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小說 > 大唐閑人 > 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李二對倭國的態度
  一是徐家的生意遍布天下,不敢說富甲天下,但是起碼在大唐的經濟圈之中,現如今敢說是舉足輕重,徐淼感個冒,打個噴嚏,大唐的經濟可能就要抖一抖。

  另外徐淼的很多學生,現如今也都成年了,紛紛入仕,因為他們各有所專,很受歡迎,紛紛進入到了戶部、兵部、工部之中任職,比如小東就進入到了戶部之中,二虎去了工部,其他那些學生,有的從了軍,有的去了地方做官。

  徐淼現如今的學生們最不濟的也成了徐家的掌柜,在外面執掌一方的商業事務。

  而他們身上所具備的專業能力,不管到哪兒都很受歡迎和重視,李二也曾經親自考驗過徐淼的一些學生,發現他們當真是各有所專,在各自專業之中,都相當精通。

  而且據各方在使用這些徐淼的學生之后,反饋的信息都是這些出自徐淼門下的學生們,做事踏實認真,但凡是事情交到他們手里,無不盡心竭力的完成,而且事情還做的很漂亮,讓人無可挑剔。

  甚至于海巡司的那些學員兵們,現如今也紛紛在海巡司之中擔綱了重要的工作,部分最早一批的學員兵,現如今已經接替了之前的老船長,成為了年輕一代的新船長。

  海巡司徐淼也正式交給了朝廷,這些年來,海巡司的戰績可謂是有目共睹,不但成功的解決了困擾大唐沿海一帶的海盜問題,而且還憑借一己之力,在沒有動用登州大唐水師的情況下,一舉滅掉了高句麗和百濟兩國的水師,蕩平了這兩國的沿海。

  進討百濟的時候,倭國悍然和百濟聯盟,派出了大批倭軍乘坐大批倭船渡海來援百濟,也被海巡司提前設伏,一舉全殲,將倭國徹底給打蒙了。

  事后倭國專門多次遣使到大唐請罪,自陳他們倭國自不量力,冒犯了大唐天威,懇請大唐皇帝原諒他們。

  另外倭人在經過仔細了解了大唐的厲害之后,這才算是徹底明白了他們招惹了一個什么樣的可怕存在,一時間倭國天皇嚇得是夙夜難免,經常夜里被噩夢所驚醒。

  他經常夢到大批唐軍乘船渡海,殺至倭國,橫掃倭國,令倭國尸橫遍野、生靈涂炭,故此倭國天皇后悔不已,悔不該當初自大狂妄,居然想要在百濟之事上和大唐這樣的強大國家抗衡。

  于是他為了求得大唐未來不征討他們倭國,不斷遣使前往大唐長安,只求大唐原諒他們倭國之前的過失。

  但是這一次李二沒有像歷史上大唐在白江口海戰之后對待倭國那樣客氣,李二的性格歷來都是十分強勢的,之所以滅了百濟,就是因為百濟自不量力和高句麗沆瀣一氣,想要螳臂當車和大唐對抗。

  現在倭國居然也敢擼大唐的虎須,這根本就是不可忍的事情,于是倭人使臣到達長安之后,當即便被李二下旨逐出了長安,沒有干掉他們就算是給他們面子了。

  之所以李二如此討厭倭國,也同樣和徐淼有著分不開的關系,因為徐淼在向李二針對濟州島海戰奏捷的時候,曾經在奏疏之中給倭國做出了一個定性。

  徐淼在奏疏之中向李二陳述倭國人的時候說“他父親曾經說過,而且他也通過各種途徑觀察過倭國這個民族,可以斷定,倭人乃是一群野蠻,而且反復無常之小人!性情卑劣,陰險狡詐且兇殘,不但卑鄙而且充滿了野心!

  因為他們身處島嶼之上,故此他們便會一直覬覦華夏之土,若是華夏強盛,他們便會卑微臣服,若是華夏虛弱,他們便會露出猙獰面目,侵略華夏之土!

  此民族具有很強的偽裝能力,表面十分謙恭有禮,但是骨子里卻奸詐異常,絕不值得信任!

  而且這個民族還非常擅長學習,此戰之后,不出意料的話,此國必將對大唐俯首稱臣,然后懇請派遣遣唐使入我大唐,向我大唐學習各種好的東西,其中極可能包括政事處理、大唐的制度,以及各種冶鐵、造船以及茶葉種植、紡織、水利等等,為他們所用。

  這個民族是這個世上最為卑劣的民族,十分擅長隱伏,隱藏他們的野心,一旦他們強大起來之后,必將為我大唐之患!若有可能,應該從這個世上將其抹去!

  若不愿為其用兵,也應該對此國心懷警惕,斷不能讓其學習我大唐的文化技術,應該對其采取封鎖政策,令其不得發展壯大!

  另外若有可能,可與之貿易,倭國盛產白銀,可將大唐商品傾銷至倭國,換取其所產白銀,從經濟上控制他們……”

  李二在看過了徐淼的奏疏,特別仔細研讀了徐淼對于倭國以及他們這個民族性格的這一番評論,頗為驚訝。

  李二其實對倭國了解甚少,包括大唐的群臣,對這個海上的國家都知之甚少,雖然他們曾經在貞觀四年的時候,就曾經遣使來過大唐,但是卻并沒有幾個人認真了解過這個國家。

  所以當李二和朝中群臣聽聞唐軍在攻伐百濟的時候,倭國居然悍然出兵,試圖渡海到百濟和大唐爭鋒的時候,無不感到十分驚訝,怎么也不敢相信,一個海外的蕞爾小國,居然膽敢如此猖狂。

  這么一個海外的蕞爾小國,居然派出了數百條戰船裝載了數萬大軍,渡海來百濟和大唐爭鋒。

  直到這個時候,倭國才算是多少引起了大唐君臣們的關注,開始試圖了解一下這個倭國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國度。

  但是奈何這個時候倭國在大唐沒有多少人,也沒有幾個唐人去過倭國,根本沒有幾個人了解倭國的情況,故此李二君臣們即便是想要了解倭國,也無從下手。

  現在徐淼卻在大捷之后,送來的奏疏之中,詳詳細細的闡述了倭國以及他們的民族性格,將其描述的極其不堪,這就讓李二和群臣們看罷之后感到驚訝了。

  他們不太明白,徐淼為何會早早的就如此關注這樣一個海外的蕞爾小國,并且為何對這么一個國家懷有如此強烈的敵意,將其民族性格描述的如此不堪。

  若是按照徐淼奏疏中對倭國的這番描述的話,那么這個島國確實是不應該留在這個世上,如此卑劣一個民族,時時刻刻的在偏居一隅的海上,覬覦著陸地上的中原,換誰都不會覺得舒服。

  于是不少大臣對徐淼的這番言論提出了質疑,質疑徐淼為何如此仇視這么一個國家,又為何如此關注,并且了解倭國。

  但是他們的質疑,卻也沒有什么實際東西支持,只能暫且相信徐淼所言。

  但是李二不同于他的那些大臣們,因為李二對徐淼更為了解,知道徐淼見識廣博,從未信口開河過。

  既然徐淼對倭人做出了如此低劣的評價,那么李二認為徐淼不可能是在胡說八道,僅憑他個人的喜好,就對一個國家做出這等評價。

  更何況徐淼也在奏疏之中,以他父親為注腳,說他父親也是如此評價倭人的。

  而徐淼的父親出身十分神秘,通過徐淼的嘴,徐淼的父親現如今形象極其高大上,簡直是一個通天博古的一個奇才,而且來歷十分神秘,極可能受過仙人指點,故此才會擁有如此廣博的見識和才學。

  要不然的話,也教不出徐淼這樣一個家伙,而且徐淼在其父去世的時候,才不過區區八歲,據他自稱,他從他父親身上學到的學問,不足父親實際學問的萬分之一。

  這件事讓李二和長孫乃至是朝中一些大臣們都是扼腕嘆息,覺得這簡直就是天妒英才,讓這么一個奇才早早的就英年早逝,未能被大唐所用。

  徐淼僅僅只是繼承了他萬一的學問和見識,就如此厲害了,他們根本不敢想象,若是他父親活著的話,該擁有如何廣播的學問和見識了,想一想都讓人有點頭皮發麻的感覺,同時還非常惋惜。

  李二想來,覺得徐淼之所以如此評價倭人,恐怕也源自其父對倭人的評價,既然是他父親也這樣評價倭人,那么看來徐淼就沒有冤枉這個民族或者是國家。

  于是無形之中,李二也受了徐淼的影響,開始重視起了倭國,另外也對倭國產生了濃濃的敵意。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