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小說 > 三國之經天緯地 > 第二十六章:規律難破
  丘下縣,原本只是在沔陽以西的一個小山村,卻因為劉緯在這里規劃建設工業園區,成為了一座縣城,并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一躍成為漢中郡內,僅次于南鄭縣的第二大城市!

  如今的丘下縣,異常熱鬧繁華,因為工業園區的存在,需要大量原材料輸入,那些唯利是圖的商人,看準商機,在這里開辦了許多的貿易商行,再加上各類配套的醫舍、學堂,還有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的茶樓、酒肆、戲院、市場等,這里的商品經濟發展程度和活力,甚至遠超劉緯作為政治中心的南鄭縣!

  在這里,我們值得用些筆墨,稍加解釋一下,以闡明劉緯發展商品經濟和手工業的重要性!

  大家肯定聽說過京杭大運河,在大一統的封建王朝時代,尤其是明清兩代,朝廷每年都要花費巨資,由大運河從南方運送漕糧到北方,以解決京師重地和周邊地區的糧食問題。這便是漕運!

  漕運是一項國家大政,關乎局勢的穩定和民心所向,為此在清代,還專門設立一個管理此項大政的高級職務:漕運總督!其職能和地位,與原來的鐵道部長,頗有些相似之處!

  我們都知道,在欠發達的古代,陸路運輸,極其不便,人吃馬喂,等運到了地方,糧食恐怕也所剩無幾了!因此,只有水運,才是最有效和便捷的手段,由此便可見漕運的重要性了!

  但是到了清代后期,這項國家大政,弊端重生,幾乎到了進行不下去的地步,每年需要投入幾百萬兩銀子還不夠,成了一個巨大的負擔!

  直到洋務運動以后,海運的條件逐漸成熟起來,漕運才徹底告別了歷史舞臺,結束了他歷經千百年的沉重使命!

  說到這里,您可能會有疑惑,這跟劉緯有什么關系?你說這些干嘛?呵呵,別著急,您沒發現這里面有個很關鍵的問題嗎?那就是為什么清政府不讓商人承攬糧食運輸,非要每年花費巨資,由政府出面運糧?何苦呢?

  道理很簡單,因為在那時,國內市場尚未形成,中國依然是小農經濟社會,商品經濟僅具雛形,根本達不到每年幾百上千萬石糧食的流通能力!

  中國古代,一直強調民以食為天,封建統治者普遍重農抑商,卻忽視了商人在社會經濟當中的重用地位和作用!他們只看到了商人唯利是圖,不勞而獲,賺取暴利的一面,卻沒看到他們在社會流通領域當中的重要性!

  由此,千百年來,中國古代,直到清朝,一直都是落后的小農經濟社會,商業和手工業,處于長期的萌芽狀態,卻得不到發展,就是這個原因!

  因為國家的不重視,甚至歧視,那些商人骨子里也是自慚形穢,覺得土地才是根本,即便經商賺了許多錢,也不會用于發展生產和銷售的再投入,而是拿來多置田地,把流動資金,轉化為固定資產,生生將自己從一個資本商人,變為封建地主!試想一下,商品經濟和手工業,還能發展起來嗎?

  商品經濟得不到發展,社會經濟便始終處于瓶頸狀態,因小農經濟的局限性,便使得中國古代封建王朝,一直陷入一個跳不出去的輪回,那便是“三百年定律”!

  翻閱歷史,我們可以發現,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的壽命,一般都超不過三百年,漢代四百年,其實也經歷了西漢和東漢之間的變亂,只不過最終奪取江山的是光武帝劉秀罷了,與改朝換代,其實區別不大!

  那么,這究竟是為什么呢?原因其實很簡單,就倆字:土地!

  每一個朝代,在開國之前,幾乎都是歷經一段動亂的時期,比如秦末戰亂、漢末三國、南北朝、五代十國、元末爭霸、明末起義等等。這樣的戰亂局面,所造成的直接問題便是,大量人口死亡,導致新朝開國之初,人口稀少,而且剩余大量的無主荒田。

  人少田多,豈不是天大的美事?開國之君,可以把這些田土劃分給百姓耕種,而百姓有了耕地,就有了活下去的希望和動力,更是干勁十足,因此往往新朝立國后,在初代幾位君主手里,極容易出現大治盛世!

  比如文景之治、光武中興、貞觀之治、開元盛世、永樂之治和康乾盛世等!這種現象,可不僅僅因為君主英明,而是他們面對的局面,實在是太好了,只要不是過于昏庸,便能開創一代盛世!

  可是,隨著這個新王朝的和平穩定,以及不斷發展問題就來了!盛世所帶來的直接后果,便是人口呈幾何基數大量增長!

  中國自古以來,領土范圍就相當大,可謂幅員遼闊,但其中適合耕種的田土,卻是相對有限的,基本上就那么多!人口大量增加,造成的最直接問題,便是人多地少!

  在開國之初,假如一戶普通百姓擁有三十畝土地,就算不是豐收年景,靠一家人辛勤勞作,到了收獲的季節也是頗有盈余,填飽了肚子,交了稅糧之后,還能拿剩余的糧食換酒喝,甚至過年過節給家人裁制一身新衣服!

  試想一下,天下百姓都過上了這樣的好日子,能不出現盛世之治么?可問題是,再發展下去,慢慢地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假設這戶百姓,有三個兒子,他死后,三個兒子平分繼承了他的土地,每人分得十畝地,分別過起了自己的日子,那么生活水平,還能像原來那么高了嗎?

  十畝地,看起來還是不少,養活一家之人,保證溫飽還是夠用,可這幾個兒子再想換酒喝,過年做新衣裳,就顯得捉襟見肘了!如果這三個兒子,各自還有三個孩子,他們死后,再度均分了十畝地呢?

  您看出來了吧!治世之后,沒出三代,孫子輩的人就只能守著三畝薄田,勉強度日了,更可怕的是,他們膝下,依然子女眾多,再往后,有些人注定就沒有土地去耕種了!

  幾畝薄田的收獲,填飽肚子都很勉強,甚至會有挨餓的可能,為了能活下去,便只能出去開辟荒地為田,等荒地也開辟得差不多了,還是無法解決溫飽問題,就只能賣地了!

  畢竟有些人,過日子可能更勤儉持家,祖輩上早年攢下了一些積蓄,到這個時候,尚有盈余,于是他們為了避免自己的子孫后代出現如此窘境,便開始采買那些活不下去的窮人家土地,成為新銳地主,而那些窮苦人,變成了他們的佃戶!

  從此,社會階層再度如同刻度一樣精準地開始出現兩極分化,地主的土地越積越多,而失去土地的農民更是不計其數,這便產生了另外一個社會問題:土地兼并!

  隨著土地兼并的出現和愈演愈烈,再加上人口繼續不斷增長,有些窮苦人甚至連做地主家佃戶的機會都沒有了!地主家的土地也是有限的啊,豈能安置得了那么多人?

  而這些失去了土地和一切生產生活資料的窮苦人,為求生計,便只能離開本鄉本土,成為流民,到了實在餓得活不下去的時候,便會鋌而走險——造反!

  當各地造反局面如星火燎原之勢擴散開來時,若當時的王朝已經腐朽沒落,而無力鎮壓,那么就又到了該改朝換代的時候了!

  綜上所述,因為小農經濟一直占據著中國古代社會經濟的主導地位,所有封建王朝都跳不出這個輪回的怪圈,即便一次次地改朝換代,也始終沒能解決這一問題!

  而我們的主人公劉緯,之所以大力推行和發展商品經濟及手工業,其實是早已看透了這個歷史規律,試圖在漢末三國時代,便跳出這樣的歷史輪回!

  --

  作者有話說:

  最近幾章,偏近于歷史規律的分析與介紹,不是水文,而是必須!通過闡明這些,我們才能理解劉緯為什么要搞那些改革,好處在哪,他將來所要打造的國家是什么樣的,構思基本按照史實,情節略有夸張虛構,請各位看官體諒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