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小說 > 茍道不死 > 第一百六十九章進發
  巴西郡,江州。

  在祭拜完老劉后,檄文一發,大漢這座戰爭機器也發動起來,劉禪便趕赴江州,與此同時來自巴蜀籍貫的士卒也紛紛向江州集結而去。

  此戰劉禪本不欲親征,用心整頓內務,但考慮到這次大漢諸葛亮病重難以掛帥,無奈之下只得暫時掛帥,統籌多路大軍的配合,委任黃權作為巴蜀大軍的主將。

  樓船上的船艙間,劉禪與眾人確認各部大軍的情報,確保戰事進展的無誤。

  輿圖前,劉禪問道:“荊北方面情況如何?”

  “啟稟陛下,荊州大軍掛上丞相大纛旗,實為衛將軍統率,手下副將州泰、鄧艾二人,監軍諸葛喬,率眾三萬人順襄陽大道,南攻江陵城,對陣朱然。”廖立根據情報,回答道。

  劉禪在荊北與降將州泰見過一面,聊過兵略等內容,發現他確實如舉主句扶所言善用兵,于是提拔為度吳將軍,聽命于王平帳下。此戰作為他統率四千荊北降卒,以為偏軍,配合主力作戰。

  大漢地盤越大,從曹魏身上得到的降人就越多,而這些降人之中,優秀者基本都委以重任,如魯芝為荊州刺史,杜恕為御史中丞。

  畢竟蜀漢人才不足,降人不可能不用,諸如王平、姜維等人還都是從曹魏身上得到的。因此沒必要閑置不用,只要在大事上穩重,不在危難中考驗他的人品,基本來說是沒有問題的。

  未來打天下,包括治天下,降人都多著呢。

  比如去年胡遵平定羌亂發揮出色,劉禪還大膽地委任他假涼州都督,暫時以雜號將軍職,領都督位。看他接下來表現如何,再是否委任他為真正的涼州都督。

  至于懸掛諸葛亮的大纛也是不難理解,主要是為了虛張聲勢,吸引東吳的主力到荊北方面,便于東出夷陵的大軍方便速破夷道。如果被吸引過來,就是不知道王平能否招架的住東吳進攻。

  頓了頓,廖立繼續說道:“至于南中所部,根據先前情報,馬都督于一月前率南中精銳六千入進軍交州,目前不知其抵達何處。”

  劉禪看著懸掛在墻上的輿圖,說道:“此次東征,交州方面或許可成為我大漢破敵之要害啊!”

  在大漢制定征討東吳的方略時,劉禪忌憚于東吳的水軍力量,參考歷代戰事,對于出兵交州。首先,參考了西晉與東吳的戰事。其次,參尋了蒙古滅南宋的出兵方略。

  最終劉禪認為讓馬忠率領南中士卒出兵交州,繞過東吳精心布置的長江防線,或許能夠出奇制勝。再搭配在交州起事的吳碭、廖式二部,應該能夠給東吳的心臟來一拳重擊。

  因此劉禪任命馬忠為交州刺史,持節,督交州、南中諸軍事,允許馬忠“便宜從事,先從后上”,將交州之事全部委托于他,讓他允許其自行決定交州地區的官吏任命。

  南中方面,馬忠授爨習為交趾太守,帶著焦元、雍傳、婁息、爨史等南中大姓五部都尉子弟兵,并中軍周暉所部精銳六千出征交趾。

  何為五部都尉,其乃南中五大姓氏部曲。諸葛亮在平定南中后,移南中勁卒青羌萬余家于蜀,為五部,所當無前,號為飛軍。同時還將羸弱人員分配給南中當地的大姓焦、雍、婁、爨、孟、量、毛、李為部曲,設置五部都尉,號稱“五子”。

  南中的“五部都尉”,和遷入蜀中的“五部無前飛軍”,并無上下級之分,但大漢為了保障對南中的掌握,常會抽調南中的五部都尉的土著或豪強入無當飛軍。

  不過這六千甲士方面,盡數都是南中人,他們適應南方茂密的森林,習慣瘴氣蚊蟲眾多的環境,而且螞蝗、水蛭等生物他們也知道如何去規避。這樣的一支隊伍,若是在中原上廝殺,或有不及,但在交州那種環境下,或許也就他們最為合適。

  廖立收拾桉幾上的情報,說道:“啟稟陛下,吳人大江邊防五千八百里,為阻我大漢及逆魏南侵,常布置重兵于外,就地軍屯,因此其地方州郡空虛。若有叛亂,常需從江防或建業抽調大軍南下平叛。”

  漢吳交好的這些年,大漢可不是什么事沒做。早些年,劉禪委任諸葛喬、鄧芝探聽東吳內部的情況。與東吳入侵蜀漢荊州一樣,對蜀漢的荊州內部情況了如指掌。而如今東吳的荊州對蜀漢來說也是明牌,他的兵力部署大漢也是頗是清楚。

  要不然諸葛喬憑什么找得到廖式,廖式也不會趁著交州蠻叛亂,在大軍南下途中斬殺蔣秘,攻占臨賀郡。

  廖立不敢太過大膽,還是對局勢進行保守的估計,說道:“故此戰,臣以為馬忠、吳碭、廖式三部或難于聚集成群,以北上伐荊湘,但此三部攪亂交州,牽制東吳二——三萬甲士應該可行。”

  劉禪在輿圖前來回踱步,想到歷史上西晉與東吳在交州發生長達八年的戰事,直到霍弋病死,交州軍士陷入孤立無援,加上東吳動員十萬大軍方才平定的桉例。

  如今交州方面有南中的支援,而且東吳的主力已經安排在荊州,也就是說大漢進軍交州的形勢,肯定不會比西晉時期的情況差。

  而且此戰還是馬忠親自領軍,以他的軍事及政務才能肯定比西晉歷史上的南中將領好。因此他有種預感馬忠、吳碭、廖式三部或許能夠控制交州,牽制東吳的部分兵力,從而讓東吳陷入腹背受敵的形勢。

  劉禪沉吟半響,說道:“不可小覷,交州方面,我軍出其不意,又有吳碭、廖式二人為左,我軍若在夷陵、江陵與吳軍僵持,或許能助我軍主力一臂之力。傳詔于南中,務必讓其保證通道暢通,隨時準備派遣將士馳援馬都督。”

  “諾!”關興應道。

  “對了!”劉禪喊住關興,問道:“安國,巴蜀大軍集結如何?太尉可有發來情報?”

  在劉禪出發江州之前,黃權已經提前一個月抵達江州,督促各部軍士集結。

  關興翻開一份剛到的巾帛,說道:“啟稟陛下,黃太尉稟告有言,五萬大軍精銳已集結四萬人,先鋒已經率先出發,抵達永安,歸由陳永安統率。至于鄧都督所部,麾下五千甲士已在涪陵集結,隨時可翻越武陵大山,襲擾武陵。”

  此次大漢伐吳,兵分三路。荊州有三萬大軍、夷陵有五萬五千大軍、南中有六千大軍,一共合計九萬一千大軍。

  如果除去江州、南中地方上的支持,大漢出兵不過八萬人數規模。

  為何不足十萬人規模,主要還是考慮到北方的曹魏的情況。曹魏雖屢次遭受損失,但他們還能夠發動十余萬人級別的戰事。大漢為了防守關中、南陽布置了五、六萬規模人數的軍隊,以用來防備曹魏的異動。

  不過蜀漢大軍之中,除了鄧芝、馬忠二軍外,其余主力部隊,由于靠近漢水、長江,將會便于大漢糧草轉運。大漢此次或許可以更加持久些,因此不必急于一時決戰,可等待交州方面的動亂慢慢發酵。

  劉禪微微頷首,說道:“待朕抵達江州,大軍便可出發。”

  “大約如此。”

  劉禪見軍務大體上沒有問題,向身旁的侍從問道:“今上丞相身體情況如何?”

  侍從搖了搖頭,說道:“上丞相病重腹部疼痛,多于榻上休息,難以下榻。其近月以來,傳授經文、兵法、政務與杜預。杜預侍奉其旁,衣不解帶,情如師徒。”

  聞言,劉禪頗有欣慰,他知道讓杜預去隆中的安排是正確的。諸葛亮所學太過雜亂,平常之人難以精通。或許同位文武廟的杜預才能夠習得精髓,方可不讓諸葛亮的一生所學,無人可授。

  (明天三更)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