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小說 > 超能星武 > 第537章 大行封賞
  這番話,內有乾坤。

  趙石巖作為開封府尹,執掌京畿諸事,本就是他的分內之事。

  就算是要夸獎,也應當由陛下,輪不到趙桓出言。

  因此這看似輕描淡寫的一句話,卻透出一個重要信息。

  那就是……

  趙桓不再抗拒儲君之位,他要登絕頂!

  以李綱和趙石巖的城府,豈會不知趙桓的眼下深意?

  此時他們只要不接茬,就可以明確與趙桓劃清界限,明哲保身。

  但二人都有著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希望江山穩固,國泰民安。

  他們親眼見證了趙桓對這個國家的價值,若是趙桓能夠登絕頂,自然是這個國家的福氣。

  趙石巖并未有太多遲疑,他果斷作揖回禮。

  “多謝王爺關心。”

  “王爺離京,恐有小人趁虛而入,下官趁著王爺離京這段時間,維持京畿秩序,乃是分內之事。”

  這番話,已經是明確回應了趙桓。

  你想要登絕頂?本官助你一臂之力!

  既然連向來謹慎小心的趙石巖都表態了,李綱自然也不遑多讓。

  “殿前司只有下官和幾個同僚來了,殿前司都點檢,并未到場。”

  李綱的意思也很明白,他現在還不是殿前司的最高統領,話語權還不夠重。

  只要趙桓幫他拿到殿前司都點檢的位置,他便跟隨趙桓一條道走到黑。

  二人的回應,令趙桓頗為興奮。

  這意味著,他朝絕頂邁出了一大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本王返京,需先向陛下述職。”

  聽到這話,李綱和趙石巖帶領群臣,立刻向路兩邊推開,讓出一條通道。

  同時做了個請的手勢,異口同聲道:“陛下已經在大殿等候,王爺,請吧。”

  今天的大行封賞,既是趙桓收回護國成本的大喜日子,同時也是他向趙佶表明態度的時機。

  在一眾大臣的擁躉下,趙桓并未按照以往的習慣,先回王府和家人團聚。

  而是直奔皇宮。

  此時,大殿內已經群臣齊聚,趙佶也在等待著這個國家最大的功臣登殿。

  傳令太監,不斷向趙佶匯報趙桓的行程。

  “陛下,定王已經朝皇宮而來。”

  “陛下,定王已經穿過封丘門。”

  “陛下,定王已經抵達宮門。”

  消息每傳回來一次,趙佶的右眼皮就跳一下,心情越發沉重。

  他這個兒子,太優秀了,既令他歡喜,有令他惶恐。

  身為人父,有此子,當值得驕傲。

  可是趙佶之前的所作所為,恐怕已經在趙桓的心里種下了仇恨的種子。

  他已經不知道,能不能與趙桓修復關系,父子重歸于好。

  如果可以,他甚至可以廢掉王黼,重用趙桓。

  心情復雜沉重的人,絕不止趙佶一人。

  王黼也好不到哪去,他返京之后對趙桓的打壓,已經徹底失效,一旦趙桓撐著功績傍身,對他展開瘋狂報復,只怕是難以應付。

  一旁的吳敏,也眉頭緊鎖,作為主和派的領袖。

  易州之戰,無疑給了他一記響亮的耳光。

  原來英勇作戰,真的能夠擊敗金軍。

  很顯然,和談在朝堂上,已經越來越不值錢了。

  就在君臣各懷心思之際,傳令太監的嗓音,在殿門處響起。

  “定王到。”

  一瞬間,現場所有的視線全部匯聚而去。

  只見趙桓甚至都沒有卸甲,就這么煞氣絕頂的矗立在殿門外,一雙虎目,直視前方。

  貌似是看向陛下,實則卻是誰都沒有看!

  好一個目中無人。

  趙桓僅僅是一露面,就成功引起了不少大臣的敵意,但此時此刻,卻沒有一個人敢于言語。

  畢竟趙桓的功勞實在是太大了,再加上他本身的地位和威望。

  這個時候將矛頭指向趙桓,無異于自取其辱。

  趙佶也被長子的氣勢驚了一下,但是功臣凱旋,他必須封賞,只能故作鎮定道:“宣王進殿。”

  在傳令太監的通報下,趙桓這才邁步跨過門檻,步入大殿。

  因為身披重甲,他每邁出一步,都會發出一聲悶響。

  這聲音,不斷撞擊在眾人的心理防線上。

  別說那些中立官員,就連王黼吳敏之流,都暗生畏懼。

  “兒臣,率領易州軍民,擊潰金兵。”

  “成功守住易州。”

  趙桓單膝跪地,沖著趙佶抱拳行禮,處處恪守規矩,但是大殿的氣氛,卻越發的緊張。

  因為趙桓的話,出了大問題。

  他一沒有加上“不辱使命”,二沒有加上“為陛下”。

  趙桓究竟是為誰,擊潰金兵,又是為誰守住易州?

  即便是這一刻,趙佶仍舊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天真的以為,依靠父子關系,可以令之前的恩怨過節,一筆勾銷。

  趙佶權當是趙桓雷厲風行慣了,一時口誤。

  因此也不追究,故作輕松的笑道:“很好!你果然沒有讓朕失望。”

  “平身吧!”

  趙桓遵從圣意,緩緩站起身,臉頰微微朝下,貌似是對陛下的尊敬,實則他的前后左右四個方向,無論是君臣還是侍奉太監,都無法看到趙桓的臉。

  趙佶的聲音回蕩在大殿上。

  “王立下不世奇功,朕決定大行封賞。”

  “王之爵位,已近極致,便不再另封爵位。”

  “進封王,為龍圖閣大學士。”

  “賞黃金五千兩,白銀五萬兩,布帛一千匹,駿馬五十匹,以資鼓勵。”

  “另冊封鄭慶云為青云郡夫人,許其后妃之位,完婚之日,便定在正月初八。”

  “岳飛封虎翼軍指揮使。”

  “趙昆封易州參知。”

  “韓世忠為易州觀察使,進封勇武郎。”

  “楊家軍歸虎翼軍統轄,楊江封武義郎。”

  趙佶一口氣,把趙桓身邊所有參與戰事者,幾乎全都封了一遍。

  由于趙桓不許陳釗和王大全升遷,所以便忽略了這對左膀右臂。

  趙佶的態度很明確,朕已經把你身邊的所有人都安排到了,你也就不要再跟朕發脾氣了。

  只可惜,他卻忽略了一點。

  無論何等關系,每一次決裂,縫隙都會變大。

  趙桓按部就班,再次跪地謝恩,等他再次站起身時,嗓音也回蕩在大殿。

  “此次大戰,易州消耗嚴重,可否請陛下,撥付各類軍餉款項?”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