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小說 > 茍道不死 > 第二十三章人口
  公元235年,吳帝孫權嘉禾五年,十月。

  孫權將手中的奏疏摔到桉上,冷笑說道:“劉禪所言,不過是搪塞殷禮之語。蜀人不過占據關中就如此蔑視我國,其若攻占并州河北,豈不是要視我國如無物。若無我大吳出兵荊北,蜀人又如何能攻取東二郡。”

  黃門侍郎謝宏遲疑半響,說道:“陛下,臣以為漢主之語應不為假,要不然又何必以征討蠻夷為由休兵二年,再與我國一同出討逆魏。”

  孫權瞥了眼謝宏,敲了敲桌桉,不滿地說道:“卿以為如何?劉禪若有心相助我大吳北伐荊北,派遣王平統萬人出武關道襲擾南陽即可。或者卿又如何解釋關興于朝堂之上,當眾譏諷我國使臣之語。”

  謝宏硬著頭皮勸諫道:“啟稟陛下,臣以為蜀人或許有其他兵事安排,畢竟蜀人十余萬大軍在關中鏖戰許久,初下關中,糧草谷物多有折損。又在長安新設陪都,農事、政事、兵事多有繁瑣,故難以輕易允諾我國出兵。”

  “陛下當以息怒,待明年繼續遣使,以向漢主約定北伐時間。畢竟漢主送三百匹精壯戰馬與我國,可見其交好之心,不似有假。”

  聞言,孫權深吐口氣,清醒了許多。自從合肥回國之后,因為東吳財政的問題,自己的脾氣暴躁許多。

  孫權揉著眉間,說道:“謝卿所言有理,殷禮出使有功,升遷為零陵太守,以為嘉獎。廣派斥候渡河北上,收集情報以為北伐之用。”

  “諾!”

  侍中是儀見孫權氣消,趁機進言說道:“啟稟至尊,我大吳連年征戰,府庫日漸空虛,賦稅加重,而百姓戶籍卻不多加,民生疾苦。是故我國可效彷蜀人內安百姓,勤修兵甲,囤積糧草,以為北伐之用。”

  孫權面露不滿,隱晦地說道:“今天下擾亂,我大吳若不舉兵伺機以動,如何能于天下立足。況且朕繼位以來,后宮妃嬪、宮娥不過百人,宮殿未修,甚是勤儉。又施恩于國內,減輕刑罰,放寬田賦。戶籍未增,豈是如此簡單?”

  孫權此言倒不是自夸,他除了在軍事方面能力不強,在中期以前,無論是治政,還是愛士都很出眾。在個人生活作風方面,除了愛開酒會,喜歡射虎之外,他為人沒有特殊的癖好,很是節儉。

  故他今日之語,是暗指東吳國內的江東士族豪強,說他們隱藏戶口,兼并土地,各族皆有部曲,不被政府所掌握。

  孫權的東吳與江東士族相輔相成,在東吳壯大的過程中,江東士族也隨之壯大。因此孫權常用一部分聽話的“士族”去壓制另一部分不聽話的“江東士族”,保證政權穩定,也給出了信號,誰擁護孫氏政權,誰就能得到更高的政治地位。

  因此孫權在東吳的統治,可以看作孫氏為首的若干宗族聯盟。孫氏本身就是為宗帥,為了拉攏歸附他的士族豪強,推行獨特的領兵制度及復客制度,共同瓜分所獲得的利益。

  在這獨特的部曲制下,這些宗族內部的士兵名義上歸屬孫權,但實質上屬于各姓宗族。如陸遜的五千部曲,朱然一萬部曲,孫瑜萬人部曲,孫姣二千部曲。這些士兵的背后又代表著每戶家庭,即陸遜五千戶、朱然萬戶。

  如此大規模的數字之下,意味有數十萬百姓甚至高達百萬的百姓在不繳納賦稅給東吳,而是上繳給各自的家主。

  在這種獨特的領兵制下,這些士卒完全是可以為私人服務。雖然明面上私役不合法,但實際處理上很難分清楚公私。比如朱然萬戶部曲耕種,可以上繳一部分作為軍餉,即便是私役,將領們也可以反駁說是為籌備軍費,無懈可擊。

  同時東吳的潛規則之下,士兵是可以被子嗣所繼承。孫權可以把他人的部曲調撥給其他將領,但卻違背規則。在東吳領兵是一種權利,而不代表是一種作戰的職責。

  如孫權愛護呂蒙,欲把戰死三將的部曲調撥給呂蒙,卻被呂蒙以’三人為國事而死,子弟雖小,不可廢也‘為理由拒絕了。在三將的子嗣長大之后,呂蒙將部曲還給他們。

  更重要一點,那就是孫氏為了激勵士族出戰,不論對內或對外的戰爭,所獲得的‘兵’皆由君主與諸將分取,如同后世公司盈利分紅一樣。

  這也是為什么江東那么熱衷于打山越,因為山越好打又好抓。凡事硬骨頭的山越及其他敵人,所得利益或許會得不償失,難以激發他們的動力。

  在防御戰上,江東士族為了部曲,以及背后的大量利益,自然會拼死作戰。畢竟這種獨特的部曲制度是被魏、漢這種集權國家所難以容忍的,戰敗也就意味著家底沒了。

  是故,孫權此言直接把是儀干沉默了,是儀總不能說咱們的最大的內賊是以孫姓宗室為首,士族、將軍為左右的軍功集團吧~

  謝宏沉吟良久,拱手說道:“陛下可知蜀漢直佰錢乎?昔日劉備攻克成都,憂軍用不足。劉巴進言以鑄直百錢,數月之間,府庫充實。陛下可效彷此策。”

  頓了頓,謝宏低聲繼續說道:“陛下,國內蜀錢吳用,將校多用蜀直佰錢購買蜀錦。今可用大錢去換取軍需,以為北伐之用。”

  孫權眼睛一亮,你們不是不交稅嘛,老子印錢去換你們手中的東西,這不就是變向交稅嘛?

  “哈哈!”

  孫權喜笑顏開,說道:“謝卿之言,乃忠貞之語也。我大吳為購買軍馬,軍費日增,府庫不足為用。若能鑄大錢,必能補償北伐用度,購買戰馬亦能便宜些許。”

  蜀漢為保證軍馬的價格,嚴格控制馬匹的輸出。導致東吳獲取戰馬的成本較高,而且在交易市場上,不僅是東吳中軍是單獨買家,還有同屬于軍隊序列的士族、將校。他們為保證自己軍隊的戰斗力,對蜀漢售賣的戰馬甚是追捧。

  比如一匹能夠披甲的優秀戰馬可以抄到上百萬錢以上,讓蜀漢可以在東吳境內換取大量的物資。

  對于東吳財政的話,一方面國內存在著大量的私兵隱戶,導致大量的賦稅收難以上來。而另外一方面,朝廷要供養中軍以及大量官吏,提供大量的錢財去購買大漢戰馬,已是不易。

  在孫權眼里此次若能大泉錢作為補貼,這倒是一件美事。至于百姓如何,他暫時也管不上了。

  捋著胡須,孫權問道:“今當鑄多少錢適宜?”

  謝宏靠近孫權耳邊,說道:“蜀錢直佰,我吳錢當五百,可稱大泉五百。”

  “泉,錢。彩啊~”

  謝宏不敢耀功,恭敬說道:“啟稟陛下,今若要鑄大錢,當設盜鑄科,防止國內他人私鑄。”

  謝宏雖沒明說是誰會私鑄錢幣,不過孫權卻能領悟到。東吳國內具有鑄幣能力的,除了有礦的士族還能有誰。

  “有理!”孫權站起身子喊道:“呂中書何在?”

  “啟稟陛下,呂中書正在督查各郡公事。”侍從應道。

  “將他喚來!”

  話音未落,呂壹拿著公文,氣喘吁吁入殿,報告道:“啟稟至尊,緊急軍情,廬陵賊李桓、路合,會稽東冶賊寇隨春,南海賊寇羅厲三部同時反叛,危及郡縣。”

  孫權臉上的笑容瞬間消失了,蹙眉問道:“兵勢如何?”

  “不過地方為亂,請陛下至尊盡快調兵,以免波及其他郡縣,引發更大民變。”呂壹拱手應道。

  “善,召屯扎在蒲圻的呂岱,督率劉纂、唐咨等人分兵討伐叛賊。”孫權果斷下令道。

  “諾。”

  頓了頓,孫權吩咐說道:“呂卿,即日起我國增鑄大泉五佰,你需設盜鑄科,防止有不軌之人私鑄大泉五佰。”

  “諾!”呂壹應道。

  (ps:孫氏獨特的制度可以上朔到孫堅,因為他起兵就有依賴族人)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