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小說 > 三國之經天緯地 > 第八十章:虛君實相
  諸葛亮最后發言,所表達的意見,竟與黃忠趙云等人雷同,也主張劉備必須遵旨迎天子來襄陽,但是他卻提出,讓劉備效仿當年霍光之舉,把天子高高供起來,卻不能讓他掌權!

  霍光其人,我們已經提過多次,不必詳細敘述了!不過,他可真是個牛人,大權在握,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甚至由誰來當皇帝,都由他說得算!

  不過,這里面似乎還是有個漏洞!劉備要做霍光的話,便等于把天子架空,那么劉協還是個傀儡皇帝,這與在曹操那里的境遇幾乎沒什么兩樣,不是換湯不換藥嗎?

  注意!諸葛亮建議劉備學霍光,卻非周公,這兩者看似屬于一類人,卻大有不同!霍光掌握天下大權,一直到死,都沒有歸政于漢宣帝(或者說沒有全部歸政);而周公輔佐年幼的成王,待其長大成人后,便把權力歸還給成王了!

  諸葛亮之所以推崇霍光,更甚于周公,源自于他心目中的一個政治理想——虛君實相制度!

  虛君實相,顧名思義,指的是皇帝作為天下一統的標志和象征,是國家最高元首,雖然地位尊崇無上,為世人所仰慕崇拜,但卻不掌握實權!國家真正的權力,是在宰相手中!

  要想說明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先搞清楚,何為宰相,何為丞相!其實簡單點說,丞相是宰相的一種,而宰相,不僅僅只是丞相!宰相是個大的概念,而丞相只是具體名稱!

  漢代的三公——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實際上都可以被稱為宰相;唐代的左右丞相和尚書仆射、宋代的平章政事和參知政事、明代的內閣大學士、清代的上書房大臣和軍機大臣等,其實都可以稱之為宰相!

  由此可見,諸葛亮的政治理想,其實是由一群人,來掌握國家權力,而非皇帝一個人說了算!而且,皇帝最好什么事也別管,靠宰相來治國理政!

  在本來的歷史上,諸葛亮輔佐后主劉禪時,所執行的其實就是這樣的一種政治體系!他作為開府治事的蜀漢丞相,事必躬親,凡軍政要務,皆出于他手,劉禪被徹底架空!

  其實這么做,并不是諸葛亮貪戀權力,欺凌主上,而是在踐行虛君實相制度!

  那么問題來了,這種制度,怎么聽起來,那么像現代的君主立憲制度?諸葛亮他一個古人,怎么會有這么先進的思維和理念?

  虛君實相制度,與君主立憲制度,看著相似,其實還真不一樣!君主立憲政體,實際上是一種民主政體,而虛君實相制度,雖然貌似與其雷同,卻還是一種獨裁體系!

  在君主立憲制度下,掌握國家權力的首相,是由議會或人民投票選舉出來的,而且有固定任期;而在虛君實相制度下,宰相是由皇帝任免,且沒有固定任期。

  也就是說,首相是人民選出來的,他干的好與壞,也是由人民來見證和監督,他的所作所為,需要向人民負責;而宰相,是由皇帝任命的,他需要向皇帝負責,而非人民大眾,在任時間是長是短,也完全憑皇帝的好惡和心情來決定!

  這樣看來,所謂宰相,說白了不也就是皇家雇傭的職業經理人嘛,管你干好干賴,皇帝一句話就給你免了,也沒啥意思啊!還真沒那么簡單!

  在虛君實相制度下,宰相手里的權力很大,而皇帝成了象征,他想隨意罷免宰相,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尤其是人家干得好好的,你沒有任何理由就免去人家的官職,也是無法向世人交代!

  而皇帝呢?凡事也不敢做得太出格,若胡作非為,宰相也會站出來勸阻,甚至批評皇帝!因為宰相有實權,皇帝也是有所忌憚,便不能不聽,除非宰相所為,錯得太離譜,皇帝才會免了他的職位!

  如此這般,君權與相權之間,便形成了一種相互制約的平衡關系,國家政局,也將由此不再受到個人意志的左右,而更趨于健康化發展,以保證一旦出現昏君、庸君、弱君甚至暴君時,整個國家依然能維持正確行政的運轉,不使王朝衰落,走向覆滅!

  也就是說,虛君實相,并非君主立憲,其實早在先秦和西漢初年,就是實行的這種制度!雄才大略的漢武帝,豈能容忍別人分享自己的權力,也正是從他開始,皇帝才逐步削弱了相權,進一步加強了君主專制,由此以后,虛君實相制度,便消亡了!

  所以,諸葛亮自然知道這種制度,而且他覺得虛君實相,要比如今的君主專政,好得多!

  東漢,是個很奇葩的朝代,雖然享壽近二百年,皇帝卻一個賽一個短命,即便活得稍久些的,也不是昏君,就是庸君弱君,結果導致外戚干政,宦官專權,奸佞之臣輩出,吏治貪污腐敗,社會分化及其嚴重,百姓民不聊生!

  諸葛亮對此所總結的經驗教訓便是,因為君主專政,皇權過重,昏君庸君,重用佞臣,宰相即便有心力挽狂瀾,卻也因為沒有權力,而無所適從,無法挽救這個國家!

  若是能恢復西漢初年的虛君實相制度,那么不管皇帝是否幼小、是否昏庸、是否無能,都不要緊,只要宰相能盡心治國,為民造福,維持國家運轉,皇帝就是再怎么胡鬧,也不會造成波及天下的重大影響,王朝得以延續,皇室統系也將千秋萬代地延續下去,可謂皆大歡喜!

  早年間,諸葛亮拜龐德公為師,從他那里也學到過一些現代民主制度的皮毛。不過,因為古代人,是在儒家思想的灌輸和影響下長大的,諸葛亮對所謂民主,無法理解,卻也在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也正是從那時候開始,諸葛亮的心中,便樹立起一個偉大的政治理想和目標,那就是恢復西漢初年的虛君實相制度,以便能從根本上中興漢室,延續統系,而非換個人當皇帝,可錯誤還是一直在延續,最終難逃覆滅之運!

  不過,他的理想,對于這個時代的人們來說,還是有些不容易接受,因為搞不好,那些大權在握的宰相,就會成為像曹操那樣的亂臣賊子,早晚有篡逆之心,試想一下,哪個皇帝敢如此所為?

  因此,諸葛亮也是一直把這份理想,隱藏于心,從來沒有向劉備透露過,他也擔心劉備知道后,會懷疑他將來有謀逆之嫌,而不再信任自己了!

  不過,那都是后話,將來的事,誰又能說得準呢?連諸葛亮自己也沒想到,實踐他政治理想的機會,來得這么快,眼下不就是個好時機嗎?

  劉備必須要迎天子來襄陽,這在身為崇漢士人的諸葛亮心中,是確定無疑的!而關鍵是,諸葛亮也清楚,天子劉協,絕非治世之人,要想中興漢室,還得靠劉備!

  那么劉備的地位就十分尷尬了!他作為臣子,不得不聽從天子號令,豈敢抗命不遵?那么劉協不就等于實際的掌權人嗎?諸葛亮不希望看到這樣的局面發生,那么就必須對天子的權力,加以削弱和限制!

  諸葛亮當然不希望劉備做曹操那樣的篡逆欺君之人,但是他可以做霍光!換句話說,由劉備來踐行虛君實相制度,那么天子劉協的存在,不就沒有什么影響了嗎?

  因此,諸葛亮才提出,既要迎接天子劉協來襄陽,又要采納龐統的計謀,給劉協來個下馬威,以震其心!要不然,他會以為自己的這位皇叔是個軟柿子,來了以后,不定怎么飛揚跋扈,多生事端,給劉備添亂!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