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小說 > 重生九零植靈師 > 第二百一十四章病危
  “駕~”

  明亮的月光下,百余騎奔馳于遼闊的江漢平原上。凄涼的寒風撲面而來,吹起劉禪肩上的大氅。

  “加快速度~”

  呼喊聲在風中消散,劉禪揮動馬鞭抽打馬臀,將汗血馬的速度加到最高,一馬當先。

  “諾!”

  “臣亮言,臣聞陛下克復荊交,威震吳楚,心不勝歡喜。然臣病入膏肓,命垂旦夕,不及終事陛下,輔漢室平中原,此乃臣之憾事也!以亮粗鄙之見,陛下若能清心寡欲,約己愛民;屏斥奸邪,以厚風俗。進賢才于文吏,拔虎韜于將校;達孝道于先帝,布仁恩于宇下。當能北定中原,興復漢室,創盛世于天下……”

  當劉禪望完此封疏后,擔心諸葛亮身體撐不住,立即讓關興放下手上所有的事務,帶著自己的詔書趕往隆中。而自己則是安排完相關事務,率領百余名的羽林騎趕往隆中。

  諸葛亮一直都在強撐著病體,為了知曉漢攻吳的戰事結果如何,吊著一個口氣。當荊楚的戰事結束之后,諸葛亮又得到了自己哥哥諸葛瑾病故的消息,念起了自己與兄長諸葛瑾的年輕的往事,不由悲從中來。

  諸葛亮再也難以堅持下去,其精神以及病情迅速陷入惡化。見身體狀況如此,諸葛亮自知壽命如何,故向劉禪上了最后一份奏疏,以表明自己對戰果的慶賀,以及對劉禪的期待。

  隆中,草屋靜靜地坐立于山林之間,任由細雨從屋頂落下,滴在地上。

  荊州重要文武以及諸葛氏族人候在門前,等待著屋內的情況,眾人神情著急,卻又不敢出聲驚擾屋內之人。

  許久之后,醫師背負著藥囊推開房門,看著急切的眾人,搖了搖頭,說道:“上丞相病入骨髓,藥食難醫也!今已蘇醒,喚杜預入內,其余之人在門外等候。”

  “謝過李醫師。”杜預擦拭了眼角的淚水,徑直入屋。

  諸葛亮躺在榻上,微睜眼睛,看著杜預的身影,微動干燥的嘴唇,說道:“元凱在否~”

  杜預撲通一聲,跪伏在榻前,眼角的淚水再次流下,說道:“師父,杜預在此,請師父吩咐。”

  “你隨我多久了?”諸葛亮問道。

  杜預握著諸葛亮粗糙的手掌,哭泣說道:“預從去歲隨師父進學,時有一歲半也。”

  “一歲半?”諸葛亮瞇著眼睛,念叨了幾聲,說道:“所學如何,可有不懂之事?”

  杜預低頭思索一番,說道:“回師父,并無疑惑,只是管子學說精妙,難以運用自如。”

  “呵~”諸葛亮輕笑一聲,說道:“你少有入世,安能運用自如?元凱,你博覽群書,少有才華,加以歷練,必成大器。然為師卻憂你,處事浮躁,修養不達。”

  “請師父教我修養心性之法?”

  諸葛亮目光落到杜預身上,笑道:“此法不可教也!但你知清心寡欲即可,平時為人處世,當以謹慎謙卑,報國愛民為上。”

  頓了頓,諸葛亮指了指枕頭旁的巾帛,說道:“元凱,此巾帛當中,乃為師平生之所悟,或政、或軍,亦或處事之道。為師觀你頗類與我,特以此傳授于你,望你能繼承為師遺志,輔左陛下,匡扶漢室,創盛世于天下。”

  “預自當繼師父之志,上報天子,下安黎庶。”杜預捧著巾帛叩首跪地,哽咽說道:“預雖隨師父不久,但情深已重,見師父如此,預悲從中來也!”

  “人終有一死,無需悲傷!”諸葛亮很是坦然,說道:“喚衛將軍入內。”

  “諾!”

  屋外王平卸下腰間的佩劍,趨步入屋。

  “子均啊。”

  諸葛亮看著出現在榻前的王平,虛弱地說道:“亮已老邁,命亡于旦夕之間,日后無法統兵出征了。”

  “上丞相~”一向穩重的王平也不禁失去了往日的冷靜,急切地喚道。

  “子均不急,且聽亮一言。”諸葛亮揮了揮手,示意其讓自己說話,說道:“亮亡之后,不憂政事,而憂軍事。黃權雖有將帥大才,但其久居西北,身體多疾,其壽當比將軍少也!”

  “魏延性情粗略,雖有將才,但其孤傲,常人難忍,楊儀與其有仇。董允、費祎、蔣琬亦不喜之。往日之時,常受陛下與亮照拂,尚能安好。今亮之后,陛下又居國都,平日若有與諸將爭端,或與他人爭執,還望將軍美言一二,以為大局思量。”

  諸葛亮一一點評諸將優劣,說道:“鄧艾文武雙全,實乃國之大才也。但其出身南陽,朝中南陽人眾多,陛下素以后漢之事為鑒,陛下當不會委托兵權于其。”

  “將軍性情穩重,身受陛下大恩,外無結黨,內無親卷。若無意外,統大軍者,必是將軍也。望將軍日后統兵,當以團結諸將為上,小心取勝為上。”

  “且將軍鎮守荊州,處逆魏鋒芒之下,或亮所料不差,逆魏若是犯我,其所攻之處,當是荊州。故將軍責任重大,望將軍能不負陛下之托也!”

  王平沉默下來,說道:“及平之后,誰或可任?姜維、霍弋、鄧艾?”

  諸葛亮搖了搖頭,說道:“將軍之后,誰可任之,亮不能決也!不過據陛下與亮往昔交談,將軍霍弋與陛下友善,兵略、武韜其亦頗擅,若無意外,當是霍弋。屆時黃崇、元宏、杜預、周琿等小輩將校亦有長成,大漢又將入太平,君可歇也。”

  說著,諸葛亮嘆了口氣,說道:“姜維雖通文武,然其與大漢親疏有間,陛下當會重用,委任一軍,至于大漢兵權當不會交之于其手上。”

  諸葛亮所說也是事實,君主用人一看其才能,二看其親疏。姜維才能及忠心作為統御一方的大將都夠用了,但要執掌大漢兵權以及選拔將才等方面的話,則是需要一位能與劉禪契合的人,而霍弋卻是會恰當些。

  特別是等到天下平定之后,大漢需要處理裁軍以及處理軍功臣子等方面的事務,更加需要一位知根知底,能與劉禪同進退的人。

  王平微微頷首,說道:“上丞相之言,平知也!”

  “句扶、廖化、鄧艾、柳隱、馬岱等,皆忠義之士,久經戰陣,多負勤勞,堪可委用。將軍深通謀略,不必多囑。治軍方面,將軍嚴謹,俱依軍法而行便可。”

  “諾!”

  一番交談后,王平也明白了諸葛亮把自己喊進來的緣故。他身上的擔子極其的重,他需要做好承上啟下的任務,內協諸將,外威逆魏。接下來他還要面臨一個極其嚴峻的任務,即為大漢攻城略地。

  “父親!”

  待王平離開屋內不久,諸葛瞻推開房門,小聲地說道:“關侍中到也!其受陛下之詔令。”

  “喚其入內!”諸葛亮咳嗽幾聲,說道。

  “諾!”

  關興入屋后,諸葛亮低聲問道:“安國,陛下有何詔書?”

  關興用袖口擦了下額頭上的汗水,用袖口處取出詔書,說道:“上丞相,興率先出發,陛下隨后便至。興至此,乃是受陛下之名,封上丞相,領食邑萬戶。”

  說著,關興對著躺在榻上的諸葛亮,攤開詔書念道:“上丞相受遺輔政,國富刑清,雖尹尹格于皇天,周公光于四表,無以遠過。興師北伐,克復三州……今念君之功勞,特增食邑萬戶,封卿為興漢公,封地安康。”

  諸葛亮閉上眼睛,沒有回答,也沒有領旨。

  關興收起巾帛,上前低聲喚道:“上丞相~,上丞相~”

  諸葛亮睜開渾濁的眼睛,說道:“恕亮抗命,不能領此詔書。”

  關興面露為難之色,說道:“這~”

  嘆了口氣,諸葛亮說道:“亮不過將死之人,受此食邑有何用之?至于公之名,以亮微薄之功,豈敢受之。”

  關興遲疑半響,說道:“或可留于子孫。”

  諸葛亮仍是拒絕,說道:“亮于成都尚有田畝,隆中隴畝亦有,子孫耕讀即可。至于食邑、封爵,其無軍功,何敢受之?”

  大漢遵循嚴格的軍功封爵制度,即無軍功者,不得封侯。不過作為打天下的軍功集團,他們擁有特權,即可以讓子孫承襲。

  而諸葛亮的此語便是希望諸葛喬、諸葛瞻不要因為自己的緣故得到食邑,而是能夠依靠戰功或是功績說話,從而受領爵位。

  聽著諸葛亮這樣說,關興也沉默下來,不知道該怎么說了。

  諸葛亮閉著眼睛,氣息微弱地問道:“陛下還有多久可至?”

  關興湊到諸葛亮身邊,說道:“陛下今夜或可至也!”

  “現在是何時辰?”諸葛亮問道。

  關興看了眼外面的天空的亮度,估計時間說道:“應在未時左右(14:00-16:00)。”

  “好!”諸葛亮應了聲,困頓說道:“待陛下至時,再來喚我。”

  諸葛亮講了那么久的話,見了這么多人,其精力也撐不住了,需要休息。

  “諾!”

  關興壓下勸說諸葛亮受領食邑的念頭,準備等到劉禪到時,將詳情稟告于劉禪。

  (明天三更)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