗曹聯盟,他也還是潛在的盟友,而非真正的敵人!劉緯深明此理,又怎么會幫著劉備去打孫權呢,沒有好處,還無緣無故地把孫權給得罪了,絕對劃不來!

  如是,這第一計,就只能起到堂而皇之調兵的作用了,那么如何繼續誘殺劉緯呢?

  第二計,在這個時候,便可以適時登場了!那就是,調集重兵,真的與孫權開戰!

  沒搞錯吧?真的打孫權?兩家實力相當,不相上下,一旦開戰,恐將遷延日久,很難速勝,劉備陷入與孫權的紛爭與糾纏之中,還怎么抽身與劉緯爭鋒?他那有限的兵力,夠用嗎?

  其實,這正是諸葛亮想要的效果,最好就是誰也不能速勝,形成隔江對峙之勢,造成看似矛盾激化,劍拔弩張,可實際上卻是靜坐戰的局面!

  與孫權的戰爭爆發點,諸葛亮也早就想好了,就選在烏林!

  還記得嗎?當初赤壁之戰后,孫權占據了烏林,還在那里修建了一座城池堡壘,并設縣治民。

  之后,劉緯主持三方會談,欲將荊州讓給劉備,孫權開始不答應,后來劉緯居中協調,讓劉備把江夏割讓給江東,孫權這才勉強同意,但提出個附加條件,堅持說烏林是他休建的,也應該劃歸江東!

  可能當時看來,您會覺得孫權太小心眼,為了一個小縣,斤斤計較,可實際上,烏林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扼據江北,是嵌入荊州的一顆釘子,也是孫權防范劉備的橋頭堡!其作用,不亞于甘寧駐守的秭歸!

  當時的劉備,能得到整個荊州,就已經感覺像中了大獎一樣,小小烏林,便也沒在乎,更何況劉緯也主張割讓此地給江東,便同意了!

  可是后來,烏林這個地方,真可謂成了劉備心里一根刺,他早就想奪回此地,把孫權的勢力,徹底趕出荊州!這個事實,誰都清楚,劉緯肯定也是了如指掌!

  因此,劉備與孫權開戰,完全可以選烏林作為起點,不論攻得下,還是攻不下,這場戲都足可以假亂真,令劉緯相信,孫劉兩家,是真的開打了!

  與此同時,劉備佯裝不敵,無法速勝的局面,假天子詔旨,再次命令劉緯率兵助戰,只要他帶兵來了襄陽,就將他一舉擒殺!之后,許給孫權巨大利益,立刻修好停戰,穩定后路,再調轉兵鋒,攻略無主蜀地!

  同樣,這第二計,與第一計類似,如果能直接誘殺劉緯,便萬事大吉;如果不能,也是一箭雙雕!

  天子命劉備出征,討伐附逆之孫權,乃行天道的正義之舉,若屢次三番下旨,令劉緯前來助戰,他都推脫不來,隔岸觀火,置身事外,那么他在天下士人心目中的名望,勢必受損!

  你劉緯不是一直秉承匡扶漢室的旗幟嗎?不是一直表示禮敬天子之意嗎?到了關鍵時刻,你在哪呢?竟屢次抗旨不遵,借故推搪,用心何在?都是表面文章,惺惺作態吧!

  如果劉緯敢第二次抗旨不來,勢必對他的名聲造成極大負面影響,在所有崇漢士人心中,會認為劉緯就是個光說不練的偽君子,甚至懷疑他有悖逆自立之心!

  此消彼長,劉備擁立天子,奉天討逆,將更得人心,無疑也是為將來討平西蜀,乃至整個天下,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換句話說,劉緯抗旨不來,便等同于成全了劉備的美名!

  當然,這里面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劉緯為顧及名聲,雖然自己沒有親自率兵前來助戰,卻派了手下大將,領兵來戰,那么劉備要如何應對呢?

  諸葛亮認為,劉緯即便指派大將前來,也不會帶太多兵馬,畢竟蜀中兵力有限,而且平白無故幫劉備打孫權,又沒什么好處,劉緯豈能出全力?

  到時候,問題是復雜了些,不過劉備只需要裝作不敵孫權,屢屢敗退的樣子,就能應付過去,沒準這支蜀軍不多的援兵,還會在與吳軍作戰中,被殲滅!

  屆時,形勢危急,劉備再以天子名義,向劉緯討要援兵,他還能繼續派人來?這明顯就是個火坑,不停地往里填人送死,劉緯肯定舍不得!

  最關鍵的是,諸葛亮基本摸透了劉緯的心思,他覺得劉緯的注意力,并不在荊州和東吳,而是一門心思地瞄準北方!諸葛亮猜測,劉緯的戰略路線,應該是由北向南的大迂回,先擊敗曹操,控制北方,再順勢南下,完成統一大業!

  所以短期之內,他是不會圖謀東吳,甚至不會圖謀荊州的!為了幫劉備,為了尊奉天子旨意,派出重兵,與孫權廝殺,結下冤仇,甚至把孫權徹底逼到曹操那一邊,絕對不是劉緯所希望看到的結果!

  因此,當劉緯看到孫劉兩家打得不可開交,而他又不想派兵幫助其中任何一方的時候,會怎么做呢?

  呵呵……這事可有先例,還記得三方會談嗎?劉緯一定會想居中調和兩家矛盾,化干戈為玉帛,爭取南方三家,再度結成同盟,一致抗曹,這才是對他最有利的局面!

  如果一切,真如諸葛亮所料,那么第三計,便可應運而生!三方會談,哪有那么容易?至少需要一個契機,或者說合適的借口,三方代表才能順利地坐到一起,共商和平與聯盟大計!

  那么,天子劉協的納后之禮,不就正是個合適的理由嗎!以調和孫劉兩家矛盾為主要目的,順便朝覲天子,觀禮拜賀,劉緯來荊州的理由和動力便更充足了,他十有八九,一定會來!

  屆時,劉備便可趁勢拿下劉緯,是殺是囚,看形勢而定!

  也許有的朋友會提出異議,繞這么大個圈子,真的有必要嗎?純屬脫褲子放屁,畫蛇添足!

  可你要知道,劉緯豈能是那么容易上當受騙之人?天子結婚,一頓酒席,就能把他騙去襄陽?他又不是酒蒙子,也不是八輩子沒吃過飯!若一上來就直接以這個理由,誘使劉緯來襄陽,顯得太過突兀,很有能會令劉緯起疑,而托辭不來!

  還有一個疑問,劉備都已經與孫權開戰了,況且孫權之前,又向曹操稱臣,背棄了同盟,他敢親身赴險,來襄陽朝賀,順便參加三方會談?

  呵呵,根本不用計較,孫權不來也不要緊,他只要能派個使節前來就行,關鍵是劉緯一定會來!

  劉緯在這場未來的三方會談中,出演的是居中調和的角色,因此孫權可以不來,他是一定要來的,否則談何調停孫劉矛盾,重啟同盟大計?

  這,就是諸葛亮所謀劃連環計的全部內容和步驟,真可謂環環相扣,精彩絕倫!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劉緯很有可能被蒙在鼓里,而一步步落入圈套,命喪襄陽!

  --

  作者有話說:

  感謝好友:教授叫獸獸一直以來的鼎力支持和豪爽打賞!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