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小說 > 鐵血小千戶 > 0556 防波堤
  能搶多少東西就搶多少東西,多搶一點就是一點,要是搶不到也沒關系,扭頭就走,回老家也就是了,反正來一趟沒有什么成本,就當是成群結隊地武裝旅行就好了。

  也就是說,戎羌騎兵或許會攻擊一下兩座關隘,可一旦發現無法攻破,便會立即改換目標,在關外大肆劫掠一番,再由原路返回戎羌草原。

  這樣的結果,戎羌大人當然是滿意而回,對于大齊朝廷也可以說是安然無恙,可對于朝廷之下的百姓,卻是一個極大的災難。

  可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蕭文明說道:“戎羌騎兵來劫掠,可我朝有沒有兵馬可以派出去阻止,也就只能任由他們的行動了。”

  朝廷現在的機動力量,大約分為這么幾塊。

  一部分是朝廷的御林軍,人馬約有十萬之眾,確是用來守衛皇帝的安全、拱衛京城的安定,是絕對不能動的;

  一部分是戴鸞翔麾下的青嶺守軍,這部分人馬有七萬左右,戰斗力也很強悍,卻是為了防御洛陽北方的,防線是否穩固,關乎到整個關中平原的安危,也是絕對不能輕易調動的;

  另一部分人馬是兩座關隘的守軍,各有一萬人左右,肩負著鎮守雄關的重任,也是同樣一刻不能離開半步;

  再然后就是廣大的屯田兵,這些人人數眾多,倒也可以隨時調用,但是他們戰斗力極差,在戎羌騎兵面前就好似一群待宰的羔羊……

  這一筆賬蕭文明早就算過了,戴鸞翔更是了然于胸——總而言之一句話,兵馬雖多,卻不堪使用。

  如果把整個大齊朝比作一家公司的話,那么戴鸞翔就是一位職業經理人,分管著總公司旗下的一家重要的分公司,總賬都爛成這副樣子了,他還能怎么樣,就只能拆東墻補西墻,先把賬面做的好看一些,應付過一次大檢查再說了……

  而戴鸞翔想到的東墻,便是蕭文明的蕭家軍。

  這支隊伍人數雖然不多——只有區區五百人——可戰斗力卻抵得上朝廷五千人的其他隊伍,在關鍵時刻是能夠發揮關鍵作用的。

  因此他便讓自己的兒子戴松給蕭文明傳個話,請蕭文明就近在潼關一帶活動,遇到小股的戎羌人馬,可以就地驅趕或者消滅;遇到戎羌主力,也可以立即報告給朝廷和戴鸞翔。

  戴鸞翔便能上奏朝廷集結重兵,與戎羌主力進行一場決戰,借潼關的堅固工事,將戎羌主力一舉消滅、力爭傷其元氣,便能換來大齊朝幾年甚至十幾年的和平環境。

  大散關一側戴鸞翔也有相同的部署,派自己的兒子戴松,前去執行相同的任務。

  這任務看似簡單,其實卻并不容易——需要有能夠單獨帶領一支軍隊的能力,同時具備正確判斷敵軍實力的敏銳性——談何容易?

  滿朝文武,戴鸞翔能夠托付的人,想來想去,也就只有戴松和蕭文明兩人而已。

  然而這確是一招反客為主的策略,蕭文明聽了也禁不住大聲叫好:“戴元帥果然有大才,如果計劃順利執行,那這一回戎羌犯境就是過來送死來的!”

  戴松聽了眼前一亮:“那么聽爵爺的意思,是同意了嗎?”

  “當然同意了。不過當中還有另一項事情要做,還要請戴元帥上書朝廷,請兵部或者是衛相國下達鈞令,調我來潼關協助作戰,這樣才能做到名正言順。”

  蕭文明對自己的定位還是很清晰的,如今他雖然一直在河南、河北一帶行動,距離潼關并不遙遠,甚至可以說就在潼關底下,根本不用朝廷再多此一舉的下達命令抽調前來此處。

  但蕭文明滯留在這里,并沒有皇帝的旨意,也沒有兵部的安排,屬于是自作主張。

  這件事情可大可小——往小了說,不過是行動緩慢而已,王大的說則是帶領重兵在關下治療圖謀不軌,因此要蕭文明正式的參與行動,還非得走一套程序不可,這就是他要戴鸞翔,向朝廷乘坐的理由。

  這當然也不成問題,戴松想也沒想就答應了。

  然而蕭文明還有個問題要問:“死了的達利可汗的弟弟達多王子,現在人在哪里?戴元帥那邊可有消息?我同他有些交情,如果他也南下了,同他見上一面,勸上幾句,說不定就可以化干戈為無形了。”

  戴松搖搖頭:“父親派過來報信的人特意提過這事,說是這次的戎羌南下,似乎并沒有一個領頭的,而各個部落、各派人馬,各自行動,聲勢頗為浩大,卻又抓不住他們的主力。至于達多王子人在哪里?我父親也并不知道,也無從偵查。”

  聽了這話,蕭文明禁不住皺緊了眉頭。

  這就是戎羌的可怕之處,戎羌草原除了沒法上馬的老弱婦孺,基本上可以說是全民皆兵,雖然常備的兵力遠遠及不上大齊,但是一旦動員起來,就可以立即同大齊朝的兵力不相上下,并且戎羌齊兵善于騎射,戰斗力又要超過大齊朝的人馬。

  因此總體而言,大齊處于戰略上的被動局面,想要從戰術上扭轉這種被動局面,又談何容易?

  但是不管怎樣,總也不能舉手投降。

  蕭文明既然已經答應了戴鸞翔,送走了戴松之后,他便集結舉全軍,急速向潼關挺進。

  既然是協助潼關作戰,那是必然同潼關的主將事先聯系一下的。

  潼關的主將蕭文明有過一面之緣,這位將領姓王,原本也是戴鸞翔一手帶出來的,又因為戴鸞翔總領北方防務,潼關防務自然也是在他的職責范圍之內。

  因此蕭文明知道的情報,王將軍知道的也差不多,也知道戎羌即將南下,直奔潼關而來。

  故而他聽說蕭文明奉命前來助戰,頓時就喜出望外,趕緊邀請蕭文明進關休息。

  如今軍情緊急,蕭文明在趕來潼關的路上,就已經發現了戎羌的個別吃后正在中原偵查情況,這些個綽號,蕭文明一旦發現,他們便立刻叫林丹楓和宋星遙將其捉來,準備探聽一些情況,誰知這些事后都是榕江人,并不通漢語,而蕭文明的謀士,溫伯明雖然初,通融槍語言,但是對這些個口音極重的戎羌話,實在是難以翻譯,大約知道的也就是戎羌正準備大舉南下而已,你沒有得到什么有價值的情報。

  但是情況緊急已是迫在眉睫了,這一點不可質疑。

  于是蕭文明問王將軍:“戎羌眼看就要攻過來了,不知將軍有何打算?”

  戎羌攻打潼關,潼關如何防御守備?

  這已經是一項日日都在演練的工作了,因此王將軍的對策十分簡單,幾乎已經程序化了。

  “回爵爺,很簡單,我已做好了堅壁清野的準備,關上的人馬,也都枕戈待旦,積累的軍糧兵器,足夠抵御一年有余,應當不成問題。”

  “很好。可是關下的百姓呢?戎羌的人攻不破潼關,便會拿他們撒氣,這些百姓豈不是要遭殃了嗎?”

  王將軍也很無奈:“可是我兵力有限,又沒法主動出擊,只能堅守不出……百姓遭殃,那也只能怪戎羌狠毒兇惡,末將能有辦法?”

  蕭文明提醒道:“將軍說的固然沒錯。可是潼關之下,也有不少權貴之家,多與朝廷中的大佬有來往結交,有些甚至還是親戚。他們就是死了,朝廷中的眾臣告將軍一個,袖手旁觀,任由百姓慘遭屠戮的罪過,不知將軍如何應對?”

  這話把王將軍嚇了一大跳。

  看樣子,在大齊國當一個武官還真是難做,你不去堅壁清野,萬一被戎羌攻破了城池,那肯定是你的罪過;可即便是守住了關隘,卻讓那些有權有勢的蒙受了損失,那你同樣沒有好果子吃。

  因此出于自身前途命運的考慮,王將軍決定:“那不如這樣,我就命令潼關開門三天——最多只有三天時間——三天之內,可以讓關下的百姓進關來避難。一過三天,城門立刻關閉。戎羌騎兵來去如風,我首關有責,不可能讓關門長期開著啊!”

  王將軍已經做到了他能做到的一切,然而就是這看上去頗具人性化的措施,最后卻釀成了大禍……然而這時無論是王將軍還是蕭爵爺,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蕭文明只是覺得一味堅守未免太過被動,不是他喜歡的作戰方式。

  于是他建議道:“王將軍,你是潼關的主官,鎮守城池是你的職責,不過我看你兵強馬壯,單憑自己一己之力同樣能夠守住潼關。不如這樣,我仍舊留在關外,負責偵察戎羌的動向。遇到小股部隊,先幫你驅趕了;若是遇到戎羌的主力則趕緊過來報警,你也好提前有個準備。不知王將軍意下如何?”

  能有這樣一支強力的隊伍,幫助自己充當防波堤的角色,王將軍自然是十分歡迎的。

  然而蕭文明的身份特殊,是皇帝都看得重的人,又和戴鸞翔極有交情,萬一他死在潼關之下,皇帝要是怪罪起來,王將軍自己也沒法往外開脫啊!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