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小說 > 超能星武 > 第165章 大明第一良將出場
  建文三年(1401年)二月十六日,燕王朱棣在姚廣孝的建言下,決定再次出兵,這次他終于又帶上了朱高煦,而張輔被留守北平,輔助世子。

  因為對手換了盛庸,和上次一樣,燕王在北平城留下大量的防守力量。

  盛庸這人不講武德,燕王怕他會派兵偷襲北平。

  這樣由于上次大敗,加上要駐守北平附近各縣府,燕王此次動員的兵力只有十萬,比起上次,足足少了一半。

  這會南軍的情況是,在滄州被燕軍攻破后,盛庸集合諸軍二十萬在德州,吳杰平安十萬在真定、定州,約三十萬主力,兩地距離才兩百多里。

  燕王這次不想去攻城,一來他兵比上次少了一半,不占優勢了,二來屯兵城下,會被兩地的兵馬首尾夾攻。

  所以決定誘敵出戰,各個擊破。

  開會的時候,朱高煦以為燕王一定要先打兵少的吳杰和平安了。

  沒想到燕王就是不按套路出牌,決定打盛庸。

  朱高煦當時就在想,我是這么認為的,那么盛庸和吳杰那邊,多半也以為燕王發兵,要先打好打的。

  所以打仗,真的不能按正常套路出牌。

  二月底,燕王帶著十萬大軍再次來到滹沱河。

  當初真定城下大戰,南軍慘敗,于滹沱河中伏尸數萬,當日南軍瘋狂跳入河中的畫面,時常還能在朱高煦腦海中盤旋。

  不過這次燕軍駐扎在滹沱河的南支河邊。

  滹沱河有主道和支流,上次兩軍大戰在滹沱河主河道上,位于晉州以北。

  這次燕軍因為要打德州的盛庸,選擇距離德州更近的支流,位于衡水縣以北。

  燕軍和以前一樣,沿著河岸屯兵駐扎。

  朱高煦騎馬在滹沱河河邊,想著上次里面尸積如山,滿河浮尸,不由想到現在這水能喝嗎?

  這古代人打仗,還真不講究。

  他剛剛來到滹沱河邊,正準備讓部下扎營,突然前面有傳令兵過來,說燕王叫他議事。

  朱高煦趕緊抓馬過去,到了燕王大營,發現大營里只有四五個人。

  除了燕王和朱能、丘福,還有去年蔚州投降過來的李遠,王忠。

  “拜見父王”

  “丘將軍,朱將軍,李將軍,王將軍。”

  “高煦來啦。”

  “高陽郡王”大伙相互先打了個招呼。

  燕王簡單的說明情況。

  他要打盛庸,但不希望吳杰和平安過來夾攻自己,所以讓朱高煦帶李遠和王忠的兵馬,兩部合計一萬左右,去騷擾真定和定州,用來牽制他們。

  這是個合情合理的戰術,畢竟現在他們駐扎的位置在德州和真定的中間,現在誰也不知道燕王要打誰。

  但燕王無論打誰,總要有兵馬去牽制另一部南軍。

  “高煦領命。”朱高煦聽完沒有猶豫,心里還覺的這是好事,不用參與大戰正好,可以保存實力。

  但邊上的大嘴巴丘福聽了不高興了,而且還真是大嘴巴,立馬叫了起來:“高陽王不和咱們打盛庸?”

  他瞪著眼睛,似乎一臉不可思議:“上次高陽王不在,可是被盛庸大敗,豈能不用高陽王?”

  營帳里諸人都臉色微變,朱高煦臉色也不好看。

  丘福這大嘴巴,想到什么說什么,這可是當著燕王的面。

  但朱高煦看去,燕王不動聲色,淡淡的道:“本王從來不信邪,這次非要狠揍盛庸不可。”

  這意思是說,我偏要不用高煦,打敗盛庸。

  眾人不置可否。

  燕王又道:“高煦那邊也是重任。”

  “吳杰,平安擁兵十萬,其平安現在手中最少有兩萬以上的精騎,高煦他們以一萬牽制十萬,難度比咱們還大,高煦你的責任,重如泰山吶。”

  燕王一副沉重的模樣,似乎朱高煦的任務,比他們還艱巨。

  朱高煦果然大喜起來,這才能證明他的價值:“父王放心,兒臣定不讓吳杰,平安,有一兵一卒能過滹沱河南岸。”

  “好,好高煦。”燕王重重拍著朱高煦的肩膀,欣喜道。

  燕王和幾人說了說大概的戰術,很快他們離開燕王大帳。

  剛出營帳沒一會,李遠和王忠就抱拳:“以后就聽從高陽郡王差遣。”“李將軍客氣了,是高煦要向你們學習請教才是。”朱高煦很認真的道:“我聽李彬將軍和徐忠將軍說過,論大明諸將用兵的本事,李將軍說第二,沒人敢稱第一。”

  李遠和王忠本來表情很平常,沒想到剛見面的朱高煦就說了這么一句話,兩人頓時臉色大變,一臉不可思議。

  這可不是朱高煦胡說八道,只是略有夸張而已。

  他之前和徐忠,李彬聊過天,兩人談到北方諸將中,都異口稱贊李遠的用兵能力,稱之為在北方無出其右,神鬼莫測。

  李彬和徐忠對李遠的評語極高,但也僅限于北方,因為他們都對南方諸將不熟。

  而朱高煦直接把他提升了一個檔次,說成大明全國第一。

  這么大帽子扣下來,李遠和王忠大驚失色的同時,也是極為興奮。

  高陽郡王是什么人?燕軍最強猛將,戰無不勝,能得到他這么夸一句,實在是與有榮焉。

  刷,李遠滿臉通紅,激動道:“高陽王過譽,末將還得向高陽王學習才是--”

  他話有點結結巴巴了,明顯不善言辭,但言語間,還是極為自信,甚至驕傲。

  朱高煦想了想,用很認真的態度道:“我朱高煦一是打架很猛,單挑無敵,二是從來不胡說八道,說話有信用。”

  “李將軍要是再謙虛,就是說本王胡說八道嘍?”

  “不敢不敢,和高陽郡王百戰百勝相比,還是差遠了。”李遠苦笑,不過心里很是受用。

  明明朱高煦在幫自己吹,特別還提到自己有信用,但聽在李遠耳朵里,還是挺舒服的。

  高陽郡王打仗勇猛無敵,百戰百勝,能得到他一聲稱贊,也算不容易。

  兩人一路聊一路往回趕,俱是相見恨晚的感覺。

  李遠這人是非常有才華的,絕對和李彬、徐忠一樣是靖難時期燕軍這邊可以獨擋一面的大將之才,且論用兵手段,更是無人能及。

  但他在靖難時投降的晚,是北方最后一批投降的,更不是燕王親信,故以靖難成功之后,史書上記載他的事跡并不多,也不算出名。

  而且當時在蔚州時,燕軍圍攻蔚州,蔚州指揮使本想投降,李遠和王忠先綁了指揮使,準備死抗燕王,但后來發現不行,燕軍太多,蔚州守不住,還是得投降才有活路,這才投降。

  有了這個過程,他在燕王那邊,印象就不怎么好了。

  所以投降過來后,至今不被重用。

  這次更把他派過來跟朱高煦,明顯燕王沒把他放在心上。

  原歷史上整個靖難之役,李遠領兵就沒超過萬人,都是幾千幾千,卻是百戰百勝,多次大敗南軍。

  燕王要是足夠信任他,讓李遠指揮足夠的兵馬,估計能打的更順利。

  燕王朱棣不夠信任李遠,也不是很重用他,同級別的李彬,徐忠都各領一軍,張玉死后,按說李遠可以領張玉這軍,以他的能力,燕王的戰斗力,其碼可以升幾倍。

  但燕王還是用張輔這個小將,雖然張輔實際年齡也不小,能力也不低,但和李遠比起來,無論資歷能力,確實有點差距。

  而這次李遠在朱高煦這里,得到了足夠的尊重。

  朱高煦今天不吝贊美之詞的夸李遠,一是從李彬和徐忠那里聽到,知道李遠確實能力很強,二是有心拉攏。

  做為北方最后一批,最晚投降的朝廷大將,無法得到燕王的重用,李遠無疑是可以拉籠的對象。

  而且李遠不但擅用兵事,治兵能力也很強。

  這次朱高煦本部四千余騎,加上李賢部下,五千左右,李遠和王忠約六千不到,雙方加起來一萬出點頭。

  朱高煦的兵馬經過一年多訓練,集合有素,速度很快,當時便問李遠,咱兩整軍出發,你部多久能到?

  李遠到,一刻鐘就行。

  果然一刻鐘不到,李遠的五千多騎就來到朱高煦這邊。

  這個集合速度在當今的明軍之中,算是非常速度有效。

  兩軍見面時,雙方看著對方軍陣,都是陣容嚴整,士氣高昂。

  “高陽王俱是精兵啊,難怪百戰百勝。”李遠也趁勢夸了夸朱高煦。

  “是不是精兵,還得戰場上見分曉,哈哈哈,我得李將軍,如虎添翼也,走。”朱高煦一聲朗笑,帶著萬余騎往西而去。

  高陽郡王帶兵到了真定、定州一帶,果然引起平安和吳杰的注意。

  這會朱高煦也明白了燕王的意思。

  朱高煦是燕王這邊第一猛將,號稱百戰百勝,燕王讓朱高煦到這邊,明軍肯定認為,燕王重點先打真定和定州的機率較多。

  吳杰和平安得到哨騎消息,立馬加強了警惕。

  這平安很狡猾,現在沒有李景隆的約束,盛庸讓他獨領一軍,隨機而動,所以他從來不守城。

  聽到朱高煦過來了,立馬帶著兩萬多騎傾城而出,根本不守定州,直接就在四周游動,隨時準備襲擊朱高煦。

  大明:我與朱棣爭天下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