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小說 > 我的蒸汽大明 > 一百五十七章 要那么多人干嘛?
  長得和后世的重卡車差不多,但是要比其更加臃腫龐大一些的蒸汽運輸車隊,載著一千多戶移民,嘟嘟嘟的一路冒著黑煙,駛向了金州下轄的蘭山縣。

  蘭山縣離著金州港并不遠,立縣非常久,最早在戰國時期的燕國統治下,就已經立縣了。

  但是地處邊地的遼東,時不時的就會被北邊的游牧民族占據,然后將當地的百姓遷移或者屠殺。

  自盛唐以來,遼東地區的百姓日漸凋零。

  到大明重新收復遼東,建立起遼東都司時,整個遼東地區只有十萬出頭的漢人。

  蘭山縣也不過只有一千多漢人而已,雖然稱縣,也只不過是個大號的村。

  在遼東都司時期,這里更是連衛所都沒有建立,只是附屬于金州衛的一片軍屯點,住有一千多位遼東當地漢人百姓,和后來隨軍移民來的一萬多軍屬。

  直到前幾個月遼東布政使司成立后,蘭山縣才重新建立縣治。

  不過蘭山縣的人口還是太少了,總共只有不到三千戶人,連最低等的下縣都達不到。

  大明一個下等縣,縣城的人口都至少有三千戶,再加上周邊的鄉村,最起碼一縣要有萬戶五萬人以上,才能稱縣。

  江南的一些大縣,更是一縣就能有五萬戶,五十萬人!

  遼東布政使司倒也沒寫過一上來就和江南腹地比,但是這蘭山縣既然建立縣治,并且派遣了一應官員了,最起碼達到設縣標準的三千戶人,總是要湊夠吧?!

  趙柳生他們這第一批移民,有三分之一,一千戶人,都是來充實蘭山縣的。

  而且因為他們到的早,所以都不用分到城外新建立起來的諸多移民村落,而是統一安排在了蘭山縣內住。

  從今以后,他們也算是縣城人士了。

  ......

  遼東雖然人少,但是可是軍管的!

  對于軍隊來說,修路絕對是頭等大事。

  遼東都司這十幾年在遼東,除了招撫野人之外,干的最多的只有一件事,那便是修路!

  從遼陽府,到遼東重要的二十多個衛所,都修上了直通的大馬路。

  每一條路都能允許三輛馬車或者兩輛蒸汽運輸車并駕齊驅。

  現在雖然一半衛所都改府了,但是修好的路可不會沒掉。

  拉著一千多戶人,又行駛了小半個時辰后,一百多輛蒸汽運輸車組成的車隊,便沿著金州港到蘭山縣的馳道,將他們送到了蘭山縣的東城門口。

  “都下車吧,以后這里就是你們的家了!”

  跟隨車隊的遼東移民署官吏們,各自帶著五十到一百戶不等的移民,進了城,直奔他們的新家。

  蘭山縣城,已經建立超千年了,中途也曾經經過多次的修繕。

  特別是在蘭山縣的領導班子就位后,更是又進行了一番大修。

  城中被分為了東西南北四個城區,每個城區的房屋都翻新了一下。

  原本居住在城中的百姓,大多都聚集在靠近軍營的北城,這倒是方便了新移民們。

  移民署按照五十戶為一個街道,將新移民都安排在了南城和北城。

  光是南城的房子,就足夠住下七八百戶百姓了。

  整個蘭山縣如果都住滿的話,不擴建的情況下,就可以住下三千多戶百姓,城池還是不小的。

  而蘭山縣的縣令在城外規劃的新村就更多了,十多個村,五個鄉,加起來可以再容納五千戶百姓!

  這也是蘭山縣的耕地可以容納的移民極限了。

  倒不是蘭山縣的耕地只夠八千多戶人開墾,只是按照每戶都有200畝田的分配下,藍山縣極限只能開墾出160萬畝的耕田!

  這還是因為蘭山縣比較大,而且剛好又地處平原,才有這么多土地。

  如果換成江南的縣,一個縣能有80萬畝耕田都算超級大縣了,甚至云貴等地一縣只有十萬畝不到的耕地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按照朝廷中樞的估計,這次移民到遼東的人口,總數只會控制在十萬到二十萬戶之間,移民共計百萬人左右,就能夠將遼東的所有耕地分完了。

  這讓朝中有不少官員都頗有微詞,覺得洪武帝對移民太好了,每戶都可以分二百畝地。

  實際上只要給一百畝地,愿意移民的人就會非常多了,大明往北方移民時,開墾令就是給一百畝地的,八年一共移民了近五十萬戶,成績斐然。

  沒必要一戶給二百畝地。

  但是洪武帝的一通話,堵的他們啞口無言。

  “經略遼東,要的是人口,還是開發土地?”

  “以墨院的那些農用機器,一戶五口人,最多就可以耕二百畝的土地!”

  “既然一戶可以耕二百畝,為什么要勞財費力的多移民幾戶?”

  “二十萬戶,足以農耕遼東,為大明提供源源不斷的糧食!”

  “移民四十萬戶,或者六十萬戶,能讓遼東多出產更多糧食嗎?”

  “大明經歷戰亂,本土人口銳減,雖然休養生息了二十多年,但是人口還是不多,北方大把耕地都還在拋荒。”

  “何必現在勞民傷財的移那么多人去遼東?”

  大明要遼東,是為了這塊土地可以多出產糧食,供應邊軍出塞的。

  既然如此,二十萬戶已經足夠將遼東的耕地都利用上了,何必再多移民呢。

  每一個朝代開國之初,因為經歷戰亂的原因,人口都會銳減。

  這就導致大明還沒到國內土地都已經飽和,已經養不起百姓,急需用大明的刀槍,為大明的百姓尋找可耕之地的時候。

  現在除了江南人多地少,不管是北方還是西南,都處于一個地廣人稀的階段。

  本土的人口都不夠呢,干嘛往外移民那么多!

  浪費生產力是可恥的一件事!

  移民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中樞要花一大筆錢的,還要提供移民們接下來一兩年的食物和物資。

  而且如果移民多了,他們本身消耗的糧食也會多,那遼東出產的,能供應朝廷的糧食也會變少。

  五個人耕田,產出夠一百人吃的糧食,和十個人耕田,產出夠一百人吃的糧食,哪個更加劃算?

  能用最少的人,辦最大的事情,才是好的。

  現在遼東要的是盡量用最少的人,開墾更多的田,出產足夠多的糧食,供應邊軍和朝廷。

  洪武帝巴不得一個人就能開墾一千畝地,幾千人就能將遼東的地都種完,這樣產出的糧食99%都能供應大軍作戰了!

  怎么還會往遼東多移民?!

  一戶兩百畝,剛好可以耕完,最具性價比!

  再說了,人是會生崽子的。

  二三十年后,這二十萬戶也會變成五六十萬戶了,屆時要吃的糧食不是就變多了?

  現在移民少一些,至少未來百年,遼東都不會出現地不夠養人的事情,能一直為邊軍輸送一批又一批的軍糧!

  屆時如果大明本土的土地飽和了,那也該打下漠南漠北了,再不濟還有建州,以及建州以北的一片黑土地,哪里不能夠養人?

  現在的大明,一點都不缺土地,缺的是邊軍的糧食供應!

  遼東,河套,只要能開發出來,就近給九邊輸送糧食,那未來有的是土地給國內的百姓種!

  現在的這批移民遼東,和未來移民河套的百姓,都是要為大明北伐做貢獻的,給點好待遇,也不為過!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