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小說 > 文藝時代 > 第一百七十二章 得失
    此次威尼斯之行,褚青的心態特淡定,對拿個影*帝什么的,不抱有任何期待。

    自己知道自己的事,他的表演雖然出色,可放到三大影展的平臺上,還顯得很不足。而且最佳男演員的爭奪,在《當黑夜降臨》首映后,幾乎已確定結果了。賈維爾巴登這位全歐洲都有名有號的大咖,貢獻了一次趨近完美的表演,讓媒體和觀眾驚呼連連。

    褚青呢,即便有些擁躉,跟人家國寶級的演員比起來,仍然太嫩。老實說,如果換個鄉土氣息濃重的地方,像開羅影展、長春影展啥的,他指不定還有點希望。

    所以,他的目標從開始就十分明確,為《今年夏天》的海外發行探探門路。著實無奈啊,你叫個連英文字母都數不明白的貨,死乞白賴的去和洋人湊近乎,什么世道。

    他算幸運的,認得市川尚三這種滿級大號,不用抓瞎的到處趟地圖,態度也挺矜持,沒上來就拽著人家問。

    《站臺》首映前,褚青一直憋著,電影還沒動靜,先考慮自個那點破事,未免不厚道。等場子放完了,看著一邊倒的媒體評論,才算安心。

    市川說要去跟法國人談發行權,他特別想蹭個位子,見識見識國際貿易到底咋掰攏的。可后來合計合計,瞬間蔫了,名分不正,何況去了也聽不懂。

    好吧……丫就只能在賓館等著,直到中午。

    “咚咚咚!”

    “請進!”

    他推門而入,道:“市川先生。”

    “哦,褚青。”市川尚三正整理著合同,忙站起身,給泡了壺綠茶。

    “謝謝。”他道了聲。坐到對面。

    “今天天氣不錯,沒去看電影么?”

    “嗯,我外語不太好。更別說還是意大利語的字幕了。”

    他聳聳肩,講著娘炮一樣的日本風格對白。道:“不像市川先生您,中文和英文都很棒呢。”

    “呵,我當初可是花了非常大的力氣才學會的。”市川笑了笑,道:“您也可以學習啊。”

    “我?我就算了吧,現在還沒有那種念頭。”

    日本人聽了,稍微皺了下眉,又換了敬語,道:“褚青君。這樣可能很唐突,但我有幾句忠告確實想跟您說一說。”

    “哦,沒關系的,您盡管說。”他略感莫名其妙。

    “在我看來,褚青君是位具有國際潛質的名演員。剛剛我去跟法國的公司談合同,他們還特意提到您的作品,并且贊不絕口。以您目前的年紀和成就,如果在日本國內,是非常讓人羨慕及尊敬的。”

    市川喝了口茶,繼續道:“但我奇怪的是。您好像并不太熱衷自己的事業。比如說外語的問題,換成任何一位演員,肯定會把它當作晉身國際影壇的資本。而褚青君。卻不是很努力的樣子。”

    拍《站臺》期間,他和中方的主創人員相處得很好,尤其是跟老賈褚青倆個貨,關系甚篤。對方年齡又小,看他一副懈怠的德行,不自覺的就想教訓幾句。

    “……”

    褚青卻眨眨眼,異常無力,自己已經淪落到,連東洋友人都看不過去的地步了么?

    他可沒那閑功夫跟市川討論人生觀的分歧。趕緊岔開話題,道:“多謝您的勸誡。我一定牢記在心。其實我過來,是有事情向您請教。”

    “哦?請講。”

    “我前不久制作完成了一部電影。可由于某些原因,它不能在國內上映。”

    “能說說內容么?”

    “就是講,講幾個女同性戀,愛來愛去,最后死了的故事。”

    這貨舌頭都打轉了,實在裝不了日本風,換了賊溜的大白話,道:“我就想把它送到國外參展,萬一得個獎啥的,也能賣個好價錢。但這里面的東西,什么規則啊,發行啊,我又不太懂……”

    沒等他說完,市川已知曉意思,笑著擺擺手,清洗了下小茶壺,重新沏好。隔著方桌,正襟端坐,擺出副傳道授業的架勢。

    ……

    從九十年代初,往后推二十年,大陸的電影人一直都有個誤區。就是,只要自己的電影在國外拿獎,那肯定不愁海外發行了,各大片商準保哭啊喊啊的求著買版權。

    褚青當然也這么想的,結果市川的第一句話,就讓他心涼了半截:“不要盲目熱衷電影節!”

    “曾經有中國的制片人來找我,說他們的電影去過三個海外影展,問我有沒有興趣做發行,我拒絕了。”

    市川滿臉的不可理喻,道:“一部電影,已經去過三個國際電影節了。我們很難想象,如何做它的下一步推廣。而且,我們公司只是二級的發行方,還要找歐洲本土的合伙人,選擇權本就不大,那為什么不選些新鮮的電影呢?”

    他用了特有意思的形容詞,新鮮。

    市川是個非常好的老師,沒有講具體的操作手法,那樣會干擾到對方的判斷,他只重點說了目前的形勢和狀況:

    首先,參加電影節,不過是種宣傳手段,就為了一鳴驚人,擴大影響力。如果起不到這個作用,那干脆不要去。

    尤其那些鄉下的小影展,除了能給你的護照刷刷蓋章數量,對影片宣傳沒有任何效果。

    其次,是片商,也分三六九等。

    最俗咖的,只會圍著大導大片溜須拍馬,搶著分湯;而真正有眼光的,并非是看獎買片,他們注重的還屬電影本身,分析它的市場潛力,然后低調吃肉。

    比如《小武》,首映的第二天,便有家法國公司來談。那會只是反響好,還沒有得獎,可人家就覺得不錯,相中了。

    再比如《站臺》,資金主要來自法國。日本,還有意大利的少部分。這幾個地區有比較強大的藝術電影市場,根本不愁發行。

    具體像日本。市川所屬的t-mark公司,把國內國外的渠道做得很成熟了。來威尼斯之前。他們已經預賣掉了《站臺》的版權,包括一家電視臺,以及一家出版公司,商業上非常成功。

    所以市川的心態極其輕松,跟賈璋柯相同,是抱著某種雄心來參展的,不為錢,而是為了讓電影節知道。有《站臺》這么一部新的,創造性的作品出現了。

    褚青聽到最后,干脆借了個小本子,拿筆記著。

    他講的東西,是在電影的全部運作流程中最高級別的那種,屬于另一層次的領域,直接面對市場。

    算是聽明白了吧,自己歸納歸納,也鼓搗出三點結論。

    第一,電影終究靠質量取勝。不能取巧。

    第二,專業的發行公司,應該在影片制作初期就介入其中。幫忙策劃宣傳。對一部完成的電影,它參加哪些電影節,如何去參加,都是有相應策略的。

    大部分成功的電影,背后皆有一個專業的團隊支撐著。那些跑單幫的,拎著部16mm的片子去鍍金,然后妄想著被人瘋狂跪舔……咱不能說沒有,可大多時候,純屬扯蛋。

    第三。如果對你的作品有信心,那絕對不能干等著被片方發掘。必須主動聯系。

    就算是王佳衛這類不食人間煙火的,在發行《花樣年華》時。都親自跑到法國去跟片方商談事宜。

    因為相當一部分的海外發行人,像侯孝賢、姜聞的片子,他們知道有市場,希望發行。但他們也希望接觸到中國的年輕電影人,而那些地下電影,往往投資駁雜,版權不清,人家可能看中你的片子,可就是找不到制片方,硬生生耽誤黃了。

    “你的電影,既然拍完了,那只能期待它的素質過關,才能找到好買家。至于參展么,今年不行了,威尼斯是最后一個大平臺,你需要等到明年。”

    市川的意思很清楚,等于婉拒了褚青向他推薦的可能性。你丫沒有劇本,沒有資料,沒有樣片,光憑一張嘴,我瘋了跟你簽合同?

    等你準備妥當,我們再談。

    褚青也不沮喪,本就是趟趟路子,沒想著天上掉餡餅,能摸清規則已經很滿意了。更何況,他并非全無渠道,之前攢下的小小人脈還是能派上用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