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小說 > 重生香江當大亨 > 第十三章 賣掉出版權
  時光悠悠,轉眼又過去了兩個多月,來到七月的夏季。

  隨著小說《風云雄霸天下》越來越火,火遍整個香江,林佰誠也跟著響徹香江。

  盡管林佰誠想要低調,但在媒體的挖掘下,他的所有信息還是被公之于眾,名震香江。

  沒辦法,當初林佰誠幾乎聯系過香江的所有報社,因此這些報社都知道他的基本信息,再根據這些信息進行調查,很快就能查出他這個人了。

  因此,林佰誠就是想低調也低調不了。

  那一陣子,每天都有媒體和小說粉絲到林佰誠他們家里拜訪,搞得家里的生意都受到了影響。

  在媒體的炒作中,林佰誠甚至成了金鏞之后香江的又一個武俠大師,要不是林佰誠是重生人士,且志不在此,換成一個正常的年輕人,肯定會被媒體吹的膨脹起來。

  當時就有其他作家看不過去,在媒體上噴林佰誠狂妄自大、曇花一現等等,不過林佰誠根本就沒有理會,任由著對方狂吠。

  因為林佰誠沒有回應的關系,根本吵不起來,媒體也就沒法炒作了,鬧了幾天最后就散了。

  再之后,媒體就沒怎么報導林佰誠了,畢竟世界不會圍繞著一個人轉。

  這兩個多月下來,除了名聲大振外,林佰誠在金錢上的收益同樣巨大。

  首先是最重要的星星日報股份上,如今星星日報每天的日發行量達到了將近八萬份,僅次于香江三大報社,每個月光是廣告費都能賺二十萬港幣左右。加上每天報紙發行所能賺的錢,其手上25%股份的價值起碼有兩三百萬港幣。

  要不是星星日報的發行量是靠小說突然帶起來的,發行量暫時無法保證穩定,誰也不敢保證后續能不能持穩,否則林佰誠手上的股份只會更值錢。

  還有就是小說的出版權了,香江、彎島、東南亞等地的出版權被林佰誠永久賣掉了,賣給了浩瀚出版公司。

  不是林佰誠認準了浩瀚出版公司,實在是因為這家公司出的價格最高,永久出版權賣掉了一百五十萬港幣。別的幾家出版公司,出的價格都沒有這個高。

  如果換成版稅授權,通常作家獲得的版稅是10%左右,而出版的一本小說價格是15港幣左右,作家能夠獲得1.5港幣左右。

  以《風云雄霸天下》這本小說舉例,總共兩百萬字左右的小說,每十萬字出版一本小說,總共可以出版二十本左右。

  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購買了出版的全套小說,以單價15港幣來算,那就是300港幣,作家可以獲得30港幣的版稅。

  當然,會買全套小說的人肯定不會太多,有的可能是幾個朋友合起來購買全套,大家輪著看等等。

  一百五十萬港幣的成交價,其實也就相當于五萬個人購買全套小說的授權收入,一個并不多的人數。畢竟不止香江本地,還有東南亞各國和彎島等地方,以及直到版權過期的長久時間,再加上是大火小說,沒理由賣不了那么多。

  林佰誠倒是想要更高的價格,但所有出版公司都說現在盜版橫行,買正版的人不會太多,出價最高的也就是浩瀚出版公司而已,林佰誠只好賣掉了。

  林佰誠知道,如果他只進行授權的話,別說一輩子了,就算只有一二十年,他賺到的錢也絕對會比一百五十萬港幣多,畢竟他的小說現在非常火,相信買的人不會少。

  但是,相對于每年賺一點錢,林佰誠更想一次性拿到一大筆錢,然后用這筆錢做生意,賺更多的錢。

  林佰誠相信,自己靠著這些錢只會賺的更多,多到靠版稅一輩子都賺不到那么多錢。

  ……

  這天下午,律師陳高來到林佰誠家。

  “林生,這些天我查了一下,發現香江只有三家街機組裝工廠,都是靠美國、RB那邊游戲公司的授權來進行組裝生產。”

  “根據我的調查,做街機組裝并不是很賺錢,大頭都被游戲公司給賺了。我和這三家工廠的老板也初步接觸了下,只要給出一定的溢價,他們也樂意將工廠賣掉。”

  律師陳高就是最早林佰誠和胡志文簽合同時請的那個律師,之后和浩瀚出版公司交易時請的也是他,有過幾次合作后,林佰誠就繼續和他合作了。

  這次,林佰誠準備進入游戲行業,也就是街機行業。

  在如今這個年代,網絡游戲是肯定不用想的,就連紅白機都還沒有出現,甚至林佰誠準備進入的街機行業也才出現了幾年而已。

  1971年,美國的一家電腦實驗室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臺街機,這還是實驗室產品,商業化肯定是在那之后。

  而且,1973年因為石油危機引發了經濟危機,所以街機可能前年75年才傳入香江。具體哪一年林佰誠不敢保證,但頂多再往前一兩年,畢竟從國外傳到這里也需要一定的時間。

  所以,在77年的現在,香江只有三家街機組裝工廠這點,他并不覺得太少,反而覺得很正常。

  林佰誠問道:“那這三家工廠分別都有多大規模,值多少錢?”

  “這三家工廠分別在九龍的觀塘,新界的元朗和大埔。其中觀塘的工廠最大,也最早做這一行,74年街機傳到我們香江時就開始做了。目前有員工四十多人,都是有經驗的熟練工,加上工廠兩千多平的廠房是老板自己的,光廠房就要兩百萬左右。當時我問了下價格,老板出價三百萬港幣,真要買的話,價格可以談下來一些,但也降不了太多。”

  “另外位于元朗和大埔的工廠,都是去年年初開始入這一行的,工人也都只有二十來個左右,不過機器都是新的。這兩家都一樣,廠房都是租的。兩家老板一個開價八十萬,一個開價七十萬,但都不值那么多,五十萬左右肯定就能買下了。”

  陳高的調查還是比較詳細的,畢竟他領的是林佰誠這個老板的錢,要讓林佰誠滿意才行。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