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小說 > 糜漢 > 第二百五十九章 萬事俱備 糜旸疑惑
  隨著時間的推移,從四面八方匯聚到宛城的魏軍越來越多。

  在之前曹丕為了盡快穩定南陽郡的局勢,所以先帶領數萬大軍來到宛城。

  但偌大的曹魏肯定不止那些兵力。

  曹魏的大軍分為中央軍與地方軍兩大種類。

  而在中央軍中,又分中軍和外軍。

  中軍是相對于外軍而來的。

  在曹丕稱帝建立魏帝國后,他最重要的一項改革措施,便是對全國的軍隊進一步的系統劃分。

  他以州或邊疆為單位,設立了許多都督區。

  早期曹操還在位時,他麾下的大軍劃分并不細致,通常是由他親自統帥一支大軍四處征討。

  在曹操打敗袁紹,取得冀、并、青諸州以后,他的統治區漸具國家的規模。

  這時局面大了,再不能像過去一樣,帶領一支主力軍隊到處征戰,那樣對兵糧的消耗也極大。

  于是乎在荀彧的建議下,曹操開始采用在各地留屯大軍的辦法。

  官渡之戰后,曹操每平定一個地方,即留一部分中軍在那里駐防,并由一人任統帥,統攝轄區內諸軍。

  但那個轄區中,并不是只有曹操留下的中軍那部分大軍。

  轄區中的都督會以曹操留下的中軍為骨干,招攬轄區內的士卒編制為足夠數量的大軍。

  這便是從中軍劃分出來的曹魏外軍,例如當年曹操平定漢中后以夏侯淵為征西將軍,便采用的這種軍事模式。

  留屯在外的將軍及都督所領的兵,就稱為外軍;

  中央直轄的軍隊,就稱為中軍。

  但無論是曹魏中軍還是外軍,本質都是曹操當年親自調教的大軍,所以戰力都很是不俗。

  因為這種特殊的軍事模式,所以在曹魏的軍職中,四征四鎮的軍職開始成為權力、地位最高的軍職。

  “黃初元年,特置都督諸州軍事,尋加四征四鎮將軍之號,又置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位太尉上。”

  除了中軍與外軍,曹魏還有作為地方兵的州郡兵。

  早年東漢光武帝罷兵募士,郡國兵力十分薄弱。

  曹操統一北方時,大大小小的割據武裝或被消滅,或被收編,各州郡往往只有留屯的中央軍,而沒有地方武裝。

  當時丞相主簿司馬朗建議令州郡都建立地方武裝,以“外備四夷,內威不軌”。

  在司馬朗的建議之下,曹操復西漢舊制,“自納司馬朗之言,復令州郡典兵,然未置尉,蓋太守或刺史兼帥。”

  曹魏的州郡兵以守備本州郡為職,必要時也應調出征,但是州郡兵的地位比中軍、外軍低。

  除了中軍、外軍與地方州郡兵之外,曹魏還有一個龐大的特殊兵種,那便是屯田兵。

  曹魏的屯田分民屯和兵屯兩種,雖然兵屯大多設置在邊疆一帶,但是曹魏是將民屯作為國家根本的經濟政策的。

  而在這種強制性的經濟政策之下,曹魏全國各地中民屯中數以百萬計的青壯,便是曹魏大軍天生的,源源不斷的兵源。

  漢末可不是某宋,漢代的男子人人尚武。

  只要給漢末的男子派發武器,那么他們稍加訓練之后,便會頃刻間成為一支戰力不俗的大軍。

  這樣的兵制,在守護邊疆時有著奇效。

  在這系統的兵制之下,若是當邊疆預警時,曹魏的統治者一方面可利用北方交通的便利條件,統帥中軍親自支援邊疆。

  另一方面,曹魏統治者可詔令天下各大都督區,讓他們各自領兵支援遇襲的都督區。

  在如滾雪球一般的召集之下,不久后曹魏的大軍往往會突破十萬大關。

  從而在強大的兵力之上,讓敵人感受到一種絕望的感覺。

  可以說雖然曹魏的經濟一團糟,但是由軍事大家曹操親手改革的曹魏兵制,是目前天下三大勢力中最先進的制度。

  但是曹操及曹丕為了防止地方軍權過重,所以他們便不斷加強,直接掌控在他們手中的中軍的兵力及精銳程度。

  在曹丕即位時,直接掌握在他手中的洛陽中軍,就已經達到十數萬之眾。

  這十數萬大軍是曹魏所有兵力中,最精銳、披甲程度最高、訓練最高的大軍,沒有之一。

  這十數萬大軍是曹操留給曹丕的,震懾地方的最有力保障。

  在后來時,曹魏的中軍甚至已經達到二十多萬之眾,單單曹魏的中軍就可以開展滅國之戰。

  歷史上曹魏地方不斷發生叛亂,最著名的就是淮南三叛。

  司馬三黑之所以能成功平定淮南三叛,本質上就是曹魏中軍對地方軍的一種碾壓態勢。

  歷史上諸葛亮北伐之時,曹叡為了抵抗諸葛亮的大軍,將一部分中軍的統帥權交予司馬懿。

  很多人都以為諸葛亮北伐的根本目的是奪取隴西,但其實諸葛亮還有一層目的,那便是尋找一個機會,在野外將司馬懿統帥的曹魏中軍給完全吃掉。

  只要諸葛亮能把曹魏震懾天下的中軍給打崩,那么曹魏頃刻間就會陷入莫大的危機之中。

  鹵城之戰時,諸葛亮離他的目標只差一步,只差一步!

  可惜后方出了個反骨仔李嚴。

  而因為鹵城之戰曹魏中軍遭受重創,所以導致司馬懿后來避而不戰,因為他很清楚他如果將剩下的曹魏中軍都賠掉,那種后果絕對是災難級的。

  在曹丕領著數萬中軍從洛陽出發之時,他便從來沒想著單單靠手中的數萬大軍,可以完全擊潰糜旸。

  曹丕深知己身的優勢是什么,所以在他領軍從洛陽出發時,他便已經朝著各大都督區發出天子詔令,讓他們召集兵馬來南陽郡中匯合。

  后來當曹丕收到曹泰的奏報,得到關羽果然如賈詡推斷那般出兵攻打樊城之后,曹丕催促各地出兵的詔令愈發急促。

  隨著時間的推移,曹丕的天子詔令傳到各地之后,各地的刺史或者將軍,紛紛帶兵來到宛城與曹丕匯合。

  其中距離南陽郡最近的,無疑是豫州刺史賈逵及兗州刺史王凌。

  豫州與兗州是中原最精華的部分,所以他們的生產恢復的亦最快。

  單單今年這兩州收獲的糧草,就在可以支撐己身州郡的自身取用之下,還能留下許多糧草支援其他州郡。

  所以當這兩位封疆大吏領軍到達宛城時,目前在南陽郡中的魏軍,算上輔兵已經突破十萬之眾。

  十萬魏軍聚集在南陽郡中,這一點讓目前在南陽郡中的曹魏上下一眾大臣,心中的自信正在不斷增強。

  最重要的是,目前在南陽郡中的大魏中軍就有五萬左右。

  這五萬中軍是魏武帝曹操一手調教出來的大軍,戰斗力可以說是冠絕天下。

  論數量,魏軍遠在關羽與糜旸的合兵之上,論精銳程度,他們也強于敵方。

  這讓曹魏眾大臣的心中怎么能不浮現自信。

  而不管是糜旸還是關羽,他們都在不斷派出探子探查宛城內外的魏軍動向。

  大量魏軍到來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關羽的手中。

  相比于漢軍諸將得知這個消息后的沉重心思,關羽的神情卻沒有半分緊張。

  這一幕,早在他的預料之中。

  這是大漢與逆魏之間巨大的國力差距,短時間內是沒辦法彌補的。

  但是關羽不管曹魏有多少外軍、州郡兵到來,他起兵之后的目標只有一個,那便是曹丕親征帶來的曹魏中軍!

  在大帳中,關羽問王甫道:“國山,近來我軍損失如何?”

  目前在大帳中,一應漢將漢臣都在,見關羽問起這事,王甫臉上的沉重之色愈發凝重。

  他出來對著關羽一拜稟報道:

  “這半月以來,每當我軍押運糧草的糧船出現之后,游蕩在的北岸賊軍見此情景,常常以數千騎兵跟隨我軍糧船,時不時襲擾放火箭襲擾。

  而每當我軍南岸拉纖的兵士,有被激流沖至北岸的,都被賊軍殺傷。

  若我軍糧船一旦靠岸,押運糧車朝大營而來,賊軍就會用騎軍攻擊我軍糧隊。

  而每當我軍派軍上北岸攻擊,或者從大營中派出援軍,賊軍就會立即退走,而當我軍退后,賊軍復來。

  在這半月以來,我軍死傷的兵士已經有數百之眾,而被賊軍焚毀的糧草亦不在少數。”

  在說完以上的情況下,王甫復加重語氣說道:“賊軍此舉,對我軍的士氣的打擊很大。”

  聽到王甫這么說之后,帳內諸人的眉頭都深深皺起。

  或許因為漢軍救援的及時,所以損失的士卒及糧草從數量上看不算太多。

  但是賊軍如蒼蠅般不斷襲擾糧道的舉動,的確是很惡心人。

  這對漢軍士氣來說是一種不小的打擊。

  相比于諸將的皺眉,關羽的臉上卻沒有浮現慍怒的神色。

  他出身北地,加上與魏軍交戰多年,對于騎軍的戰術可謂是十分清楚。

  如今魏軍的一切應對,都與他之前所猜測的大致不差。

  其實魏軍騎軍的這種襲擾戰術,漢軍不是沒有反制措施。

  那便是在漢軍的主要糧草上,布置層層重兵,結陣抵擋魏軍騎軍的進攻。

  但是這樣的反制措施,是非常耗費兵力的。

  現在漢軍所面臨的的情況,不允許他們如此耗費兵力。

  現在漢軍面對的不僅僅是那上萬魏軍騎軍,還有樊城與偃城中的數萬魏軍。

  雖然漢軍在一個月以來,已經通過壁壘將樊城團團圍困。

  但是壁壘布置的再怎么好,若沒有嚴密的士卒守護,那就只是任由人毀壞的死物而已。

  一旦漢軍抽出大部分的兵力前往守衛糧道,那么壁壘中的防護力量勢必大大減少。

  到時候若是樊城與偃城中的魏軍有所異動,漢軍之前一個月以來所耗費的心力都浪費了不說,還容易陷入腹背受敵的境地之中。

  所以現在漢軍有些進退兩難。

  在這進退兩難的境地之下,廖化嘗試著提出一個建議:

  “可否在我軍的糧道上設伏?”

  當廖化的這個建議提出來后,卻沒有人附和廖化。

  因為廖化的這個提議,并不附和實際的情況。

  襄樊兩城分別位于漢水兩岸,城外皆是開闊的平原地帶,在那十數里的糧道之上,根本就沒有地形可以埋下伏兵。

  而廖化見自己的提議沒有將領附和,他下一刻也意識到他建議中的疏漏之處。

  于是他默默地不再言語。

  相比于諸將的沉默,關羽的心中卻沒有多少擔憂。

  關羽先讓諸將退下,然后他只留下趙累一人。

  在諸將都退下之后,關羽對著趙累問道:“器具可都準備妥當了?”

  面對著關羽的詢問,趙累趕緊拱手回答道:“一切都已準備齊全。”

  見趙累如此說,方才還顯得肅穆的關羽的臉上終于浮現一絲笑意。

  在馬良擔任荊州刺史之前,趙累其實才是關羽軍中的大管家。

  用了多年的趙累,所以有些事關羽還是下意識的會讓趙累去做。

  既然準備齊全,那便可以開始行動了。

  ...

  武當就在樊城的上游,有著漢水的存在,馬良的信使很快就到達武當城中。

  因為有著馬良蓋著印信的文憑為證,所以馬良的使者很快就受到了糜旸的接見。

  現在糜旸正在聽著王洪的敘職。

  糜旸目前身上的官位有許多,在他被劉備拜為左將軍后,他原來的漢興太守一職并沒有被撤換掉。

  所以平時除了處理益北的軍事之外,糜旸還要遙控指揮漢興郡的政務。

  今日正好是王洪來到武當城中,向糜旸親自匯報他在房陵中實行改革的事。

  王洪身為房陵縣長,本來這些事他遣一小吏向糜旸稟報即可。

  但是隨著糜旸身份的水漲船高,王洪一方面深感他當初南下公安的選擇的正確,另一方面更加堅定他抱緊糜旸大腿的決心。

  人都是會變的,或許一開始王洪投奔糜旸的初衷是為了向曹魏復血仇。

  但是隨著掌握著權力之后,王洪的內心亦開始發生了變化。

  在他看來復仇與享受榮華富貴,兩者之間并不沖突。

  王洪深知目前他的一切都是靠著糜旸得到的。

  所以隨著糜旸麾下的人才越來越多,己身本來就沒多少才能的王洪,很擔憂自己有朝一日會被排擠出以糜旸為首的益北諸臣的核心圈中。

  在這種想法之下,王洪只要一有機會便會親至武當中,向糜旸親自匯報政務。

  為的便是在糜旸面前多露露臉。

  本來糜旸與王洪正在商討房陵的下一步改革措施,但是當糜旸收到馬良使者的信后,糜旸的臉馬上流露出沉重之色。

  關羽,身體有所不虞?

  可是之前老丈人還寫信與他商討如何破解騎兵之法,自己還根據后世的記憶畫了一張圖給他,他怎么會突然得病了呢?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