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小說 > 萬法無咎 > 第三十章 強敵橫出陰難知
  紅云小會正會之戰,處處出人預料,變得愈發精彩了。

  符凝錦之形貌氣象,雍容有致,正類富貴閑人。此時突然出語如此猛烈決絕,大出諸人所料。一時蕭天石、莫清和以下,人人都是突然怔住,仿佛心神恍惚,對此人重新認識。

  尹九疇心中一陣猶疑,他與符凝錦交情甚深,尤其當年成就靈形之時,恰逢符凝錦隨師長造訪四御門。偶然相交投契,遂得符凝錦以一道秘法相贈,在靈形境中于四煉真法破妄見真,盡得玄奧,終于坐穩第一真傳之位。

  在尹九疇看來,符凝錦根基之深極為了得,自己唯有在金丹之前,完成最后一次大煉無形精魄,方才有望趕上此人。

  不止如此,符凝錦其人見解高妙,心思細膩,料人料事無有不中,幾乎令人疑心其精通卜算之法,更是令尹九疇佩服不已。

  可是在今日,符凝錦暗中積極地為辰陽劍山謀劃,一累自己遭逢敗績,二累巫景純在明選烈手下重創不起,連續失策,實在是難以置信。

  果真是判斷失誤,還是他另有深意?

  伴隨著平滑清亮的腳步聲,歸無咎緩緩走入場中,一提手,掌中已現出一柄黑色寬刃大劍,人劍一體,氣度森然。

  山河萬里。

  歸無咎心中雪亮,此處無一蠢人,在自己接連戰過明選烈、尹九疇、呂鑒遠、楚丹青、莫清和之后,符凝錦敢于挑戰,自然有其倚仗,他自不會掉以輕心。

  “小苒依依”雖隨己較久,但論品質自是遠不如九蘊之精所顯化的“山河萬里”。

  歸無咎一言未發,劍鋒低指。

  這并非無理之舉,五戰之后,歸無咎大勢已成,所處的立場自然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譬如此時,歸無咎絕不會搶先出手。

  符凝錦顯然也知道此理,虛坐跨琴,從容展動琴弓。

  真曇宗在九派之中最為神秘,其至高功法為何,迄今不為其余八派所知。縱然五百年之會上與會弟子,歷來所使手段也是五花八門前后迥異。

  如越衡宗三千妙法演化十八道神通,固然變化多矣;甚至原陸宗神通之法,各隨九道斷碑推演變化,也是推陳出新,各顯葩榮。但其中路數風格,總也有一定之規。

  而真曇宗弟子,使劍術者有之,使雷法者有之,使符術者有之,其余五行流變之術,異種法寶神通,無所不備,可謂風馬牛不相及者,齊聚于一堂。若要從中抽出頭緒脈絡,卻是萬萬不能。

  符凝錦使出一柄馬頭琴,雖別出心裁,也不算駭人耳目。

  不過,諸人初見此琴時,大約以為這是融神通于樂器,以音聲制敵的手段。這在修道界中,也算一家大宗。

  豈料事實又謬,隨著符凝錦右臂揮動,兩弦交錯間,卻并未有一絲聲響傳出。

  這時諸人才抬頭望見,原來隨著符凝錦撫琴不止,兩根琴弦頂端,驀然伸長拉長。

  原本琴弦上部捆扎于馬首之下。此時兩弦突然變長,自馬首下近于脖頸位置的孔洞鉆入,然后極迅速地自馬口中吐出,正反交纏,宛如毒蛇吐信,斜刺歸無咎左右兩肋。

  不過形態變化之后,兩根原本明亮清冷的琴弦,一時間卻突然暗淡了許多,只觀其貌,似乎與尋常的蠶絲獸毫無異。

  歸無咎卻知符凝錦這一手神通變化,已臻于“力馳于外、神返于內”的精純境界,不敢有絲毫大意,駕馭一身丹力,“山河萬里”化作半圓,一青一白兩色劍氣背道而馳,分別迎向已在近前的兩道琴弦。

  那青色劍氣,渾然間自有蒼莽古意,沛然渾厚;而那白色劍氣,看似迷亂一團,但其中暗藏無限玄機,卻又數之不盡。

  摩云道中,歸無咎凝成神通三道,皆納入劍術之內。

  第一劍,容納一千五百法中所有脫胎于五行之變、以力勝人之法,命名為“拙劍”;

  第二劍,容納一千五百法中所有機巧變化,以精微奧妙取勝之道,命名為“巧劍”。

  這兩道劍氣,青色為拙,白色為巧,各呈其妙。

  此戰勝負之數,歸無咎心中早有定算。

  以功法之醇厚圓滿而論,歸無咎自信這一代真傳弟子中圓滿如己者,不過軒轅懷、林雙雙二人而已。尤其先前秘境捕捉玄種時,各人露出根底,縱然是尹九疇、巫景純,距離圓全無礙也有著相當大的距離。

  符凝錦縱能更勝尹九疇二人一籌,至多接近杜念莎的境界,絕不足以與自己等量齊觀。

  但若以神通純熟而論,歸無咎雖然于《通靈顯化真形圖》一千五百法門無不通暢,可是他借助元玉精斛早已具備金丹戰力,形成了一套自出機杼的作戰手段。

  而真正結丹之后,他的成道之基卻在“天人立地根”的途中,將“空蘊念劍”之法錘煉圓滿。而原本道術相須之所屬的越衡宗十八神通,反而處于一個次一等的地位。

  和其余九宗真傳道術并進、金丹之前于“偽神通”浸淫較久的情形相比,歸無咎用在錘煉三千道術上的功夫,無疑少了許多。因此他摩云道上所成神通,論奧妙深湛,卻要比別家真傳弟子略遜一籌。

  兩相抵過,大致推算,以神通正式交鋒,或是暫時一個平分秋色的結局,最終依舊要仰仗借來丹力決勝。

  對此歸無咎視之坦然,并無絲毫負擔。這只是道途步驟所然不得不巧作權宜,于自己超出群倫的潛力地位完全無損。

  歸無咎早已謀算妥當,只是:一息之后,兔起鶻落,突逢巨變!

  但見歸無咎“拙劍”、“巧劍”兩道神通劍氣,和符凝錦襲來的兩根琴弦互相碰撞之后,“轟隆”、“轟隆”兩聲,當即化作凌空雷震,崩散瓦解于無形。

  而符凝錦所操控的兩根琴弦銀絲,只各自多出一點幾不可察的白色小點,顯然并未被斬斷!

  歸無咎眼力高明,早已看出那馬頭琴上兩根琴弦,的確是實物無疑;而自馬口中生長而出者,其實卻是符凝錦丹氣神通凝形,只是其惟妙惟肖,不易察知爾。

  神通正面對撼,并非如己所料之平分秋色,而是歸無咎落在下風!

  說時遲,那時快,就在兩道琴弦交纏身畔之際,歸無咎身化弧線,離弦而退,可謂迅捷無倫,唯留殘影。

  可惜兩根銀絲反應之靈動也同樣宛轉無隙,附骨之疽般緊隨歸無咎而去,不曾慢了分毫。

  歸無咎退而不亂,巨劍揮舞,四道劍氣溢出,“拙劍”、“巧劍”各二,連擊之下,在兩道絲線即將臨身之際終于將其斬斷。

  被斬斷落地的兩根“琴弦”約莫八尺多長,瞬息間化作一團水霧,消散不見。而伸長而出的琴弦依舊有數十丈有余,其勢靈動依舊,迎風又漲!

  只電光火石的一回合,碑內一眾皆驚。

  雖然歸無咎險之又險的化解攻勢,但只這兩式,分明可以看出符凝錦在神通強橫之上占據絕對的上風。

  以兩式對一式,形勢必然困窘尚且不談,單單是丹力消耗就要平白增加一倍,勝負不問可知。

  這顯化琴弦的神通竟是得勢不饒人,進襲愈發兇猛。歸無咎行動稍慢,便要落于圍困糾纏之中,再也擺脫不得。

  歸無咎毫不遲疑,目露精光,反手又是一劍。

  這一劍,與前二劍判若云泥。

  只一劍。

  這一劍出手,人人皆能感受到四周似有微妙變化,但雙目之間,卻只看到一方如輪光華一閃而逝,隨后了然無蹤。

  就連這道圓輪大小高低、也無法準確復現。

  剎那之后,就在符凝錦心神稍一遲疑之際,兩道琴弦,當中斷成兩截。

  神通:“第三劍,虛劍!”

  第一劍“拙劍”,第二劍“巧劍”,雖然道法相悖,但均屬于依托丹氣的實體,歸為有形實劍;而這第三劍,卻是針對于精神感官,神意牽引,以幻制真,號為“虛劍”。

  這一劍的根基,原是依托于一千五百法中諸般惑亂精神、欺瞞五感六識的法訣,尤其以“元光顯化術”為重中之重,堪稱冠上明珠的諸法核心。

  須知此術本就是歸無咎偽丹境時斗戰法門的靈魂,虛虛實實之中生出無窮戰術演變,堪稱歸無咎的得意手筆。歸無咎對于這一類法門的領悟之深切,遠非余法可比!

  因此這第三劍“虛劍”的精微深湛,遠遠超過“拙劍”“巧劍”二式,不但不弱于別宗真傳參悟自家神通,相反由于有了真切的金丹境交手經驗,實際上還要大為領先。

  可是一劍建功,歸無咎不但未曾放松,反而皺起眉頭。

  原來,在歸無咎看來,這道、術二端皆勝人一籌的第三劍,由于和自身真實戰法相關,原本并未打算使用。

  一旦用之,便當收所向披靡之效。

  然而剛才一劍既出,他心頭雪亮:這一劍只是險之又險的將將割斷琴弦,幾乎半分余力也無。

  除卻道法根基、神通領悟二端,就連手中巨劍“山河萬里”,品質幾達第六品極限境界,更平添了劍術神通幾分威力。除非元嬰二重境以上者本命法寶達成六煉庶可勝過,金丹境中絕無更勝一籌的寶物。

  三重底蘊無有死角,居然只能打個平手!

  歸無咎可不相信符凝錦原本深藏不露,其實是一位堪比軒轅懷的天地異人。這等人物,怎么可能如大白菜一般,連續出現?

  其中,必定深藏了自己難以索解的原因。

  那一頭,符凝錦見歸無咎第三劍威力大增,臉色只稍顯驚訝,便迅速歸于從容,手頭控弦更急,但見他握柄一搖,琴首深紅馬頭忽然一變,化作一只慘白色滲人人形骷髏。兩道琴弦也瞬間粗了一倍,從骷髏口中吐出!

  ps:穩定更新時間改成下午五點。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