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小說 > 糜漢 > 第七十章 如此孫桓
  早在今年孫權采納了呂蒙奇襲荊州的建議后,他便命呂蒙暗中籌集大軍。

  與關羽治下的荊州最接近的東吳軍事要點有兩個,一為陸口,一為夏口。

  這兩個據點本就是魯肅在世時,為了防備荊州所主持修建的兩個軍事要鎮。

  本來籌集大軍到這兩個軍事要鎮中,乃是最方便的,也能最快速地對荊州發起突襲。

  但這兩個江東的軍事要鎮距離荊州太近了。

  呂蒙為了保險起見,他先前暗中將大軍的集結地放在了廬江郡的尋陽城中。

  尋陽雖相比之下離荊州較遠,但其城址亦是處在江邊。

  呂蒙之前將此處選做江東大軍的出發點,屆時,他亦可以借助水運之力讓大軍起到奇襲的效果。

  而且尋陽城與建業城隔江相望,距離江東腹心更為接近,在尋陽城中集結大軍更方便快捷,更能掩人耳目。

  呂蒙深知兵貴神速的道理,因為糜旸的計策,他們江東浪費的時間已經太多了。

  所以為了把握時間,當日呂蒙在得到孫權委任其為大都督的命令后,在他還沒動身前往尋陽時,

  他便命令時鎮建業的武衛都尉孫桓,率本部兵馬以為大軍先鋒,先期出發前往公安。

  孫氏宗親大多性格驍勇,擅長快攻速戰。

  將孫桓委任為大軍先鋒,足以起到一往無前提振己方士氣的作用。

  況且依呂蒙所料,糜旸在公安城中的兵馬絕不會多。

  這樣的條件下,他大概率不會選擇出城與孫桓率領的先鋒軍直面相對。

  所以呂蒙任命孫桓為先鋒,也有著讓孫桓白白立功的意思。

  而在得到呂蒙委任后,一直就想通過立功來證明自己的孫桓大喜。

  在被呂蒙任命為先鋒的當日,孫桓就緊急召集了建業城外的數百艘戰船,而后他率領著本部兵馬駕駛著這數百艘戰船朝著公安城急速而來。

  現在雖在冬季,長江的水量并不多。

  但由于孫桓軍中這次采用的戰船大多是艨艟,走舸這種體積小,速度快的戰船。

  所以長江水量稀少,對孫桓的行軍速度的影響并不大。

  而從建業出發一路向公安而去,一路上就勢必要經過關羽之前在沿江設下的烽火臺。

  在孫桓從建業出發時,呂蒙就向其授計:

  “可暗藏精兵于艨艟中,使白衣搖櫓,作商賈人服,晝夜兼行,可迷惑敵軍,出其不意拿下烽火臺。”

  呂蒙想的是,雖然關羽一方早就知道他這方要進攻荊州。

  但只要能順利拿下那些烽火臺,不說能起到讓關羽毫無防備的效果。

  但至少也能讓關羽一方,大大降低知道他們具體出兵日期的概率,這也有利于他接下來的出征。

  而孫桓在剛聽到呂蒙的這個計策時,頓時在心中將呂蒙贊為天人。

  在他出發之后,一開始他的確是老老實實按呂蒙的計策去做的。

  他命軍中的部分先驅部隊,身著便服,未穿甲胄。

  并且將他們駕駛的戰船都改裝作商船,而后再命令一部分兵士躲在船艙里。

  原本一開始還頗為順利。

  但豈料他的先驅部隊,在進入關羽所設置的烽火臺范圍內后,烽火臺中的關羽士卒,在看到他的先驅部隊那副裝扮后,當即就燃起了狼煙。

  并且烽火臺中的士卒,還早有準備般的對他的先驅部隊放起了火箭。

  猝不及防之下,孫桓的先驅部隊損失慘重。

  當這一變故報到孫桓這里時,他瞬間就目瞪口呆住了。

  事情的發展超出他的預料,但事已至此,他也只能令麾下士卒強攻烽火臺。

  幸虧關羽在烽火臺中放置的士卒并不多。

  雖一開始有所挫折,但在人數的壓制下,孫桓在往公安的一路上來,總算是有驚無險。

  一路上關羽所設置的烽火臺也一一被他拔掉。

  經過晝夜兼程數日的急行軍,現在孫桓已經站在了,關羽在沿江設置的最后一座烽火臺前。

  孫桓繼承了孫氏家族優良的相貌基因,年紀剛二十許的他,身穿精甲,相貌堂堂。

  這時他手持長劍,用一雙狹長的眼睛,盯著被他的士卒壓得跪倒在地的關羽士卒。

  他用威脅的語氣問這名士卒道,“爾降是不降!”

  在問出這句話后,孫桓便已經將自己的佩劍,架在了這名士卒的脖子上。

  但不料孫桓在問出這句話,這名荊州士卒竟然大笑起來,他對著孫桓大罵道,

  “吳狗,你等無故犯我疆土,我乃關公親兵,豈會降你這等卑鄙小人。”

  這名士卒不止對孫桓口出辱罵之語,語氣中還充滿了對孫桓的鄙夷不屑。

  孫桓自小養尊處優,高位者的羞辱他都沒受過,何況如今是一小兵口出狂言羞辱他。

  孫桓一怒之下,就揮劍朝那名荊州小卒砍去。

  一道碧血濺起,噴灑在了孫桓那充滿戾氣的臉上。

  熱血映照在冷酷的臉上,顯得這時的孫桓更是煞人的很。

  在砍殺完這名荊州小卒后,孫桓舉起手中長劍又朝著下一位走去。

  他將劍架在了另一個荊州士卒的頭上,又問了同樣的一個問題。

  但就算是面對這利劍懸頸的威脅,就算是面對著同袍就剛剛死在自己身邊的警示,這名荊州士卒面對著孫桓的勸降,依然是表示了明確的拒絕。

  但這次孫桓沒給這名士卒辱罵他的機會,果斷的一刀斬下。

  而后孫桓命令己方士卒,將俘虜的這些荊州士卒押起來,縛手成列。

  孫桓接下來每斬一人,就會勸降一人。

  但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直到他將這十數位荊州士卒都殺完后,到了最后也沒有一人愿意投降。

  而更讓孫桓無法理解的是,這一路往公安而來,他至少擒獲了上百位荊州士卒。

  而后那上百位荊州士卒,皆如今日他所斬的這些人一般,皆寧死不降!

  這一幕,令就算是處于敵對立場的孫桓,心中都不禁起了些佩服之色。

  這就是那個關公的魅力嗎?

  只不過盡管對關羽有些敬佩之情,但出身不凡的孫桓,對躺在地上的這些軍中底層之人,卻絲毫沒有同情愧疚之情。

  孫桓從腰間抽出一張布帛,而后細細擦拭起他的佩劍來。

  剛才被他親手所結束的十數人的性命在他心里,還沒他的佩劍是否干凈重要。

  今日他之所以會親自勸降,并非是有多看重這些荊州士卒。

  這些人在他眼里,只是他任意踩在腳下的泥濘而已。

  只不過孫桓見快到公安了,之前所俘虜的那些人,無一人投降,他便想著親自來勸降,沒準會有用。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