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小說 > 三國:開局告訴劉備我是穿越者! > 第153章 天下大勢
  簡雍立刻命人擺好了席榻,眾人圍炭而坐。

  劉備笑道:“幾位高士冒雪到訪,一路辛苦了!”

  諸葛亮笑道:

  “我等原本就是要來這中原之地游歷,開眼界,廣見聞。”

  “僅這一路在小沛、彭縣的所見所聞,都令我等心潮激蕩,心中如有炭火,不覺辛苦啊!”

  眾人皆頷首。

  劉備望著諸葛亮贊嘆:

  “不愧是英雄出少年啊!”

  “有諸位相助,我大漢中興,又能更快一步了!”

  諸葛亮舒展眉頭,目光如星:

  “半年前,我曾對軍師說過,不出三年,天下必然大變。”

  “算來算去,原來天下最大的變數,都在主公這里了!”

  蘇哲暗暗一笑。

  劉備笑道:

  “古來成大事,絕非一人之力可達,非眾人齊心協力而不能克也。”

  “今有諸位賢才相助,大業雖重,我也不懼了!”

  眾人齊笑。

  諸葛亮笑道:

  “開春之后,天下形勢必然還有一變,不知主公有何打算?”

  眾人都看向了劉備。

  劉備看著眾人,神色莊重起來:

  “備不才,卻欲救萬民于亂世。”

  “如今實力不濟,唯有順勢而為。”

  “先生說天下形勢必有一變,愿聞其詳。”

  諸葛亮頷首,輕輕搖動羽扇,開口道:

  “開春之后,曹孟德必然發兵三征張繡,雖然未必能夠搶到穰城。”

  “但穩住南線,問題應該不大。如果果真如此,曹軍下一步必會北上,直取河內。”

  劉備不由問道:

  “先生為何斷定曹孟德必取河內呢?”

  諸葛亮笑道:

  “西面郭汜已死,僅剩李傕,不過茍延殘喘。”

  “東面是主公,前些時候奉命截殺袁本初大軍,算是曹孟德半個盟友,不算威脅。”

  “南面劉景升雖與袁本初結盟。但劉景升一心求穩,而袁本初卻屢有犯境之心。”

  “以此相較,若是南線張繡能夠穩住,曹孟德最大的威脅,便是來自冀州的威脅。”

  “而這其中,河內郡的地理位置,就極為耀眼了。”

  “須知,河內東北邊界,與冀州的治所鄴城,不過三十里。”

  “若是曹軍取了河內,屆時直攻鄴城,則瞬息可達。”

  “況且,袁本初還在分兵攻打公孫伯圭,必然無暇顧及河內。”

  “這么重要的地方,況且無人有閑暇來爭,曹孟德不可能不去覬覦。”

  劉備心里吃了一大驚,如果曹操得手,袁紹豈不面臨巨大威脅?

  屆時就算袁紹不想打,也得打一場了。

  這兩家一旦打起來,絕對是一場惡戰。

  諸葛亮接著說道:

  “而冀北善謀之士如此之多,必然會建議袁本初,當此之時,或與公孫伯圭講和,或加緊攻克。”

  “總之要趁曹操還未拿下河內之前,解決冀州北邊的隱患。”

  “所以易京公孫伯圭,能不能扛過今年,就看他的運數了。”

  蘇哲一邊烤著火,一邊氣定神閑地看雪。

  有了諸葛亮,輕松,真是輕松!

  照他蘇哲看,這水平還跟著水鏡先生學什么,直接上崗吧!夠用了。

  劉備聽到這里,心里卻是一陣抽緊。

  伯圭啊伯圭,你是愿戰愿和呢?

  劉備立刻拱手問諸葛亮:

  “諸葛先生,依你所見,伯圭是會戰會和呢?”

  諸葛亮將羽扇一停,淺淺笑道:

  “伯圭自是會戰。”

  劉備先是一驚,再細細想來,也深深認同。

  以公孫瓚有仇必報的個性,必不會善罷甘休去講和。

  劉備嘆了口氣。

  看來,這伯圭是沒救了。

  諸葛亮見劉備神色凝重起來,神色也微斂了起來。

  劉備和公孫瓚的關系,諸葛亮略有耳聞。

  此時見劉備神色,自然知道緣由。

  但就算有辦法救公孫瓚,他也不能說。

  他把目光投向了蘇哲。

  蘇哲接過諸葛亮的眼神,微不可查地搖了一下頭。

  蘇哲自然知道諸葛亮的意思,更知道劉備在嘆息什么。

  但這個公孫瓚,的確是一個救不回來的主兒。

  就算劉備再心有不忍,也沒有辦法。

  且不說他們不能看著劉備冒天下之大不韙,去救一個天怒人怨的人。

  公孫瓚本也有機會不死,可他自己輕易放過了。

  諸葛亮不愧是諸葛亮,剛剛的推測,與歷史相差無幾。

  歷史上,袁紹確實是在這一年與公孫瓚求和。

  袁紹能夠求和,已經是迫于形勢做出的最大讓步了。

  但公孫瓚非但沒有回復,還加強了防衛。

  公孫瓚不會不知道,袁紹的求和必然是真情實意的。

  畢竟,兩人從袁紹取冀州就開始鬧掰,你來我往,到如今已經打了七年了。

  袁紹實在是疲憊了。

  但公孫瓚還不解氣。

  他吞不下這口氣。

  然而,他的偏執終究造成了他的敗局。

  一年后,易京被破,公孫瓚先殺親人,后自焚于易京內。

  前期猛如虎,后期慫成狗。

  如此短命英雄,世所罕見。

  對這樣的人,蘇哲也只有暗暗嘆一口氣了。

  如今,蘇哲只關心趙云啥時候能歸隊。

  諸葛亮看懂蘇哲的意思,讓他不用管這件事。

  一時間,二人都沒有說話。

  劉備抬頭望著屋外的大雪。

  怕是那封要寫給公孫瓚的信,都不用寫了。

  照諸葛亮的說法,袁紹求和他都不會同意,又怎會棄城逃走?

  他不是被困死的,而是一心求死。

  這世間,人的際遇就如著天上的飄雪,下一刻會飄到哪里,誰會知道?

  想到這里,劉備對諸葛亮拱手道:

  “諸葛先生之分析,步步為營,抽絲剝繭,清晰明了,備佩服。”

  諸葛亮眼神閃過一絲悲憫,也拱手道:

  “即便如此,亮也未能為主公分憂,慚愧!”

  劉備心中一動。

  諸葛先生,居然洞悉了他的無奈。

  劉備望向諸葛亮的眼神,也變得格外親切,仿佛一下子拉近了許多距離一般。

  徐庶聽了這一番推論,贊嘆道:

  “聽諸葛論事,總是舉重若輕,清晰明了,讓人心服口服啊!”

  石韜聽了半天,喃喃道:

  “只是如若這樣,豈不是坐看曹孟德一家做大?”

  孟建卻開口道:

  “非也,如果天下你不動,我不動,才沒有機會。”

  “而如今的……”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