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小說 > 福氣滿滿,農家媳婦美食致富 > 第496章 革新(3)
  啟明已經在青柳村買了地開始修房子了,啟明私塾的學子們也穿上了村塾制定的服裝,這些來打探消息的人一看這情況就明白了。

  一時間紛紛想要把孩子送來村塾讀書。

  啟明他們的教學能力在三江鎮附近幾個城鎮都是有名了,村塾束脩又低,能少花錢的事,誰想多花錢啊?

  村塾如今卻暫時不收學生了。

  這個時間在讀書的人早就去了其他私塾,若要轉來私塾讀書,需要從其他私塾退學,這樣必然會和其他私塾的夫子結仇,這不是宋實他們想看到的。

  而沒有讀書的人,這個時間入學也跟不上學習進度,明年入學更好。

  村塾雖沒收學生,其他私塾的夫子們卻還是從學子們口中得知了情況,一時之間坐立難安。

  若是學子都去了青柳村塾,他們的私塾就辦不下去了,一家人的生計又該如何?

  這些夫子如何焦急宋實等人不知道,認真教著自己的學生,秋收的時候帶著孩子們下地感受農人的辛苦,一些在鎮上住的孩子,還是第一次下地干活,第一天的時候踩著濕軟的泥土就渾身不自在,下地三天也就都習慣了。

  這三天下來,孩子們都沒上課,每天由各自的夫子帶領著下地干活,從最開始的興致勃勃,到最后的麻木。

  割麥是一件重復彎腰的活,很累,一點都不好玩。

  這次下地宋實等人讓孩子們想一想收獲了什么,而后給其他的私塾下了請帖,請他們帶著學生到村塾交流。

  其他私塾的夫子對村塾早就好奇得不行,也從旁人那聽聞過村塾的事,但也想要親自來看看,收到邀請基本都來了。

  這一來不說學生們,就是他們自己都有些傻眼。

  青柳村塾并不是他們想象中的泥土房子,是整潔明亮的磚瓦房,私塾面積很大,除了讀書科舉,還能從這里學到打獵、刺繡、畫畫等,一場課結束,學子們可以在寬敞的院里玩耍,也可以去別的班看一看、學一學他們學的東西。

  村塾的學生們服裝是統一的,鴨蛋青的長袍,小書生們穿著俊,姑娘們穿著秀美。

  男女大防之下,村塾的男女學堂是做了劃分的,但特殊情況男孩女孩也會一起參加,這次各個私塾前來交流便是如此。

  其他私塾的學生看著他們統一的服裝都很羨慕,這樣一出去就知道是一個地方出來的。

  更羨慕的是午時吃飯,雖說村塾提供給學生的午食是一素一葷一湯,但菜卻有足足十八個,湯也有三種,學生們排著隊,想吃什么就讓打飯的婦人給他們舀什么菜。

  學生們頻頻發出羨慕的呼聲,帶著學生來交流的夫子們臉都綠了。

  下午開始學子之間的交流,經綸這些村塾這邊只有啟明私塾的學子們表現得好一些,和其他私塾的學子比起來弱了不少,但說起其他,村塾學子侃侃而談。

  去山里采風觀察草木蟲鳥,在山里挖陷阱打獵,一起做糕點,一起下地干活……

  這些都是其他私塾學生沒有體驗過的東西,看著學生們亮晶晶的眼神,私塾夫子們的臉更黑了。

  雖說在村塾吃了很不錯的午食,但總感覺這次交流后村塾會把他們的學生全部搶走!

  心中除了不爽,他們心中更多的卻是佩服。

  他們教學生,只會教他們書上的知識,教他們如何科舉入仕。

  村塾教學生,卻是在教他們生存,教他們知曉百姓的艱難。

  可以預見,等科舉班的學子入仕,必會為民謀利,就如岑福教出來的方如玉一樣,明明是狀元郎,明明可以呆富庶安康的京城,卻一次又一次扎根貧窮的郡縣,讓一個又一個的郡縣百姓生活的更好。

  據說,這幾年啟明私塾入仕的學子都如方如玉一般。

  這次交流,私塾的學子們心情激蕩,夫子們的情緒也不平靜。

  他們的學生,最多的也就三十多人,但村塾的學生也足足有三百多人,可以預見,以后只會更多。

  也許將束脩降低并不是什么壞事。

  也許他們也能像青柳村塾這樣辦學堂。

  交流會后不久,就有幾個夫子來村塾這里學習經驗,剛開始還有些端著,拉不下面子,也不和宋實他們說話,就纏著啟明岑福他們,岑福被他們煩得不行,直接把宋實拉了過來。

  “學經驗的,好好和他們說。”

  眾夫子:……

  就尷尬。

  宋實對他們很客氣,知道他們不自在便自己挑著話說,后來夫子們也放松了,開始問一些問題,宋實事無巨細的回答,離開的時候這些夫子心中都愧疚得不行,以前他們誰沒和旁人明里暗里的貶低過宋實他們?

  講究的人當場就同宋實、沈仁道了謙,一些覺得拉不下面子道歉的后來也派人送了歉禮來,何安玉又準備了一份回禮送去,一來二去,關系也就親近了。

  第二年,三江鎮附近的私塾紛紛改做了青柳村塾的模式,束脩也和青柳村塾一樣,一些遠一些的學子又回到了之前的私塾就讀。

  這年院試,青柳村塾出了六個秀才,村塾科舉班在暨縣揚名,不少私塾紛紛前來交流。

  何安玉快要生產,接待來客的事便有啟圣蘭帶著刺繡班的女夫子們安排,這一次交流青柳村塾的名聲便傳出了暨縣。

  一些從其他縣城來的私塾學了經驗紛紛效仿,十幾年下來大陽府所有郡縣的束脩全都降了下來,大陽府也成了科舉大府,作為知府的段清松得了不少賞賜,還被請到京城同其他知府交流經驗。

  段清松哪知道什么經驗,便想把宋實三人帶去,這個時候宋實已經和啟圣蘭成婚多年孩子都有了三個,村塾也改為了無類書院,啟圣蘭已是書院的四把手,去京城交流經驗,啟圣蘭也跟著去了。

  啟圣蘭滿腹才學不在宋實之下,又是個直爽的性子,在京城交流時侃侃而談,甚至大膽說起了女子為官的話題,楚允祺聽得頻頻點頭。

  他是知道的,很多女子才學不在男子之下,蘭蝶便是如此。

  啟圣蘭談論女子為官的益處,受到了不少官員抨擊,她沒爭取到女子科舉的權利,卻也在很多人心中種下了一粒種子,總有一天,這粒種子會生根發芽長成參天大樹,啟圣蘭和何安玉都如此認為。

  這次交流之后,楚懷瑜親自下旨全國私塾學堂降低束脩,知府組織夫子們到無類書院學習,他們都期待著,大啟再出現一個、多個無類書院。

  這是一場大的變革,后世史書將其稱之為——無類革新。

  而另一場新的變革也在大啟悄然發生著。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