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小說 > 重生之吳霸春秋 > 第380章 吳國黑科技
  吳國最大的武器生產基地,是位于紫金山東麓的“大工坊”。

  這一工坊專門為吳軍打造出云梯、投石機、攻城錘等攻城器械,以及劍、戟、矛、盾、戈等武器,還有戰車、盔甲等一系列的戰爭用具,應有盡有。

  當然,除了大工坊之外,吳國各地也有一些工坊,專門提供不同的武器裝備。

  民間也有一些鐵匠鋪會打造兵器,但是隨身帶著是一方面,用于打獵是一方面,要是拿著武器去干違法亂紀的事情,官府是定然嚴懲不貸的。

  甚至于,為兇手打造武器的鐵匠,也一樣要被治罪!

  此時,慶忌在大工令干將的陪同下,以及一眾宿衛的拱衛中,巡視紫金山大工坊。

  雄厚的國力讓吳國可以制造出當時世界上最好的武器。

  吳人制造的武器,是按照標準化制造的,誤差之小,讓人難以想象!

  “膠滑,將寡人的游標卡尺與卷尺取來。”

  “諾。”

  隨著慶忌的吩咐,跟在一邊的中車府令膠滑,就拿出了兩件十分新奇的東西。

  一件是由青銅打造的游標卡尺,一件則是使用韌性極強的油布所劃出的卷尺……

  十分的簡陋!

  但,實用性極強!

  吳國的兵器制作相當精致,在青銅劍上有三條90多厘米長的棱線,將細長的劍身分成八個面,手工完成這樣的表面加工有很大難度。

  戈的圓弧部分加工得十分規整,箭頭上三個流線型表面也完全對稱。

  要達到這樣的標準,可不容易!

  慶忌拿著自己的卷尺和游標卡尺,一連測量了多種武器,包括劍、戈、矛、箭簇等東西,都一一測量,發現這些武器都有著一定的標準。

  “干將。”

  “臣在!”

  干將連忙站了出來。

  “這游標卡尺與卷尺,皆是測量工具,日后若生產任何東西,可以此為度也。”

  度,是長度單位的名稱,產生很早,上古時都是以人身體的某個部分或某種動作為命名依據的。

  例如寸、咫、尺、丈、尋、常、仞等都是。

  在這些名稱中,尺是長度的基本單位。

  一尺的長度與一手的長相近,容易識別,所以古時就布手知尺、尺者識也等的說法。

  工匠們打造武器,用的測量工具也都是十分原始的,基本上用的一個標準,但差距有些大。

  “諾。”

  干將答應下來,可是接過慶忌手中的卷尺和游標卡尺,頓時大為疑惑。

  這尺子上標注的字號,是何意思?

  對于阿拉伯數字,干將自然是不可能認識的。

  不過慶忌早有準備。

  “膠滑,你教一下大工令如何使用這卷尺與游標卡尺。”

  “唯。”

  得到慶忌吩咐的膠滑,立馬就跟干將解釋起這兩種新型的測量工具。

  卷尺且不說,重點是游標卡尺。

  游標卡尺,是一種測量長度、內外徑、深度的量具。

  游標卡尺由主尺和附在主尺上能滑動的游標兩部分構成。

  主尺一般以毫米為單位,而游標上則有10、20或50個分格,根據分格的不同,游標卡尺可分為十分度游標卡尺、二十分度游標卡尺、五十分度格游標卡尺等。

  游標為10分度的有9mm,20分度的有19mm,50分度的有49mm。

  游標卡尺的主尺和游標上有兩副活動量爪,分別是內測量爪和外測量爪。

  內測量爪通常用來測量內徑,外測量爪通常用來測量長度和外徑。

  一時間,干將聽得是云里霧里,好一會兒這才回過神來。

  重點是要熟知阿拉伯數字,這才能記得住游標卡尺的使用之法!

  而這種青銅打造的游標卡尺,與現代人所使用的游標卡尺,是有一些差距的。

  眾所周知,現代人使用的游標卡尺使用的是微積分原理。

  在測量時,需要將主尺的刻度與復合尺對準,然后按照復合尺的刻度來理解事物的大小,精度仍然相對準確。

  但是青銅卡尺相對較差!

  當使用它來測量對象時,只能通過指示器線直觀地測量對象的長度,這樣精度會大大降低,并且遠小于游標卡尺。

  然而,就是這種青銅游標卡尺,卻已經是十分超前的劃時代黑科技!

  至少在王莽還沒有發明這種游標卡尺前,慶忌的這種游標卡尺,是領先了五百多年的。

  稍后,慶忌準備將加減乘除法,連同阿拉伯數字都一一推廣,引領時代的潮流!

  “不錯……”

  慶忌捧著手中的一柄大概有90厘米長的青銅劍,頗為滿意的點了點頭。

  只見這把青銅劍結構致密,劍身光亮平滑,刃部,磨紋細膩,紋理來去無交錯。

  不僅長,而且很鋒利!

  回顧華夏銅劍的發展歷程,劍身一直在不斷地加長。

  當其初起之時,劍長只有二三十厘米。

  至春秋戰國之際,長度普遍達到50~60厘米左右。

  戰國晚期,一些劍超出了70厘米,最長達75、76厘米。

  秦代,關中秦劍的長度更上新臺階,超過了80厘米,最長者將近95厘米!

  在慶忌的要求下,干將等鑄劍師可謂是絞盡腦汁的思索著,如何提高青銅劍的長度,同時不會影響其質量。

  要知道,一寸長一寸強!

  在青銅劍在技擊格斗中,首要功能是刺殺敵人、穿透對方的鎧甲,劈砍、劃拉只是輔助功能而居于其次。

  比對手的劍長出近30厘米的吳劍,在格斗中顯然更容易刺到對方。

  這是慶忌務必讓吳劍加長的主要原因!

  但是,這畢竟是青銅劍,干將等鑄劍師用什么方法讓長劍不易折斷?

  “大王,此乃宋、衛、魯等中原列國打造的劍,大王或可一試。”

  知道慶忌要來巡視,干將早有準備,旋即從一側的工匠手中,取過一柄約長60厘米的青銅劍。

  慶忌微微頷首,隨手讓干將握劍,朝自己手上的劍劈砍過來。

  “鐺!”

  一聲脆響后,只見慶忌手里的吳劍絲毫未有損傷。

  反觀干將握著的青銅劍,作為攻擊的一方反而是劍刃上有了一個缺口!

  “彩!”

  在場的人見狀,無不拍手叫好。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