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小說 > 重生之吳霸春秋 > 第277章 上中下三策
  吳軍攻取居巢邑、昭關之后,又迅速分兵占領長岸與橐皋兩座城邑。

  在沉諸梁、申包胥所率領的楚軍主力,接連被擊敗,援軍無望的情況下,守衛長岸、橐皋的楚軍象征性的抵抗一兩日,便都開城獻降。

  吳軍又挾大勝之勢,一口氣攻取巢地、鐘離地。

  巢與鐘離,與桐、群舒一般,原本都屬于楚國的封君,而且權力又跟附庸國的國君一般。

  所以,在自己的封地上,楚國的封君是形同國君的。

  但,眾所周知,江淮這個地方,是“吳頭楚尾”,長期成為楚、吳的掠奪對象和交兵戰場。

  譬如鐘離國。

  鐘離國屬于徐國的分支,嬴姓之國。

  周武王滅商后,分封天下,一些非周王室的貴族家族也獲得封爵,如商朝貴族伯益的后代,就被分封在鐘離國。

  值得一提的是,鐘離國就是后來明太祖朱元章起家的濠州!

  而鐘離國就跟巢國、桐國、舒國,西有六國等國家一般,這十余個小諸侯國面積不大,卻相當富庶。

  難怪慶忌會不惜代價的出兵伐楚!

  吳軍迅速就攻取巢地、鐘離地,各個城邑也都望風而降,沒有太大的抵抗。

  因為這個地區本身就是朝吳暮楚,在吳國治下,與楚國治下沒有多少不同,保證年年稱臣納貢即可。

  對于這些跟附庸國一般的封君,慶忌亦是被鬧得沒有一點脾氣。

  因為現在吳軍占領這些城邑土地有多順利,日后慶忌剝奪其封君權利,消化其人就有多棘手!

  但,現在慶忌的當務之急,還是盡快對付即將到來的楚國大軍!

  居巢邑內。

  慶忌正在臨時行轅之內,與廷尉伍子胥、治粟內史范蠡,以及熊子丹、孟賁、黑夫、胥門巢等一眾將領商議大事。

  “大王,臣已經得到確切消息。楚國以令尹囊瓦為大將,左徒子西為副將,派大軍四萬人已經進抵養城一帶!”

  伍子胥臉色頗為凝重的道:“城父那里,沉諸梁也在收攏潰兵,據聞有萬余人,準備跟囊瓦的楚軍主力合兵一處。”

  聞言,在場的將領都不禁面面相覷,頗感棘手。

  對于楚國的底蘊,那是母庸置疑的。

  吳軍好不容易攻城拔寨,擊潰沉諸梁率領的三萬余楚軍,楚人又能立馬拉出一支軍隊上戰場!

  當然,沉諸梁的所部兵馬并沒有被完全擊潰。

  慶忌坐在主位上,環視一周,看著將領們,換上問道:“二三子,大戰將至,汝等可有破敵之良策?”

  “大王,無非是攻守互換也!”

  熊子丹起身道:“群舒、桐、巢、鐘離之地,已盡為我吳國所有。大王之目的已經達到,何不將兵馬屯于居巢、舒邑一線,與楚軍斡旋?”

  “相信時日一久,楚軍也當不堪重負,悻悻而歸。”

  “不妥!”

  熊子丹的話音剛落,廷尉伍子胥便站起來,反駁道:“轉攻為守,不利于軍心士氣。我吳軍自伐楚以來,勢如破竹,未嘗一敗,何故止步不前?”

  “再者說,楚人是本土作戰,糧秣輜重轉運,比我吳軍更為便利,又何來不堪重負之說?”

  伍子胥又轉過身,朝著在上邊陷入沉思的慶忌作揖道:“大王,臣以為,為今之計,大王也當從國內征召兵馬,投入前線,伺機擊潰楚軍而迫使楚人割地求和!”

  這個時候,慶忌從國內征召更多的兵馬,亦是無可厚非的。

  因為伐楚的吳軍五萬人中,有一萬人是徐國與鐘吾國的兵馬,而且已經占據桐、群舒、巢、鐘離這一片大江以西的狹長地帶,需要不少的兵力駐防。

  時至今日,慶忌手中能利用到的機動部隊,只有不到三萬人。

  因為在攻取昭關的時候,伍子胥“用力過勐”,吳軍是付出近八千人的傷亡代價,這才攻下的昭關!

  前前后后的戰事,吳軍折損一萬人左右。

  再加上需要駐防的城邑,慶忌手中的可戰之兵,實在捉襟見肘。

  幸而,在出征之前,慶忌就已經命令大司馬孫憑與太宰季札先一步征召士卒入伍。

  他這邊詔令一下,吳都的軍隊就能立馬向前線開拔。

  “范蠡,你有何對策?”

  慶忌將目光放在范蠡的身上。

  作為慶忌身邊的智囊,大智若妖的范蠡自然是有應對之策的,只是能不能摸清楚大王的心思,能否被大王采納而已。

  “大王,臣有上中下三策。大王欲先聽哪一策?”

  范蠡賣起了關子。

  慶忌的嘴角一抽,忍著想將范蠡暴打一頓的沖動,緩聲道:“上策為何?”

  “上策,即如熊子丹將軍的主張一般,以重兵屯駐于居巢、舒邑,嚴防死守,與楚軍鏖戰。”

  聞言,慶忌還未發話,在一側的伍子胥便禁不住瞪著眼睛,叱責道:“范內史,這是餿主意也!何談上策乎?”

  “楚人背靠六邑、潛邑、城父等諸多楚國城邑,后勤無患,可源源不斷的輸送糧秣輜重,與我吳軍進行曠日持久的大戰!”

  “屆時,戰事陷入拉鋸,我吳國恐將不堪重負矣。”

  范蠡卻是輕笑一聲,道:“還請廷尉稍安勿躁。”

  “吳楚兩軍相持不下,何不打破僵局?大王先前已經命典客伯噽使晉,想來已經抵達新田,游說晉君及六卿聯合諸侯,一同伐楚矣。”

  “楚人恐諸侯之聯軍,未嘗不會與我吳國議和。”

  一聽這話,伍子胥冷笑道:“只怕不盡然。我吳國攻取桐、群舒、巢、鐘離之地,方圓近千里,且富庶,不失為膏腴之地也。楚人焉能善罷甘休?”

  作為楚國出身的貴族,伍子胥自然了解楚人的脾性。

  似之前一般,吳國只是一步步的蠶食楚國的城邑土地,偶爾一兩座城邑,無傷大雅,楚國能從別的地方找回場子補補血。

  但是,這一次慶忌可是從楚國身上撕下一大塊肉!

  這般的錐心之痛,楚人豈能忍受?

  楚人非得跟吳國拼命不可!

  聽到伍子胥的這番話,范蠡只是笑而不語。

  “再說中策,中策為何?”

  慶忌又垂詢道。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