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小說 > 三國之經天緯地 > 第三章:計定一戰
  張飛此人,脾氣爽直,辦事風風火火,甚至還有些魯莽,其精勇敢戰之心,更是如躍紙上,性格特別鮮明!可實際上,你都猜不到,有人說他是一員儒將!

  傳統形象上的張飛,是個豹頭環眼,絡腮胡子的黑大漢,尤其受羅貫中演義描寫所影響,世人對他的印象可謂是根深蒂固,但近些年來,有歷史專家提出,根據張飛所留下的字跡,可以判斷,他并不是個沒有文化的粗鄙武夫,而是個書法非常有造詣,而且文學素養不低的儒將才對!

  當然,這種說法,幾乎沒有什么其他的依據,也是推測,但根據中國人的習慣,從一個人寫的字里,倒是的確可以看出一個人的脾氣秉性和修養程度,這個規律還是不假的,因此張飛的形象,一時間也成了一個熱議的話題,幾乎顛覆了人們的傳統認知。

  其實,世人對張飛的傳統形象認知,的確有謬誤之處,身為一名統帥千軍萬馬的元帥,蜀漢右將軍,他不可能是那種粗鄙武夫,不通文略之人,也未必就是虎背熊腰的黑臉大漢,但從他一生的戰績和最終悲慘的死狀來看,其人性格魯莽暴躁,應該還是不假的!誰說長得帥就一定是謹慎持重的儒將?誰說魯莽的人就一定是粗鄙大漢,這是典型的以貌取人啊!

  剛剛張飛還對諸葛亮一肚子怨氣,可一聽他竟然主張一戰,張飛立刻忘了剛才的不愉快,突然來了精神!他就是這樣一個人,只要有仗打,就會興奮不已,性格也大大咧咧,根本不記仇!

  眼見張飛開口問詢,而且還顯得真誠又焦急的樣子,諸葛亮微微一笑,卻依然沒有開口回應,繼續保持著諱莫如深的姿態,手里的羽扇,輕輕擺動,這份平靜和沉穩,讓公廳眾人看著都有些著急了!

  劉備此時也很焦急,畢竟是戰是退,他還拿不定主意!剛才關羽建議直接南撤,劉備還真有些不甘心,現在聽諸葛亮有一戰之建議,他也和張飛一樣,非常好奇,此戰究竟該怎么打。

  “軍師之意……莫非乃固守城池,擊退曹軍乎?”劉備始終還是沒能拉下這個臉來,繼續問諸葛亮,此時是關羽突然開口問道。

  關羽在諸葛亮投奔劉備之前,既是劉備手下倚重的大將,更是經常給劉備出謀劃策的謀士,文武雙全!如今,劉備拜諸葛亮為軍師,凡事總與他商議,關羽這心里也有些失落感,而且他比張飛更不服氣諸葛亮,年紀輕輕,有什么才能?還總故弄玄虛,惹人厭煩!

  因此,關羽此問,既是為了體現自己也能運籌帷幄之意,更是因為諸葛亮的主張與自己相反,他試圖與之辯論一番!總而言之,關羽就是不服氣,讓一個小年輕,在自己面前耀武揚威的!

  “非也!新野小縣,城低池淺,安能據敵也……”諸葛亮看了關羽一眼,竟這樣回應道。這個回答,出乎關羽意料,他一時間,竟沒接上話來!

  “以軍師之意……”劉備忽然適時開口了,拉了個長音。

  “當主動出擊,殲敵于城外者也!”諸葛亮終于不再搖動羽扇,向劉備拱手一禮,語出驚人地回應道。

  這句話讓在場臣將不禁發出一聲驚呼,倒吸一口涼氣!什么?主動出擊?以一萬人去打三萬曹軍?這年輕人不會是瘋了吧!幾乎所有人都不能理解諸葛亮之意,驚訝得目瞪口呆,面面相覷。

  “軍師……曹軍勢大,我軍,可有一戰之力乎?”劉備此時也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愣了半晌,這才提出質疑。

  “孫子曰:兵者,詭道也!曹軍勢大,不宜力敵,只可智取哉!”諸葛亮還是很給劉備面子的,恭敬回應道。

  “如何智取?”張飛又忍不住了,連忙追問道。

  “新野西北三十余里,名曰博望坡,其山間谷地,乃曹軍南進之必途,我軍只需伏于此處,待彼入而襲之,任賊幾多,皆成齏粉矣!”諸葛亮到此,終于道出了胸中的戰略計劃!

  “呵呵……軍師所謀,想當然耳!曹軍南進,非此一路,蓋何須涉險入谷焉?”關羽聽了諸葛亮的戰略,冷笑一聲,提出質疑。他的意思是,曹軍南下,又不是只有一條路,傻子都知道,輕易不要走山間谷地,可能會有伏兵,你諸葛亮為何覺得夏侯惇大軍一定會走這條路呢?

  “蓋須誘餌之利,使其愿赴險也!”諸葛亮回答了關羽的質疑,隨后居然看向了劉備,那意思已經非常明顯了!

  “軍師之意……蓋由備引其入谷乎?”劉備豈能不明白諸葛亮的意思,不過還是確認了一下。

  “然也!曹賊與主公存切齒之恨,誓擒君耳!夏侯惇雖勇,然魯莽少智,剛愎自用,其必惑大功而冒進也!”諸葛亮再度解釋道,而且顯得十分有把握的樣子!

  公廳眾人聽了諸葛亮的計策,不禁都為劉備捏了把冷汗!面對夏侯惇的三萬大軍,劉備要主動出戰,還要詐敗而退,誘使曹軍進入博望坡峽谷,這也太冒險了吧!萬一有個閃失,主公可是兇多吉少!

  劉備聽了諸葛亮的計策,一開始也顯得有些猶豫,他已經許多年沒有上過戰陣,疏于武藝,再加上年紀一天天大了起來,一聽說自己要去擔任誘敵深入的任務,也著實有點緊張起來!不過,諸葛亮的計策,在劉備看來,還真有可行之處,如果真的成功了,曹操這支先鋒部隊就算交代了,新野之危也是迎刃而解!因此,劉備也是猶豫不定,左右權衡,始終沒有下定決心!

  “請諸君勿疑,此乃必行之策也!戰,則我等可從容而走,離新野險地而安;不戰而退,夏侯惇必引兵追擊,則我軍必潰也,還望諸公三思!”諸葛亮見公廳眾人似乎都有怯戰之意,索性環顧大家,拱手一禮,略帶慷慨之色,鼓勵了一下士氣!尤其是劉備,他是最需要鼓勵之人!

  也正是這句話,說動了猶豫不定的劉備!他剛才就舍不得扔下新野百姓而獨自退走,而諸葛亮所說,的確有理,如果不打這一仗就退走,新野百姓根本來不及遷走,損失太大,而且夏侯惇的追兵,也會窮追不舍,到底能不能安全退走都很難說;而如果按照諸葛亮之計,在博望坡一舉擊潰曹軍前鋒部隊,不但能有大量繳獲,而且還能避免被追擊的窘境,可以從容退走,更有時間動員百姓跟自己一起走,這豈不是最佳選擇嘛!

  可是,還沒等劉備反應過來,關羽突然又開口說話了!“敢問軍師,若彼不走博望坡,當何如哉?”

  這是個非常尖銳的問題!劉備這兩年,招兵買馬,但苦于財力薄弱,如今只是在原本六千人的基礎上,又編練了五千新軍,加一起只有一萬多人而已!根據情報,夏侯惇前鋒部隊,有三萬人,果然如諸葛亮所謀劃,要在博望坡打伏擊戰,兵力便不能太少,這一萬人恐怕全都得派上用場!那么新野就空了,可以說幾乎無人駐防,萬一夏侯惇真沒走博望坡,而是走了其他路徑,直撲新野,后果不堪設想!

  關羽此言,來得還真及時,劉備本來已經下定的決心,又動搖了!是啊,這個戰略計劃最大的漏洞就在于此,夏侯惇萬一不走博望坡怎么辦?說實話,劉備現在還真不敢把自己的全部老本都押在諸葛亮的身上!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