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小說 > 三國之召喚梁山好漢 > 第475章 避戰
  李存孝話音剛落,另一邊的老將黃忠也沉不住氣了,也主動請纓說道:“太子,老夫愿意出城迎戰這三姓家奴,將呂布斬于馬下,鼓舞我軍士氣,也算老夫歸順之后的見面禮了!”

  老黃忠自從在新野歸順蜀國之后,一直沒趕上什么戰事,將軍和文臣不一樣,文臣治理一方,政績每天都會有所體現。但武將們可不一樣,將軍的功名只能在沙場上博取,沒仗打,他們這些武將都撈不到戰功。

  可不巧的是,自黃忠加入以來,直到現在,快一年的時間,蜀國一直沒有戰事發生。這可讓黃忠著急不輕,和他一起投奔蜀國的魏延好歹還有一個,前往襄陽接應自己家人的小功勞。

  反觀自己,太子都派人將自己家人接到新野,還派神醫為兒子治病,而且自己兒子黃敘的病越來越有好轉,黃忠夫婦是喜在心里,感恩在心里。但是黃忠每次想到這里,越是對張富、蜀國感激,他的心里就越是不自在,一直著急建功立業,報效太子呢。

  所以,在呂布大罵張富之時,黃忠也站了出來,他想為張富出口惡氣,也想趁機立個功勞。呂布的分量他們可都是知道的,曾經威震一方的諸侯,現在仲國的二把手大將軍,若是能將他斬落于馬下,不僅是天大的功勞,而且他黃忠的名聲也可以名揚天下了!

  其實早在呂布最鼎盛的那段時間,也就是虎牢關三英戰呂布,和濮陽城下以一敵六的時候,遠在荊州的黃忠聽聞以后就手癢難耐,很是想和呂布切磋一番。至于打不打得過,那也是要打了才知道,武將沒有點自信還怎能成為頂級武將呢?

  無獨有偶,李存孝也是這個想法,李存孝可跟如今暫且還籍籍無名的黃忠不一樣,他出道即巔峰,長安城下瞬間秒殺馬玩,然后單人破冀城城門,這兩年隨著張富走南闖北,幾乎可以說是沒有一合之敵!

  以他的傲氣,和對自己本事的自信,他也早就想會一會兒這天下無雙的呂奉先了,到底看看誰才是最強之人!這一戰,李存孝可以說是期許已久了。

  但是,張富直接將他們喊住:“二位留步!不用大動干戈,就這樣看著他罵,他罵累了自然就住嘴了!”

  張富說完之后,看見李存孝和黃忠依舊站在城樓邊上,隨時準備下城去干架。他再次喊道:“來來來,漢升老將軍,存孝,莫急莫急,快隨我一起看呂布無能狂怒。”李存孝和黃忠對視一眼,才極不情愿回到張富身邊,黃忠倒還好,站回原地,而李存孝直接坐在地上背靠城墻,索性不看呂布了。

  張富表現的出人意料的淡定,至少表面上是非常淡定。其實在張富心里早就已經將呂布拉黑了,這種兩面三刀、不忠不孝的貨色,張富來到這個三國世界上就沒壓根打算收呂布!誰知道自己會不會莫名其妙就成為呂奉先的義父,也不知道會不會就莫名其妙被專捅義父的方天畫戟給咔嚓了……

  所以對于呂布這種人,縱使他再厲害,張富也確實不敢收。亂世中大家都是爭奪天下,所有敵對勢力都是敵人,對待敵人自然沒有什么好說的。

  所以張富心里早就有了計較:便喃喃說道:“你呂布今天可以盡情罵我,隨你罵到爽。但你以后最好別落在我張富手里,我可是很小心眼的,一定會讓你付出代價的!”

  這句很低聲的喃喃被離得最近的李存孝聽見,他立刻站起身子發出疑問:“既然如此,太子為何攔著我呢?讓我下去直接將他的狗頭斬下,為太子泄憤不是更好嗎?”

  張富先是擺了擺手,然后耐心解釋道:“呂布此次攻伐襄陽是率大軍前來的,對襄陽勢在必得。我們如今還不知道敵軍人數,也不知道敵軍是否有埋伏,為何要冒險出城和呂布一戰呢?就守著襄陽豈不是更穩妥嗎?”

  張富這句解釋說的確實是心里話,若是不考慮其他因素,他當然想讓李存孝、黃忠乃至旁邊的文聘、魏延一起沖下去,先合力斬殺了呂布再說,既能報呂布辱罵自己仇,也能為日后蜀國發展道路上消滅一個勁敵!

  不管什么時代,被人這樣指著鼻子罵,還是連帶著自己女人一起罵,呂布口中的詞匯,是可以瞬間激怒一個男人的!張富當然也不例外!雖然那個女人張富還素未謀面,也未迎娶過門,但畢竟都是自己的女人,以后也是要成為他妃子的女人!怎么可能會容忍呂布這樣謾罵?

  但是張富現在是蜀國太子,身上肩負著蜀國的未來,他深知一點:事出反常必有妖!

  所以張富必須顧全大局,做任何事情都要經過深思熟慮之后才能行動,故他現在還不能派人出去和呂布交戰。第一個原因他剛才說了,不知道呂布兵力,也不知道呂布的目的是什么,總不可能是單純的來罵人呢吧……

  第二個原因就是,現在襄陽諸郡縣乃至荊州各位文武雖然都剛剛歸順蜀國了,但是蜀國在襄陽根基太淺,還沒有完全掌握襄陽局勢,在這個節骨眼上,張富只有一個想法——先消化襄陽,等局勢穩定以后再談其他。

  荊州最重要的城市就是襄陽,臨江水,既可以順江南下、東進,亦可以渡江到達江北,威懾天下正中的豫州!如今好不容易到手的襄陽,張富確實非常珍貴,他實在不想出個什么差錯。

  再者說了,出城交戰,縱使贏了呂布一陣,只要不能順勢拿下南郡江陵,也還是沒什么實質性的收獲;若是輸了,很可能連帶著襄陽也一并送出去了。這個風險收益相差太大了,張富是真不敢去冒險。不管任何時代的政治家,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權衡利弊罷了,有利可圖便可以行動,若是風險大于收益,那還不如穩妥一手呢。

  這才有了張富剛才制止李存孝和黃忠的一幕……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