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小說 > 男主周正女主柳菲 > 第1293章 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
當時率領西路的大軍是劉邦,率領北路的大軍是項羽。
兩人的兵力,很明顯,劉邦根本不占優勢。
但是,西進關中明顯要更容易,至于為何楚懷王要讓劉邦從西方進軍,周正可清楚得很,但崔金牙不是很清楚。
于是在跟隨項羽大軍行進的路上,周正就跟崔金牙講起來。
“現在楚懷王手中有位有名望的大將是誰?”
“劉邦,項羽和呂臣啊。”崔金牙之所以清楚,是因為這段時間在軍中,他全都見過。
“沒錯,呂臣是陳勝的舊部,在陳勝被殺后,就帶人投靠了項梁和楚懷王。劉邦也是依附于項梁,項羽就不說了,項梁的侄子。
而楚懷王本身也是項梁立的,有他在,楚懷王就是傀儡,大家都聽項梁的,而不聽他的。所以項梁戰死,對于野心勃勃的楚懷王來說,是奪權的好機會。”
兩人騎著馬,走在最前邊。不時往后看,擔心有人靠上來。
若是被聽到了,只怕是會被誤會。
“難怪,這次楚懷王直接收了呂臣和項羽的軍隊,由自己直接統領。任命呂臣當司徒,但這個職位有名無權,明升暗降。
他提拔宋義為主將掌握兵權,卻讓項羽當副將。不過項羽也是個人物,直接把宋義給干死了。”
崔金牙對項羽不禁更佩服起來。
“沒錯,這次楚懷王讓劉邦收取項梁和陳勝的余部,派他西進攻打關中,而讓項羽北上攻打關中,還說先入關中者為王,你覺得是為什么?”
周正笑著問道。
崔金牙想了想,“西進明顯更好打,我猜楚懷王是故意為之,剝削項羽的權利。”
“沒錯,楚懷王是項梁立的,而且楚軍中有不少的項家子弟和項梁的親信,楚懷王最顧忌的還是項氏子弟,尤其是項羽。
因此一連串的安排中,項羽被剝奪兵權,成為楚懷王親信宋義的副將,楚懷王最重要的步驟就是打擊項羽。
同時呂臣兵權也被奪,而劉邦是唯一沒有剝奪兵權的人。楚懷王采用打擊一方,拉攏一方的手段,讓劉邦來制衡楚軍的項家勢力。
并讓劉邦西進,攻打關中,等于給了劉邦一個美差,如果劉邦能第一個進關中,那么劉邦就是楚懷王立的關中王。”
崔金牙罵道:“這楚懷王,如果不是項梁立他為王,他算個屁啊,可能還在哪兒喂牛呢。項羽怎么說也算是項梁的侄子,他不向著項羽就算了,居然還耍陰招。”
周正冷笑道:“楚懷王一系列的政治行動都是為了奪權,他不想做個傀儡,他想做個名副其實的楚懷王,因此讓劉邦西進,并約定先入關中者為王。
可是后來發生的一系列事件,完全出乎楚懷王的意料之外,首先是項羽殺了宋義。
然后就是誰也沒想到項羽居然在巨鹿一戰消滅秦軍主力,贏得了巨大的政治聲譽,也成為各路諸侯聯軍名義上的領袖。”
“按照時間來看,應該沒多久就會傳出劉邦進入關中的消息。等鴻門宴之后,我們就能進入咸陽城了!”
事情確實按照歷史而發展。
很快劉邦進入關中,闖入咸陽城的消息就傳到了項羽耳中。
他非常生氣,因為這時候他消滅了秦軍兩個主力軍團,地位迅速上升,特別是做了諸侯總盟主的之后,他說話一言九鼎,非常有話語權。
“劉邦行軍至灞上,秦王子嬰親領百官出城投降,也就是說,現在秦國已經滅亡了,而他劉邦居然成了最先抵達咸陽城的人。”
“這個直娘賊,跟楚懷王串通一氣!楚懷王就是擔心我們項氏太有威嚴,影響到他的地位,所以才讓劉邦西進,而我們去對抗秦軍主力!”
項羽聽聞非常憤怒,遂長驅直入,狂飆奔襲函谷關。
等來到函谷關時,項羽才發現劉邦已經派兵駐守函谷關。
盛怒之下的項羽攻破函谷關,直撲關中,下令在鴻門駐軍。
然后擺下鴻門宴,邀請劉邦赴宴。
這時候,周正還有改變歷史的機會。這一路走來,項羽對他非常信任,還說要封他做王。
只要他跟項羽說,殺劉邦的事。
歷史又將發生改變。
可他還是忍不住了,甚至項羽擺鴻門宴時,他跟崔金牙都沒參加,而是在外邊看到樊噲氣呼呼沖進去,沒多久把劉邦給帶出來,兩人連忙給逃跑了。
鴻門宴之后,項羽帶兵進入咸陽城。
周正和崔金牙知道項羽進入咸陽城后,會做出很多殘忍的事。
先是坑殺了投降的二十萬秦軍,隨后腰斬了秦朝第三任君主子嬰。
子嬰實際上是一個十分賢能的人,他繼位以后立即想辦法殺掉了禍首趙高。后來為了大局,他也主動率領秦朝的文武百官打開城門投降,獻上玉璽,迎接劉邦進城。
最后就是火燒咸陽城,據說大火燒了三個月。
還有一系列殘忍的舉動。
當然那些殘忍的舉動,很有可能是漢朝史官寫的。
畢竟歷史是成功者來書寫,失敗者就會被描述成殘忍的人。
就像歷史上把秦始皇寫成殘忍的暴君。
可實際上,對比其它朝代的開國皇帝,秦始皇是非常仁慈的一個了。
因為他從來沒有對有功之臣下過手,劉邦殺了他自己封的八位異姓王,朱元璋后期也殺了很多跟隨他征戰的臣子。
反觀秦始皇不僅從未殺過有功之臣,他對待六國的臣子和皇室也都很仁慈,沒有趕盡殺絕而是把各自安置起來。
司馬遷《史記》中記載說陳勝吳廣起義是因為遲到,秦法“失期當斬”,遲到就被殺。所以陳勝怕被殺而造反。
但根據出土的《睡虎地秦墓竹簡》中記載,秦朝法律服兵役遲到只是罰錢,陳勝吳廣是去戍邊,戍邊遲到是打五十大板。所以秦朝法律雖然嚴格但不至于苛刻。
再來看重稅和奴役,秦朝當時延續了春秋時期的政策,是收土地田產的一半。
雖然稅不少但是當時因為每戶的墾殖面積增大,產量提高,所以百姓們都是可以接受的。
而且后期漢朝也沿用這個制度,所以說重稅不屬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