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小說 > 茍道不死 > 第二百三十七章攻金城(上)
  “赴隴?”董允疑惑問道。

  “正是。”

  劉禪坐在露臺蒲團之上,一臉認真地說道。

  “休昭可還記得《益州民政》一書乎?”

  《益州民政》這本書,乃是劉禪讓費祎、董允等人借鑒《汜勝之書》《四民月令》編撰的益州農業、政務推廣用書。隨著編撰書籍事務的進行,大量的大漢官吏參加進來,上丞相諸葛亮,侍中廖立、費祎、董允,謁者霍弋及侍郎關興等六人為主要編撰人。

  根據益州南中、漢中、巴、蜀四地各為一卷,記述了各地農業生產及政府輔助措施。同時朝廷還借助這本書的推廣,內府把郡里的戶、田、水三曹的任命權握在手上。

  數年推廣下來,對偏僻地區的農業生產幫助巨大,特別是蜀中犁、新式耕法的推廣,不僅給百姓節省了人力,還幫助田畝增產。也因此大漢才有資格與曹魏連續三年發生十萬人規模的戰役,戰爭中所消耗的糧草就是在大漢平定南中后休養生息的數年中,大漢糧食增產及在漢中等地修建糧倉、軍士屯田所產生出來的效果。

  董允微思少許,答道:“臣記得,此書乃與費侍中及諸大臣一起編撰,是為推廣新式耕法及蜀中犁而作,分四卷,南中、漢中、巴、蜀各一卷,言及當地郡縣耕種之法及重要水利修繕之法……”

  劉禪笑瞇瞇地讓黃皓給董允奉上茶,說道:“《益州民政》此書推廣之后,益州各郡縣畝歲皆有所增收,大漢府庫充盈,積稻數千萬石,我大漢以此為業,方能三載鏖戰曹魏,辟地千里,復二州之土。”

  “而今隴右疲敝,涼州蕭條,數十年戰亂以致隴涼郡縣多廢民事,百姓耕者少得其法,故朕以為可效《益州民政》之書,為涼隴二州,于書中撰寫先進之法,推至郡縣,與水利法、田制一同為之,重富秦隴之地。”

  經歷了數十年的戰亂摧殘,涼州隴右的農事基本陷入停滯狀態,特別是發生羌亂之后,漢人百姓或胡化,或遷入內地,農業一直沒有發展,反而出現倒退的情況。

  在劉禪兩年前巡視天水郡,召見各地大姓豪強時,便發現天水此地居然連武帝時期的區種法都已經忘記了,而且水利荒廢嚴重。

  還是鄧艾就任秦州司馬駐軍屯田之時,將氾勝之開創的區種法推廣開來。此事鄧艾亦有上疏于劉禪,言明隴右農事的落后,望大漢能夠讓各地隴右各地郡縣推廣,但是此事因為戰事的原因,一直被耽擱下來。

  涼州刺史呂乂數日前,亦有上疏言,涼州耕種之法老舊,當地百姓都先用大水泡地,使土地極潮濕,然后才下犁。并且播種時又不曉得用開溝、施種同時完成的耬犁,結果“人牛功力既費,而收谷更少”,如此種種,只多不少。呂乂以為隴、涼之地需要一本類似《益州民政》之書,教新式農具以及新式耕種。

  故劉禪思慮之后確實以為可行,同時也可以看作是搭配田制及水利法后的適配之物,給隴右、涼州二地推廣新式農具以及新式耕種。

  聞言,董允明白劉禪言外之意,隨即正色,應道:“陛下若不以臣淺薄,臣欲赴隴右,為涼隴百姓而修民政一書。”

  劉禪不禁撫掌,笑道:“善,休昭乃《益州民政》主編之人,大漢國內舍休昭,將無人能為之。卿赴涼隴修《涼隴民政》,朕遣虎賁百人護送,各地官吏皆可調用,以助休昭制此書。”

  “諾!臣拜謝陛下!”董允拜道。

  劉禪雙眸盯著董允,問道:“不知卿以為,多久能修制好《涼隴民政》一書,以獻于朝廷推廣。”

  董允沉吟良久,說道:“臣少去隴右,不精北地農事,故不敢妄言,以《益州民政》一書觀之,修制后還需完善,故臣以為《涼隴民政》需費三載,方可成書。不過臣卻可在一載之內,將涼隴適合耕種之法并配以農具獻上。”

  田制、水利加上《涼隴民政》此三物結合,大漢的農業治理政策部分也將要結束。

  “可,《涼隴民政》一書便交予休昭主撰,諸葛伯松輔之。”

  “諾!”

  劉禪看了眼案上的圍棋,頓感手癢,指著棋盤,笑道:“卿將赴隴右,不知何時可歸,不如此時與朕對弈一局。”

  董允也是意動,雙手接過白棋棋笥,說道:“既然如此,陛下持白先行,臣持黑后行。”

  古代圍棋以白子先行,白色代表陽,即乾坤的乾,意為‘天’,天為尊;黑色代表陰,即乾坤的坤,意為‘地’,地為卑。董允讓劉禪持白以示對劉禪的尊敬。

  劉禪哈哈一笑,擺了擺手,說道:“無需多禮,朕喜黑,持黑即可。”

  “諾!”

  ……

  劉禪探手入棋笥,兩指夾著黑棋,目光放在棋盤上,忽然問道:“不知休昭以為,我大漢應如何以待歸義魏人?”

  諸葛亮此次北伐之后,不僅光復涼州,還有魏官歸附。同時關中百姓因大饑奔逃入漢中者亦是不少,其中還有少量的歸義士子。

  大漢目前準備對這些歸義士子中有才之人進行委任,不過如何委任卻是一個大的問題,大漢十分擔心他們之中存在著間諜。

  董允盤腿于蒲團上,持白子落盤,答道:“陛下以其才能,任命其職即可,視其品德委以重任。”

  劉禪遲疑半響,將黑子落盤,說道:“朕擔憂其中有不軌分子,探我大漢內情。”

  任何時代間諜都是很多,特別是大漢光復二州之后,曹魏必然會派遣間諜進入大漢,探知大漢情報,甚至還會打入內部。如果大漢任命有失妥當,將會給大漢帶來非常難以估計的損失。

  董允沉吟半響,說道:“陛下善識人才,大漢無人不曉。此委任之事,臣并無諫言,只是陛下在任命降人之時,慎之又慎。畢竟伯約入漢之時,亦有非議,之后聽其言,鑒其心,方可知其真心。”

  “善,休昭之言不無道理。或許日久才可知人心。”劉禪感嘆說道。

  (ps:農事差不多結束了!)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