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小說 > 茍道不死 > 第一百六十章趣事
  成都,漢宮圃苑之中,亭臺回廊,林木花草應有盡有,還從武擔山引入一泓清泉,置身其中,但覺景色清雅宜人,少有之園林之景。

  初諸葛亮奉劉備之命建造蜀漢新宮,考慮到成本問題以及美觀問題,于是諸葛亮選擇成都城外武擔山為建造皇宮的底座。依托山勢建造宮殿、圃苑,漢宮規模雖是不大,但該有之物應有盡有,其中園林風景當可稱道一二。

  今時逢休沐,劉禪也難得從忙碌的政事中脫身出來,有閑暇時間與夏侯徽共游于花道之中,宮娥侍女在后緊跟。

  換源app】

  劉禪摟著夏侯徽豐腴的酥軟的腰肢,手中感受頗是美妙,時不時在她的腰肢上滑動。踏步于花叢間,欣賞花圃之中艷麗的鮮花,又時不時垂首嗅著佳人的體香。

  花美,人更美!

  夏侯徽生育子嗣不少,原本纖細的腰肢也漸漸豐腴起來,也因此手感卻是更好了。不過夏侯徽依然為自己漸長的年紀而憂慮,畢竟人老花黃,劉禪再愛自己,也難免會疏遠。

  特別是陛下自征南陽之后,又納了陰氏姐妹花入宮,這讓夏侯徽更加擔憂。時常會尋找一些美容護膚之物,進行保養,以減少歲月給她臉上帶來的痕跡。

  當然后宮嬪妃們的想法,劉禪并不知道,且也不是很在意。在他眼中更在意的是大漢政務以及關中方面的軍事。

  自漢吳交惡之后,商道斷絕,大漢向東吳傾銷的蜀錦、戰馬只能在內部消化了。所幸的是,攻略了荊北,荊北三十萬人的市場,雖遠不能比肩東吳數百萬人市場的規模,但也能補償部分。當然荊北所產出的賦稅,也是一方面的補償。

  不過最讓大漢受傷的是,大量的大泉假幣再也無法流入東吳,從而讓大漢空手套白狼,榨取大量的物資利潤。

  可以這么說蜀錦、戰馬、大泉幣,這三樣東西為大漢從東吳身上賺取了大量的物資、錢糧,從而支撐了大漢數次北伐,因此大漢所占的領土有東吳默默付出的功勞。其雖北伐難成,但出物資還是可以的。

  “陛下,妾聞西域進貢奇特之布,其潔白如雪,若有污垢,投于火中燃之,可去污垢,而布不損,可真是如此?”夏侯徽依著劉禪的肩膀,好奇問道。

  “夫人可是言火浣布?”劉禪從事務中回神,說道:“其確實如夫人所言,遇火可退污垢。稍許我命人送火浣布至夫人殿中,看是否能裁剪為衣。”

  火浣布,指的是石棉纖維紡織而成的布,因不具有可燃性,因此在火中能去污垢。在古代神話過程中,火浣布產于昆侖,生長于火焰山之上。

  不過火浣布的出現,其寓意可是不小。最初火浣布的出現是在漢武盛世的時候,其一定上代表著盛世即將來臨的意思。第二次的出現是在漢桓帝時候,由于那時火浣布卻是可以燒毀,所以眾人都認為那不是真實的火浣布。

  今西域重獻上火浣布,劉禪在眾臣面前命人將火浣布扔到火盆里,果然無事,時隔數百年的再次出現,不正是應和了季漢將一統天下,重鑄盛世嗎?

  當然這件事也不是沒有推手的,西域長史宗預政治嗅覺相當的靈敏,在得知大漢收復荊北后,花了時間尋找火浣布,并派遣使者將西域的火浣布進貢到了朝廷。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還嘲諷了曹魏,當時曹丕認為火性嚴酷勐烈,不可能燒毀不了世間萬物,因此特意把這言語寫入了《典論》當中,以杜絕好事之人討論。

  自曹叡繼位后,為了展現自己的孝道,又為了表現魏文帝曹丕的文采,特意命人把曹丕過去寫的《典論》作為永恒格言,將它與石經一同被刻在太廟門外及太學的石碑上,以便昭示后代。

  大漢得到火浣布后,熟知此事的歸漢魏人作為笑談說出,被有心人譙周所借用,大肆宣傳于武擔學宮,以為嘲諷曹丕父子,并借此宣傳大漢的正統性。

  沒幾日,整個成都都婦孺老少皆知此事,并有向全國傳播趨勢。當時劉禪聽聞,自感曹叡孝死人了,曹丕也是不知者不畏,敢隨意定論一些事。

  “謝陛下!”夏侯徽笑了起來,眼睛彎彎,好似像夜空中的月牙兒。

  劉禪笑了笑,更加摟緊了夏侯徽的腰肢。

  自大張去世后,劉禪的心也漸冷起來。不過也更重視身旁的那些重要的人,如諸葛亮患病,劉禪命人一日三問,了解他的病情。只可惜他的病情不見好轉,讓劉禪唏噓不已。

  “陛下,廖侍中在外求見,言有要事稟告。”黃皓從圃苑小道中出現,稟告道。

  劉禪面容遲疑,看了眼身側的夏侯徽,正欲讓廖立等等時,夏侯徽卻正色,說道:“陛下,要事為上,妾于宮中等候陛下。”

  “善,你且回宮休息。晚些時候,朕至宮內尋你。”

  說完,劉禪就大踏步離開圃苑,黃皓在后跟隨著。

  劉禪在圃苑門口,見到正在不斷踱步,等候自己的廖立,問道:“公淵,不知有何要事需稟?”

  踱步的廖立見是劉禪到來,奉上二份奏疏,歡喜說道:“啟稟陛下,前將軍攻略潼關,與句鎮西會合,共撤入潼關當中。”

  說著,廖立指著另外一份奏疏,說道:“馬河湟平定西北羌亂,斬燒當羌王芒中、注詣二人,得河湟羌人三千余家,析千余家入關中,又分千余家入隴西郡,充實隴右人口。留千家羌人于西平郡中,編戶為民,抽丁為兵。”

  “哦!”劉禪拿過魏延、馬謖的奏疏,攤開來看。

  半晌后,劉禪嘴角上揚,說道:“幼常不易,居然還向朕請罪,言未能在三月前平叛,有罪于朕。”

  思慮半晌,劉禪笑著說道:“君無戲言,幼常未三月前平叛,便罰其為朕戍邊,待其六旬便歸國卸任。切記讓其保重身體,歸朝后,朕將委以重任。”

  劉禪的懲罰與沒罰一樣,甚至還要重用他的傾向,話語間充滿了對馬謖的關心。

  “諾!”

  緊接著,劉禪打開魏延的奏疏,微微頷首,說道:“潼關已克,讓伯約撤回關中。此戰士卒死傷數千,讓馬良注意撫慰將士家卷,不可令其寒心。大漢將重起大軍伐荊,且讓魏延注意邊疆守衛,不可讓逆魏乘虛而入。”

  “諾!”

  吩咐完,劉禪把奏疏交給侍從,往前走問道:“今歲夏收情況如何?各地可有不足?”

  夏收及秋收的糧草關乎大漢明年東征荊州是否能如期正常進行,不得不讓劉禪注意。且夏收會比秋收重要些許,畢竟水稻、小麥都是夏收時節收獲的,秋收則是收割水稻、高粱。

  為何水稻能夏、秋各收一次,也許因地而議,在巴蜀地區水土適宜,氣候溫暖,水稻一年二熟便可夏、秋收獲。不過的話,時間十分緊湊,百姓往往會在夏收水稻后,搶種水稻。

  由于夏季需要完成收割、春耕,時間緊任務重,而在這個其間,大漢往往是不發動戰事,也不發徭役,盡可能給巴蜀百姓時間。因此大漢歷次北伐,都只在冬季時候發動。

  那時候,百姓有時間去服徭役,士卒也可以安心離家,而不至于荒廢農事。

  而東吳的話,由于艦船受水流的影響,常常會在春末、盛夏動兵,即便有河流船只幫忙運輸,但也會大幅度影響到夏收、夏種、秋收的情況。這也是為何,東吳的賦稅是三國之中最高,百姓常常入山為寇的核心原因。

  畢竟民以食為天,占用了老百姓耕種、收割的時間,老百姓自然沒飯吃。沒吃飯,自然要跑,或是不敢生孩子。

  這也是為什么,諸葛亮常常向手下叮囑,不違農時,無失其時。

  畢竟諸葛亮是人,他不是神,他無法憑空生出大量的糧食。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合理安排時間,調配人手,讓巴蜀百姓盡可能收獲大量的糧草,才可用于北伐大業之上。而就在合理安排時間,調配人手上,諸葛亮顯示出來堪比蕭何的執政才能。

  “啟稟陛下,據內府官吏所說,巴蜀、隴西夏收、麥已經正常收割,不敢抽調百姓服徭役,讓其等可安心搶插水稻。”廖立答道。

  劉禪點了點頭,叮囑說道:“此次東征,巴蜀之糧乃重中之重,不可有失。讓太子駕車巡視巴蜀郡縣,若有地方官吏勞役百姓者,以法罰之。”

  “諾!”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