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小說 > 茍道不死 > 第二百四十三章移民
  三月春,蓋勛之子,前后漢永陽太守蓋順寫書信于索湛、張就、尹奉三人,望其三人歸降。

  蓋勛于涼州威名廣播漢胡,以正氣聞名于世,涼州士人無不敬之,其子蓋順有其遺風,曹操專政之時,棄官歸鄉,耕種鄉野。

  得蓋順書信之后,索湛獻龍勒城而降;西域長史承移病故不久,無新任長史,故眾推戊己校尉張就為首,亦遣使向姜維歸降。

  張就,淵泉張氏族人,前戊己校尉張恭之子,承父舊職,繼任戊己校尉。

  索湛,龍勒索氏族長,才華橫溢,現任敦煌郡功曹。

  敦煌太守尹奉,內外交困之下,從大姓之言,遂獻城而降,至此敦煌郡及西域長史府重歸大漢領土。

  姜維遣使入成都獻捷,表言敦煌張氏、索氏、令狐、曹氏、蓋氏之功,并表蓋順、張就、索湛、尹奉四人。

  四月初夏,諸葛亮得到魏延、姜維戰功表,奏封姜維為安漢將軍,封都鄉侯,改任涼州司馬,調入涼州都督魏延帳下聽令;涼州都督魏延,遷征北大將軍,賞蜀錦五百匹。詔戊己校尉張就繼任西域長史一職,敦煌郡功曹索湛升任西海郡太守,蓋順入內府任職,尹奉改任涼州長史。

  五月,蓋順得詔趕路,因年長體衰,病故于張掖郡,劉禪下詔封其子蓋壺為郎中。與此同時,庲降都督李恢病故,馬忠繼任庲降都督,王伉為庲降副都督輔佐馬忠,張嶷改任永昌太守。

  同月,劉禪、諸葛亮詔赴任西平太守的馬謖入成都相談。

  露臺之上,陽光明媚,萬里無云,清風徐徐而來,露臺帷幕吹拂而起,令人甚是涼爽舒適。

  劉禪特意下詔讓趕赴的西平的馬謖入成都,設宴款待他,同時邀請諸葛亮、諸葛喬二人,以酬馬謖治理越嶲的功績。

  說實話沒有劉禪的旨意,諸葛亮也準備親自接待馬謖。馬謖在越嶲時,諸葛亮還經常寫信與馬謖溝通,兩人關系十分融洽,不僅是上下級關系,更是情同父子。有一段時間,諸葛亮還將馬謖視為自己的后繼者。

  可惜的是,諸葛亮疑惑為什么陛下不認同馬謖之才。自從224年征討南中,便讓馬謖擔任越嶲太守,其中北伐多次諸葛亮以共商軍計為名,欲招馬謖入內府。皆被陛下以越嶲未徹底歸附為名,繼續讓馬謖留在越嶲。這一留就是七年,馬謖也從三十五歲的俊才到了不惑之齡的優秀官吏,變化甚大。

  劉禪端著酒樽,看著愈發沉穩的馬謖,感慨道:“越嶲郡今歲的上計,朕看過了。其感觸頗深,七年前越嶲夷王高定作亂,蠻夷部落遍地,郡治荒廢,郡守需到八百里之外白馬縣就任。”

  “朕命卿入越嶲治政,而至今越嶲諸縣皆以復建,蠻夷信服,上繳賦稅,郡泰民安,口有萬戶,此功績甚偉,朕在此敬一樽與馬卿。”說著,劉禪端起酒樽,舉向馬謖,說道。

  馬謖舉著酒樽,惶恐應道:“不敢,越嶲有今日亦有前將軍(王平)、李都督之功績,臣不敢獨享。”

  王平隨諸葛亮南征之時,留于南中任西部都尉,掌益州西陲郡兵。在諸葛亮北伐大軍離開之后,南中蠻夷叛亂又起,王平率領士卒四處救火,救下差點死于羌夷之手的呂凱,并且駐兵于越嶲郡,協助馬謖開展工作,平定郡內蠻夷。后為北伐曹魏,才重新調回成都。

  李恢在任庲降都督之時,常派兵幫助馬謖平定郡內蠻夷。

  不過話語間,馬謖夾雜著些許的苦澀的意味,當時同一批的同僚,或如馬忠、王平、王伉現身居高位,或如呂凱執掌內地繁華郡縣。而自己好不容易將越嶲重建完畢,又要趕赴西北偏僻之地,治理西平郡,似乎人生不易。

  劉禪似乎感受到馬謖的哀怨之情,輕抿酒水,向諸葛亮頷首示意。

  諸葛亮放下酒樽,撫須笑道:“幼常,此次赴西平乃是陛下與亮深思之后所命,西平郡地處湟水谷地,土地肥沃,十余萬羌人盤踞于此,乃后漢抵御羌人前線。若無進取之心,常人亦能任之。”

  “但大漢欲納羌人為己用,故此地所任太守應是文武俱全之人,同時善曉蠻夷之心,方能招撫羌夷,繳以賦稅。亮觀大漢上下以為,唯狐篤與幼常二人可以勝任,今狐篤繼任庲降都督,則此任非幼常莫屬。”

  劉禪補充說道:“上丞相之言正是朕之思也,后漢之時,湟水之地羌夷盤踞,肆虐涼州;今湟水之地,大部羌夷遂遷至內郡,大部羌夷少也。今若有文武之才治之,羌夷可服,募民耕種,納兵為戰,充我大漢國力。”

  羌人崛起西陲,自從霍去病在河湟置縣之后,兩漢對河湟谷地的控制不斷加強。羌人們面對漢人入侵他們的生存空間,加上人口增加,河湟谷地難以供養這么多人,于是羌人向大漢開始反擊。

  經歷了百年羌亂,不僅是東漢滅亡了,羌人也元氣大傷,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或被同化、或被驅逐,離開賴以生存的土地,開始了長達千年的遷徙。大量的羌人從河湟谷地遷入大漢內郡,稱為東羌,如先零、燒當兩大部落;亦或者如燒當、迷唐兩個部落殘部向西遠遁黃河源頭和青藏高原的腹地,定居在西藏高原,成為后來吐蕃的一員。

  可以說是河湟谷地不僅是漢人變少了,羌人也變少了,因此河湟谷地便一直沉寂下去。直到數十年之后,來自東北地區內遷的慕容鮮卑乙弗部,入駐河湟谷地,經歷了數百年時間的發展,成為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吐谷渾王國。最后唐代軍神李靖以六十三歲高齡遠征吐谷渾,將其滅國。

  聞言,馬謖抖擻精神,拱手應道:“馬謖定不負陛下與上丞相之托,為我大漢永寧西平,開疆辟地,使羌人永不為患,發眾為我大漢從軍,重建湟中義從。”

  湟中義從在東漢赫赫有名,漢時護羌校尉為討羌人,發湟中盧水胡及小月氏為兵,董卓簒逆時,手上以此兵為傲,號‘八強’。

  八強者,天下強勇,百姓所畏者,有并、涼之人,及匈奴、屠各、湟中義從、西羌八種。

  劉禪撫掌而笑,說道:“馬卿此言,足以夸之。卿赴西平郡任太守,兼護羌校尉,以統羌眾。卿于越嶲之功非亭侯難爵,故封卿為湟水亭侯,以酬卿七載治郡之功。”

  馬謖聞言大喜過望,跪地叩首說道:“臣馬謖拜謝陛下之恩,臣必竭忠盡心以報陛下。”

  大漢郡太守不封侯,除非其有大功,而封侯者或庲降都督、江州都督、漢中都督等邊地轄區。劉禪此舉基本就是意味著,馬謖所治西平郡,地位已經與普通郡不一樣了,要知道病故的李恢也才是亭侯。

  劉禪扶起馬謖,瞬息間與諸葛亮對視一眼,相視一笑不在盡言中。

  之前諸葛亮欲調馬謖入內府委以重任,而劉禪以老劉遺言及西平郡難寧為詞拒絕,這是劉禪與諸葛亮的少有的政見不和。

  于是劉禪夜赴諸葛亮府中詳談此事,兩人聊至深夜,諸葛亮贊同劉禪的河湟谷地重要性言論,并且言及馬謖平調西平郡,難展其才,亦有賞罰不明之嫌。劉禪接納,授予馬謖亭爵,兼任護羌校尉,治理河湟谷地羌人之事。

  至于為何讓馬謖赴西平,劉禪也是思慮頗多,納羌人進入大漢統治是其一,另外一點則是河湟谷地現在并無霸主,大漢此時遣馬謖深入治理,不僅可以開疆拓土,還可以掌握河湟谷地這個要地。

  畢竟河湟不寧,涼州難安,東漢飽受此苦。放大了說,河湟谷地可通西域,而且也是進入西藏的要道。

  嗯!進入西藏想得太過遙遠了。能開拓通往西域的新通道就非常不容易了。

  (ps:馬西平即馬謖任西平太守,簡稱馬西平。)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