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小說 > 重生之吳霸春秋 > 第055章 雅樂大韶
  “好!”

  “彩!”

  聽到慶忌這般回懟粗鄙無禮的干蕩,在場的人都感到十分解氣。

  干蕩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原本他是想借泥土作為賀禮,伺機羞辱慶忌一下的。

  沒成想慶忌的思維居然這般敏捷,口才這般了得!

  干蕩羞辱慶忌的行為,到了慶忌嘴里,居然成為干蕩自愿將邗國的江山社稷作為賀禮,獻給慶忌?

  是何道理?

  干蕩心中惱怒,奈何自知理虧,只能強忍著內心的怒火,悻幸的走到一邊。

  他知道自己不能一再的挑戰慶忌的底線,不然就真是在作死!

  眼下的慶忌,則是在克制自己,保持著自己的作為君王,作為東道主的風度而已。

  一旦干蕩真的激怒慶忌,則少不得要被處以車裂之刑,貽笑大方的!

  “吳王的器量真不是一般人所能比擬的。”

  “莫說是尋常人,即便是天下列國的君王,又有幾人的器量能與吳王相提并論?”

  “不錯。換做他國之君,恐怕干蕩早已身首異處!”

  對于慶忌表現出的器量,眾人都不禁交口稱贊。

  “大王,吉時已到,大王應即刻登臺祭天。”

  在一側的太宰季札跟著提醒道。

  聞言,慶忌又整理了一下自己身上的那一套頗為繁瑣的冕服,神色一正,準備登上那一座象征著天圓地方的祭臺之時,忽而從遠處疾馳而來一輛兵車。

  兵車徑直穿過人群,來到慶忌的跟前!

  “大王,鴆茲急報!”

  兵車上匆匆跳下來一名甲士,連忙向慶忌遞上一道竹簡。

  鴆茲的急報?

  眾人都不明覺厲。

  只有慶忌與士彌牟心中能猜測到,究竟發生了何事!

  鴆茲,是吳國位于大江邊上的一座重要城邑,軍事重鎮。

  那里是吳國進攻楚國的橋頭堡,更是吳國的門戶!

  其地理位置,不言而喻。

  因為從楚國伐吳,最近且最便利的一條路線,就是自鴆茲一路東征!

  慶忌翻開戰報一看,神色忽明忽暗的,讓人琢磨不透他內心的真實想法。

  就跟慶忌之前猜測的一般,楚國果真揮師伐吳,而且選取的是鴆茲這條路線。

  根據鴆茲守將黑夫的探報,大江沿岸,忽而出現楚國的舟師,而且規模不小!

  而從鴆茲一路快馬加鞭,馬不停蹄的趕到吳都,至少需要五六日。

  即便是走水路,也要兩三日的時間!

  如此看來,楚軍已經在圍攻鴆茲。

  偌大的一座鴆茲城,已經岌岌可危!

  慶忌隨即朝著大司馬孫憑揮了揮手,又不動聲色的將手中的戰報,交給孫憑一閱。

  “大王……”

  孫憑的臉上出現震驚之色。

  “莫要聲張。”

  慶忌牽住了孫憑的手,湊到他的耳畔低聲道:“原定的儀仗之師取消,讓他們即刻往鴆茲方向開拔,火速增援鴆茲守軍。”

  “諾!”

  孫憑一拱手,隨后領命而去。

  孫憑離開后,慶忌則是若無其事的繼續進行自己的冠冕之禮!

  吉時已到,不能錯過!

  此刻,看著慶忌亦步亦趨登上祭臺的背影,晉國理官士彌牟心中贊嘆不已。

  慶忌果真有雄主之風!

  敵國大軍來犯,慶忌還能處變不驚的干著自己的事情,著實心機深沉,深不可測。

  只見慶忌緩緩的登上祭臺,站在燒得黑煙滾滾的那一尊青銅大鼎跟前。

  此時的他,身穿著昊天上帝所用的大裘冕。

  大裘、玄衣纁裳。

  上衣繪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六章紋,下裳繡藻、火、粉米、宗彝、黼、黻六章紋,共十二章,因此又稱十二章服!

  一名寺人端著托盤過來,托盤之上,放置著一頂十二旒冕冠。

  慶忌神情肅穆的取過十二旒冕冠,戴在自己的頭上。

  忽而,一陣悅耳動聽的音樂聲響起!

  祭臺之下的樂師們,紛紛按照先前排練過的節奏,演奏著各種迥然不同的樂器。

  其一是兩旁綴靈活小耳的小鼓,有柄,執柄搖動時,兩耳雙面擊鼓作響,俗稱“撥浪鼓”。

  名為鼗(tao)!

  另一種是打擊樂器,形狀像方匣子,用木頭做成,在奏樂開始時敲打。

  這是柷(zhu)!

  還有名為鏞的大鐘,名為敔的打擊樂器——奏樂將終時,擊之使演奏停止。

  此刻,聽著會場上所響起的美妙音樂,聽的入迷的公卿大夫們,都不禁搖頭晃腦,似乎陷入了不可自拔的境地!

  這真是世人皆醉我獨醒!

  看著四周的公卿大夫們都這般模樣,慶忌的心中感到好笑,但仍舊不動聲色,裝作一副十分陶醉的模樣。

  這時,配合著美妙的樂聲,歌姬隊伍那邊以儂音哼唱起來。

  “……森森群象兮,日見生成。

  欲聞朕初兮,玄封冥冥。

  洋洋至化兮,日見深柔。

  欲聞大濩兮,大淵油油……”

  更有一些人早早地出場,穿上獸皮絨衣,披上動物的羽毛,跟著在中間的地方“翩翩起舞”!

  說是翩翩起舞,其實慶忌看著更像是群魔亂舞。

  蓋因他們是在扮演鳥獸、鳳凰而起舞!

  看著有些不倫不類的。

  但,在場的人卻都樂在其中,好似慶忌前世年幼時在看別人進行舞獅子表演一般。

  慶忌知道,現在演奏的這一樂曲,名為《大韶》,是舜的樂舞,也是華夏自古以來的傳統樂舞之一,傳說為樂師夔(一說質)所作。

  《禮記·樂記》所載:詩,言其志也;歌,詠其聲也;舞,動其容也。

  從這套樂曲可以看出,詩、樂、舞的緊密結合,缺一不可!

  《大韶》,乃是六樂中最著名的一部,膾炙人口,源遠流長。

  傳說這個樂舞的創制者是一只腳的怪獸“夔”,內容是歌頌舜帝能繼承并發揚光大堯的功德。

  而它的表現形式則是“擊石拊石”,是“鳳凰來儀,百獸率舞”,可見它原來也是氏族社會中的原始舞蹈!

  而進行大型雅樂演奏,是十分繁瑣的。

  因為這是詩、樂、舞三位一體的樂曲曲,有鐘、磐(pán)、琴、瑟、管、笙、簫、鼗(táo)、鼓、柷(zhù)、敔(yǔ)、鏞(讀yōng)等樂器,一同演奏。

  樂師、舞者,再加上歌姬,三者缺一不可,而且隊伍龐大!

  所以,縱觀天下,有資格演奏《大韶》這種雅樂的,只能是君王貴族,而且必須要是正式場合,才能演奏!

  一曲畢。

  舞者跟著退場,但表演還未結束!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