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小說 > 鐵血小千戶 > 0375 文章擬定
  “當得,當得,”毅親王又接話道,“什么半吊子不半吊子的?還請皇上恕罪,說句倚老賣老的話,老臣我是看著皇上長大的,皇上是怎樣的脾氣,老臣是最知道不過的,咱們當今這位皇上,不怕你做錯事、不怕你做壞了事、也不怕你不會做事,怕就怕你不想去做、不敢去做!你蕭文明在年輕一輩算是有能耐的,雖然有些事情做的七零八落,但總是在替朝廷立功,沒有在替朝廷闖禍,光這一點,圣上就是能夠包容的,有做的不對的地方,只要一心為公、不求私利,怎樣的罪過,皇上保不下來?今后的事情你放心大膽地去做,有不懂的可以來問老臣;要還有不懂的,問衛師傅也好,寫奏章請皇上指示也好,總之不可畏手畏腳,半途而廢!”

  毅親王這幾句話發自內腑,把自己都說的有些感動了,一雙蒼老的眼睛漸漸濕潤,兩顆濁淚也順著他干癟的臉龐流了下來。

  皇帝聽了也是不無感慨:“在座的幾位都是朕的得力臣工,只可惜這樣的人現在實在是太少了,皇叔年紀這么大了,雖然經驗和才干都是頂尖的,但畢竟精力不濟,去年用皇叔主持平叛,朕就已經很是舍不得了,師傅雖然精神旺盛,可年紀也不小了,如今主持朝廷政務,真是一時一刻都離不了,”

  說著,皇帝禁不住哽咽了一下:“前些日子,師傅偶感風寒,暫時請假在家休養了幾日,朝廷里就是一團亂,朕送到師傅府上的幾個御醫不頂事,治了好幾天、藥也吃了不少,可師傅的病就始終不見起色,當時朕大發雷霆,當時就恨不得殺了他們!可后來想想師傅難得休息,其實正該多歇息幾日,要是師傅真的病倒了,叫我大齊朝的朝政可怎么辦呢?”

  皇帝的這幾句話,說得衛玉章這一副鐵石心腸,也不由得十分感動:“皇上,老臣這一把骨頭,怎么對得起這樣的褒獎?”

  “當然對得起!”皇帝也把自己說感動了,“朕既然舍得加封蕭文明,也舍得給師傅揚名!只可惜師傅不是武將,如今伯爵的爵位,已到了文臣極品了,要是壞了祖制再引起公議,恐怕師傅自己也不會答應,那么……那么朕就加封師傅為‘太師’,還請師傅不要推辭!”

  同中國古代其它王朝一樣,“太師”對于為任何一個文官而言,都可以說是這一生最高的榮譽,甚至在通常的情況下,都是一種只有在死后才能獲得的榮譽,活的時候想要得到這個封號談何容易?

  就連衛玉章這樣的權勢和資歷,他也不敢奢求。

  “皇上,這樣似乎不妥吧?就是當年的王文正公,在世的時候,都沒有……”

  皇帝擺擺手:“沒什么不妥的,就憑師傅的資歷和功勞,晉封‘太師’不過是遲早的事情,要朕看,有時候朝廷就是太吝惜這些名器了,與其給死人,還不如給活人來的實在,師傅就不要再推辭了,給蕭文明封爵的事,朕可以壓一壓,但是這個太師的頭銜明日朕就下旨加封,朕倒要看看,有哪個不識時務的言官,敢出來多說半個字!”

  其實根本就不需要皇帝施加權威,光憑衛玉章自己的權勢,就已經可以震服百官了。

  既如此,一旁的毅親王也樂得做個順水人情:“衛相國加封太師,那可真是朝廷的一件盛事!老夫也替相國高興,只可惜老臣未立尺寸之功,也沒法向皇上討什么賞賜,就是皇上這只筆洗,老臣倒是看得中的,皇上可別忘了賞賜給我喲!”

  皇上知道自己這位叔叔生性灑脫,這只筆洗也不是什么貴重的物品,皇帝想也不想就答應了:“皇叔既然喜歡,那朕明日就叫太監送到王府里去,皇叔是國家老臣了,又是朕的叔叔,有什么看得中的喜歡的東西,盡管開口來拿,何須客氣?”

  經過毅親王這么一插科打諢,勤政殿里的氣氛變得歡快了不少,眾人開了幾句玩笑,便又把話題引到了互市的正事上了。

  皇帝說道:“正如剛才皇叔所說的,這種事情不能半途而廢,要做,就要做好了!”

  幾人又從頭到尾仔細商量了一遍,擬下了幾條意見:

  第一,雖然互市先只是從一個試點做起,但也要試得高效、試得嚴肅,光一份節略肯定是不可行的,還需要擬成一份文書和契約,才顯得正式莊重,這件事情,衛玉章依舊推薦由蕭文明的謀士溫伯明來主筆。

  皇帝剛剛升了衛玉章的官,又見手邊的這份節略起草得十分有條理,便也沒有反對,只叫成文之后,讓衛玉章多校對幾遍便同意了。

  其次,戎羌說是缺少過冬的物資,要求大齊朝即刻提供一批,物質的多寡乃是朝廷的臉面,也能體現互市的誠意,因此這批物資需要盡快調集齊全,并且東西的質量和數量都要有所保證,更要防止有不法之徒,趁著國家想要竭力辦好這件事情的機會,從中漁利。

  這件事物同樣由衛玉章,領銜負責,責令戶部、工部切實辦妥,不能疏忽。

  第三條,試點進行互市的市場位置,也需要仔細挑選——這個地點要選在一個大齊朝兵力伸手可及的地方,但也不能距離京城洛陽太近,同時也需要讓戎羌點頭答應,要選這樣一個三方都滿意的地方,并不很簡單。

  辦好這件事情光是懂得軍務還不行,還要會做生意,因此除戴鸞翔之外,蕭文明也要參與其中,確保選出來的地方能令各方面都能接受、滿意。

  最后一點,戎羌使團這回帶來了幾十名武士,長期留在洛陽城里總是容易橫生事端,因此待臨時協議擬定好了之后,就要立刻送給戎羌使團,待使臣看過無誤之后,便要立即禮送他們離開京城洛陽,返回北方草原。

  因為戎羌使團,返回的路線是從京城洛陽直到戈壁草原,一路之上極有可能會發現進行互市的好場所,因此護送戎羌使團的差事就可以同尋找市場位置互相結合起來,同樣由蕭文明這個文武雙全的人才負責,這樣既能送走麻煩,又能迎來好消息,可謂是事半而功倍。

  溫伯明下筆如神,當天夜里就把今日他親手寫下的節略,在會同皇帝的旨意之后,就寫成了一份協議,第二天一早蕭文明帶著這份協約,又找到了毅親王和衛玉章,再次遞牌子進宮。

  皇帝看了這份剛剛草擬好了的協議,心里十分滿意,但還是找了兩個他自己覺得措辭不佳的地方隨手改了,便叫蕭文明帶著去找戎羌使團,讓他們看過以后,覺得沒有意見就翻譯成戎羌文字,抄寫兩份之后簽字畫押,帶回皇宮。

  原本這份臨時協議,就頗能照顧戎羌的面子和需求,再加上有想要竭力促成互市的達多作為內應,因此這份協議,戎羌這邊一字未改,便由達多親自翻譯成戎羌文字,再讓蕭文明再帶回皇宮,面呈皇上。

  雖然蕭文明已經明白了達多的底線,知道他一心想要促成互市,是不會節外生枝地耍小心眼的,但對我想買翻譯的內容還是不是很放心,在進宮之前,又特地跑到了自己下榻的地方,請溫伯明將這份傭戎羌寫成的文件再仔細翻譯審查一遍。

  溫伯明的戎羌話就是在書案臺前學會的,因此再次在書面上將其翻譯成漢語,他做得駕輕就熟,不一刻就已經將文件翻譯好了,又將經過兩次翻譯的文字同原文相互比對,并沒有發現有錯漏或者歧義之處。

  當衛玉章聽說溫伯明還精通戎羌語之后,更是又驚喜又感嘆,驚喜的是他收的這個學生果然極有才華,而且會的都是經世濟用之學,感慨的只可惜像這樣的人才,朝廷里實在是太少了……

  因有相國兼師傅衛玉章,進行過一遍審核,皇帝也看不懂戎羌文,于是便讓六麻子將這份文件送到翰林院去,讓當值的翰林學士再用心照抄一份——這一份協議雖然不是正式的國書,但是重要性不妨多讓一式兩份,大家也好放心。

  雖然有時候哪怕是這種紙質落款的文件,真到要撕毀的時候,任何一方都不會有任何猶豫的,但是白紙黑字的,總比口說無憑要強,該做的事情還是要做。

  不過衛玉章卻道:“皇上就不必麻煩翰林院了,讓老臣就在此處謄寫一遍吧!”

  衛玉章也是狀元出身,年輕的時候也做過翰林院的編修,起草謄寫文章的事情,他沒少做。

  但是這都是幾十年以前的事情了,老相國事情更多日理萬機,哪會把精力耗費在這種事情上?

  但就是今天,這件事情他非得親自完成不可。

  因為衛玉章心里就跟明鏡似的:同戎羌互市合作的事情,事關重大、不容有失,而現在翰林院里,有不少新進的官員,總認為老一派的大臣擋住了他們上進的通道,因此早在暗地里互相攛掇著,想要借機發難、有所作為!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