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小說 > 茍道不死 > 第一百零三章破局
  瓜里津渡口,漢軍大營。

  來自宛城的車隊停在了營門前,諸葛亮從車駕上走了下來。守衛營壘的漢軍士卒無不行禮,拜見諸葛亮。

  諸葛亮很是著急,邁著步子,急匆匆地前往中軍營帳而去。

  營帳內,劉禪正與王平、潘浚等人,對著鄧艾上報的軍情進行討論。

  劉禪指了指盧氏,說道:“鄧艾飲馬洛水,威逼洛陽,若能……”

  “陛下~”

  諸葛亮從帳外直步而入,魯芝在后緊隨。

  劉禪抬頭看向帳門,見是諸葛亮,好奇問道:“上丞相怎突然至此?”

  諸葛亮神情凝重,說道:“陛下,魏割讓襄樊與吳人,引誘吳人背盟。朱然舉萬人圍困襄樊城,……”

  諸葛亮話未說完,來自義陽郡的傅肜氣得大拍桉幾,極其氣憤地喊道:“吳狗狡詐至此,當食其肉,飲其血,方能泄我心頭之恨。”

  在場大部分的荊州士人高層亦是隨著傅肜出聲咒罵東吳,言語極其難聽。在他們眼中好不容易回故土了,如今又逢其背刺,致使有家難回。而且大漢在南陽所做的功夫也基本都白費,將要把吃進去的肉吐還給魏吳二國。

  聽著帳內雜亂的聲音,劉禪壓制著怒火,很是平靜地坐到榻上,掃了眼眾人,沉聲說道:“滿堂公卿,夜罵到明,明罵到夜,豈能罵死孫權,罵退其大軍乎!”

  此言一出,原本嘈雜的帳內,眾人默然無言。傅肜羞愧地拱手,說道:“臣有罪,當請陛下責罰。”

  劉禪扯了扯領口,說道:“有勞上丞相講述戰報。”

  諸葛亮微微拱手,說道:“朱然起兵萬人,陸遜兵二萬進圍襄樊郡。手持曹魏書信,責令其歸降。而襄陽守將蒲忠不愿降吳,欲向我國獻土而降,臣不敢輕斷,特入營問略于諸君,已定襄陽之事。且今逆魏在北,叛吳在南,我軍腹背受敵,還需早議我軍兵略?”

  楊儀沒有多思,拱手說道:“啟稟陛下,今蒲忠歸降豈能不納,當領將校南下,與蒲忠匯合,依仗襄樊之險,抵御南犯吳人。”

  劉禪心中嘆了口氣,楊儀作為襄陽人,自當是希望襄陽人收入大漢囊中,立場有偏差,對于其建議還需要慎重考慮一二。

  劉禪整理思緒,問道:“上丞相為何不敢納蒲忠歸降?”

  帳中眾人恍然大悟,是啊!以上丞相的軍事眼光怎么不知道襄樊城的重要性,蒲忠獻城投降,還有什么需要遲疑的嗎?

  諸葛亮將書信遞給劉禪,說道:“啟稟陛下,蒲忠歸降我軍,其中頗有蹊蹺。我軍寫信勸降蒲忠,而蒲忠堅城固守,不愿歸降。若按其書信言,其不愿居江南水土,思念北方,且不愿效力孫權無謀之人。”

  “但從如今局勢觀之,吳兵至襄樊,若無意外,我大漢兵退在即,歸國有望,其又為何獻書信與我等。且蒲忠乃魏臣,朱然有曹叡詔令,其為何不愿降也?是故臣以為蒲忠獻城而降,恐非真心也。”

  是啊!如今大漢局勢在明眼人的眼中,基本是已經要兵敗南陽,退回國內的節奏。如今在這個時機上,蒲忠獻城歸降好生奇怪!

  諸葛亮捋著胡須,說道:“故臣以為魏人此策將是效彷韓獻上黨之策!”

  潘浚點了點頭,贊同說道:“上丞相所言不假,今蒲忠歸降有詐,不可輕信。就以目前而言,我大漢局勢頗是險峻,若無襄樊,恐難全此東征之功。這也是為何蒲忠敢在此時以書信獻城之故。”

  大漢目前想要繼續打下來,最重要的是在南部守住東吳的進攻,想要守住東吳的進攻,大漢將要派遣士卒防守南部防線。

  但以大漢目前手上的兵力,根本無法做到兵分二路,既然沒足夠的兵力的情況下。想要抵御東吳的進攻,唯有依仗漢水防線上的襄樊二城。

  這也是為什么蒲忠歸降蜀漢詐降蜀漢的原因,因為以目前的局勢來看,大漢需要襄樊二城。

  在諸葛亮、潘浚二人的講述下,帳中的氣氛有些凝重起來。

  嚴峻的形勢下,眾人不由自主地把目光放到了諸葛亮身上。

  “上丞相可有策乎?”楊儀問道。

  諸葛亮苦澀地搖了搖頭,就沒有繼續說話了。

  眾人的心中沉了下來,不知說些什么。

  潘浚嘆了口氣,說道:“以今局勢觀之,我軍恐要撤軍也。”

  “哎!”

  傅肜拍了下大腿,悶悶不樂地坐在角落上。

  沉默許久的劉禪,開口說道:“以我軍兵力觀之,若要破局,首要在于襄樊不可落入吳人手中。其次需速退曹叡大軍。二者若能合一,方能破局,安定荊北。”

  此言一出,所有人把希望的目光投向劉禪,等待大漢天子的計策。

  不待劉禪開口繼續講述之時,久違的熟悉之聲在帳外響徹。

  “陛下所言極是,立亦是如此認為。”

  話音剛落,衣衫襤褸的廖立在眾人驚訝的目光下走入帳中,身后還有諸葛喬。

  廖立跪地行禮,說道:“臣廖立拜見陛下,今出使東吳,不能全功,反使吳人背盟,請陛下恕罪!”

  劉禪嘴角露出一絲笑容,出桉扶起廖立,說道:“未聞卿之音訊,甚是掛念,今能見卿安好,朕當足矣。且吳人背盟與否,在于孫權,安能怪罪于卿也。”

  “謝陛下~”

  廖立起身朝著周圍的文武行禮,朝著正中間的劉禪,拱手說道:“啟稟陛下,臣出使東吳之時,孫權向我國索要襄陽郡,臣欲拖之。卻不料夜間,孫權便命人追殺我與伯松。”

  “其間內幕,臣以為當是魏人向吳人許以割據襄陽,令吳人北上。而魏人又恐吳人奪襄樊后,不愿與我蜀漢過分交惡,而行禍水東引之策。故方令蒲忠以獻誠為語詐降我國,引我國南下與吳人交手,讓其可從中取利。……”

  “故我大漢若要破局,當能使用襄樊拒吳,方能讓吳人無法北上。”廖立沉聲說道。

  以諸葛亮、潘浚二人的推測,加上經歷者廖立的話語,徹底為蜀漢眾人揭開了這一切真相!

  不過的話,眾人還是頭疼,知曉了其間內幕又是如何,蒲忠行兩面三刀之策,與蜀漢又無淵源,安能為大漢據吳。

  廖立很識趣地把舞臺重新交給劉禪,說道:“至于其間計策,立未曾而有。不知陛下有何計策,可教我等。”

  眾人又把充滿希望的目光放到劉禪身上,等待天子的破局之策。

  感受著眾人炙熱的目光,加上廖立剛剛補充的細節,劉禪深思說道:“今之局勢,復雜交錯,魏恐吳不能盡全力,引我等南下,與吳人交手。吳人或有不愿盡全力攻我,有盡占襄陽郡之心。”

  “魏吳兩國內含齷齪,不能合一,我大漢當可利用。魏引我等南下與吳人交手,其一為使吳人盡全力以攻漢,其二朕以為魏不愿讓襄樊入吳之手,欲保國土也。”

  說著,劉禪站了起來,沉聲說道:“故朕以為當遣能言善辯之人,說出使蒲忠,言其利弊,誘其暫拒割城與吳人,讓其立功于此世。”

  頓了頓,劉禪手指向洛陽,揚聲說道:“若襄樊不讓與吳人,我軍當速攻洛陽,逼魏軍后撤保洛。再行大軍南下對吳,逼退吳軍。”

  劉禪的意思很簡單,魏國不想徹底割讓襄樊給吳國,而大漢可從此處入手,勸說蒲忠堅守城池,為大漢爭取時間。而大漢此時要出兵洛陽,逼魏軍撤退。一旦魏軍撤退的話,大漢就有余地南下逼吳人撤軍。

  換源app】

  而在這個計劃之中有兩個難題要解決,其一要說服蒲忠不獻城與吳人,其二要進攻至洛陽城,逼曹叡回軍。

  說著,劉禪掃視眾人,問道:“今當有人欲出使蒲忠否?”

  此言一出,讓沉默的眾人愈加死寂。

  半晌后,一人而出說道:“臣愿以三寸不爛之舌,為漢取利也!”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