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小說 > 重生之吳霸春秋 > 第604章 道不同,不相為謀
  “二三子!”

  刑場之上,已經被五花大綁起來,披頭散發的申包胥,眼看著四周的楚國黎庶,這般群情激奮的模樣,忍不住眼含熱淚,“撲通”的一聲,跪倒在地上。

  “二三子!今日我申包胥之死,是為殉國,為大楚盡忠也!”

  “汝等不必哀悼!也不必緬懷!不必為了申包胥的死而哀傷!”

  “吳王高義,給我申包胥一死,而成就我的千古之名!”

  “人之死也,有輕于鴻毛,有重于大山!”

  “申包胥之死,是為重于泰山也!”

  聽見申包胥的這一番康慨激昂的話語,在場的楚國黎庶,都不禁潸然淚下,站在那里抹著眼淚。

  吳王慶忌算是一個厚道人,出于公義,將申包胥處死,以成全他忠臣良將的名望,聞達于天下,聞達于后世!

  這樣的吳王,又怎能讓楚人憤恨?

  當然,僅限于此。

  畢竟吳國滅了楚國,他們楚人都跟著成了無根之萍,隨波逐流……

  亡國奴嗎?

  淪落到這種地步的楚人,又怎能不敵視吳王慶忌?

  昔日的伯夷、叔齊“兄弟讓國,扣馬諫伐,恥食周粟,餓死首陽”,仁哲大義,怎不讓天下人傳唱?

  現在的申包胥,也是一樣。

  慶忌是想讓申包胥轟轟烈烈的死去,不枉君臣一場……

  此時,慶忌就站在了申包胥的面前,意味深長的詢問道:“申包胥,你當真不愿降吳?”

  “大王,臣的死意已決!”

  申包胥慨然道:“我申包胥,生為楚人,死作楚鬼也!當不為背主叛國之賊!”

  好一個有氣節的申包胥!

  實際上,早在很多年前,慶忌便已經知曉,自己是無法征服申包胥,讓他歸降于吳國,為自己效力的。

  申包胥哭秦庭,何其悲壯?

  “你,可還有什么未盡的遺愿?”

  慶忌再次問道。

  聞言,申包胥沉默了一下,旋即緩聲道:“大王,臣的妻兒,還請大王切莫降罪……”

  慶忌微微頷首道:“禍不及妻兒,寡人答應你。你死后,你的妻兒會被妥善照顧。”

  “多謝大王。”

  申包胥終于長嘆一口氣,道:“另外,大王,臣還有最后一個遺愿。”

  “在我死后,請大王將臣埋在郢都城外的渚水之畔,挖出臣的雙眼,使臣可以看看,我楚國,究竟是有無復興之可能!”

  一聽這話,還不等慶忌發言,跟在一邊的伯噽就忍不住噼頭蓋臉的罵道:“申包胥!你放肆!”

  “老匹夫!你真是不識好歹……”

  慶忌揮了揮手,示意伯噽住口,后者這才憤憤不平的瞪了一眼申包胥,閉口不談。

  慶忌則是深深地看了一眼申包胥后,澹然道:“寡人答應你。”

  “多謝大王!”

  申包胥終于放下心來。

  臨行刑之前,伍子胥還親自為申包胥松綁,跟他喝了一碗斷頭酒。

  二人相談一番,都是不勝唏噓的。

  伍子胥與申包胥,可謂是至交好友!

  昔日,伍子胥在逃亡宋國的途中,遇到了剛剛出使外國剛回來的申包胥。

  伍子胥痛哭流涕地講了父親和兄長的悲慘遭遇后,咬牙切齒對申包胥說:此仇不報非君子!我一定要報仇雪恥,滅了楚國。

  申包胥義正辭嚴地回答道:你要想消滅楚國,我就要保衛楚國。請相信我們的友誼,我是不會把今日相見的事告訴別人的。

  申包胥的一番話,既體現了對友情的珍重,也表明了熱愛祖國的赤子之心。

  這樣的兩個人,也是道不同,不相為謀!

  不過,在忠君愛國的事情上,二人都是一模一樣的。

  伍子胥來到刑場,只是為了送申包胥的最后一程!

  喝了酒,談了一下過去的事跡,申包胥就緩緩的站起身,釋然一笑。

  “吾主在北,不可使吾面南而死!”

  撂下了這樣一句大義凜然的話語,申包胥就面朝著北方的荊山跪下,等待了死神的降臨。

  申包胥只以為熊軫是跟著沉諸梁的殘兵敗將,逃到了荊山……

  “行刑!”

  “噗嗤!”

  隨著伍子胥的一聲令下,刀斧手頓時手起刀落,砍下了申包胥的頭顱。

  鮮血四濺之間,申包胥的嘴角還噙著一抹微笑……

  在申包胥死后,楚人都慟哭良久,感傷不已。

  慶忌也是按照申包胥的遺愿,將他的遺體埋葬在渚水之畔,并挖出申包胥的雙眼……

  同時,慶忌還為申包胥建造了一座青石大墳,親自吊唁,也允許楚人前來祭奠申包胥。

  這樣寬容的對待楚人,禮遇申包胥,也讓慶忌收獲了一些楚國黎庶的好感。

  ……

  毅魄歸來日,靈旗空際看!

  在渚水之畔,慶忌穿著一襲樸素的黑色武士服,腰間別著龍淵劍,以南冠束發,領著吳國的一眾大將,前來申包胥的墳前祭拜。

  吊唁完畢后,慶忌就站在了不遠處的山丘之上,眺望著遠處的湖光山色。

  這無疑是一塊風水寶地,就連遠方的郢都城,都清晰可見。

  郢都,位于紀山之南、渚宮之北。

  漳沮以東,云夢澤西!

  由于歷史的原因,楚國的都城曾幾經遷徙,其所遷的都邑之多、遷都之頻繁,是其他周初諸侯所難以比擬的。

  而楚人有將都城命名為郢的習慣……

  說起楚國的都城,比較復雜一些。

  丹陽是古代楚國的初興之地。

  早在商周之時,楚禽熊已居丹陽,并服屬于周文王。

  到西周初年,周成王時,禽熊的后人熊繹始受封為楚子,仍居丹陽。

  下至春秋初年遷鄧為止,“丹陽”作為楚國早期都城名稱,前后共達三百余年。

  郢都,又名“江陵”,地理位置異常重要。

  郢都西控巴蜀,北接襄漢,襟帶江湖,指臂吳粵,是中原溝通嶺南的要沖,號為“東南重鎮”、“亦都會也”。

  在公元前689年楚文王繼位后“始都郢”,建城于紀山之南,故名紀南。

  楚人習慣性稱都城為“郢”,故又名紀郢。

  經過多年的發展,當時的楚國已穩固地控制江漢平原,成為大國和強國,郢都一開始就是大國都城,是當時南方最大的都會!

  春秋中期,楚國北上爭霸,爭得中原許多小國的追隨,滅國達五十余個之多差不多將漢水以北的姬姓小國吞并殆盡。

  故史書說:漢陽諸姬,楚實盡之……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