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小說 > 茍道不死 > 第一百零八章虎嘯龍吟(二)
  秦州,安康郡,漢軍安橋大營。

  下完雨的漢水河畔,綠意盎然,空氣中彌漫著泥土的氣息。

  兩名親衛扯著輿圖,不敢輕動,生怕打擾到眼前大漢上丞相的思緒。

  諸葛亮邊端詳著舊時東三郡的輿圖,邊提筆在輿圖上輕輕勾畫。

  “上丞相,安康郡太守句孝興求見!”楊儀上前,低語說道。

  聞言,諸葛亮停下手中的動作,抬頭看了看,將筆遞給書童。

  諸葛亮看向句扶,笑道:“孝興,我在這等你多時了!”

  句扶弓腰行禮,說道:“句扶姍姍來遲,望上丞相恕罪。”

  諸葛亮上去幾步,柔和地扶起句扶,說道:“魏軍犯境,孝興身為太守有守土之責,何來有罪。”

  “孝興謹慎,探查有功。若非孝興察覺出司馬懿兩路大軍虛實,魏軍逆漢水而上為佯軍,上庸北上大軍為主力。我等還不知如何應對司馬懿呢!”諸葛亮夸獎說道。

  句扶隨在諸葛亮身后,恭敬地問道:“此乃在下分內之事,不敢貪功。上丞相喚在下前來,不知有何要事交于在下?”

  諸葛亮笑了笑,走向輿圖,說道:“孝興謙虛了,此次喚孝興前來,乃是有要事相托。”

  確實如諸葛亮所說一般,句扶探查有功。

  司馬懿原本準備行聲東擊西之策,出佯軍攻钖關,自己率主力日夜兼程北上武鄉縣,欲打句扶一個措手不及。畢竟安康郡也才五千兵馬,若被佯軍吸引至钖關,武鄉縣必然空虛,面對司馬懿大軍自然無法抵擋。

  句扶在安康郡駐守一年有余,深知自己責任重大,不敢松懈。是故句扶對駐防荊州的司馬懿多有深入研究,發現司馬懿用兵風格非常喜歡先迷惑對手,再急行軍挺進,趁敵人不備再行進攻,奪取目標。

  如司馬懿攻孟達就是如此用兵,迷惑孟達,日行百里,不計傷亡進攻上庸,最后才將孟達斬殺。

  所以句扶吸取孟達的教學,句扶在上庸通往安康郡的兩條通道上,安排有大量斥候。還針對陸路這塊,在山中修繕小型秘密據點,傳遞消息。司馬懿一出兵,基本就被漢軍知曉。

  諸葛亮指著輿圖,問道:“孝興,目前司馬懿所到何處,其兵力如何?”

  句扶略作沉思,說道:“上丞相,根據探子回報,司馬懿大軍沿陸路而上,直逼武鄉縣(西城縣),預計還有兩日可至。至于司馬懿兵力的話,大約四萬人左右。”

  “钖關方向,情況如何?”諸葛亮問道。

  句扶看著輿圖上的钖關,臉色有些沉重,說道:“钖關情況并不樂觀,駐守钖關乃是偏將軍柳休然(柳隱),但其手下兵馬不過千人。若魏軍強攻的話,恐柳休然難以堅守。”

  諸葛亮用筆在輿圖上作標記,并問道:“魏軍來犯主帥為何人,兵馬又有多少人?”

  “钖關方向,魏軍主帥乃是荊州刺史夏侯儒,其手下兵力有萬人之多,十倍于柳休然。”句扶面色凝重的回答道。

  諸葛亮微微蹙眉,問道:“夏侯儒來歷如何,可是夏侯兄弟子嗣乎?”

  句扶搖了搖頭,回答道:“夏侯儒并非夏侯兄弟子嗣,乃是夏侯淵堂侄,其兄乃是前荊州刺史夏侯尚。”

  諸葛亮撫須沉吟,緩緩問道:“夏侯儒可有其兄夏侯尚之風乎?”

  夏侯尚乃是曹魏名將,早年被曹操器重,以軍司馬從軍,隨曹操平定冀州;后面又輔佐曹彰遠征烏桓,大破烏桓;最后轉任荊州刺史,拜征南將軍,攻拔大漢東三郡,又擊潰吳將諸葛瑾。

  數年前,夏侯尚、曹真、曹休三人同為大魏護國柱石,可惜夏侯英年早逝,于三年前病故,留下二女一子。

  句扶面露難言之隱,沉默半響,說道:“夏侯儒雖為荊州刺史,但是荊州事務大部分由司馬懿負責。末將只知道,早年為曹彰的驍騎司馬,后為征蜀護軍,同張既一起平定酒泉蘇衡叛亂。”

  聞言,諸葛亮放下心來,笑道:“夏侯儒不類其兄便可,則大事定也!”

  說完,諸葛亮招呼眾將集結。半響后,眾將簇擁著東三郡輿圖。

  諸葛亮環視眾人,笑道:“司馬懿欲行聲東擊西之策,佯出漢水,實取武鄉縣。亮欲以其人之道,還施其人之身,不知諸位以為如何?”

  吳班與眾人面面相覷,不解其意,拱手出列,問道:“上丞相不知何意也,可否明示?”

  諸葛亮用羽扇指著輿圖,笑道:“諸位請看,曹魏舉荊州之眾,五萬大軍,分二路大軍;我大漢兵不過三萬人,兵少于曹魏,敵強我弱。是故我等若要扭轉局勢,則需以我之強,攻彼之弱,行田忌賽馬之事。”

  諸葛亮看著帳下專心聽講的眾人,繼續深入分析說道。

  “曹魏弱在何處,我軍強在何處,諸位需知。曹魏看似兵力多于我軍,其實不然,唯有陸路司馬懿率領的四萬大軍多于我軍;而漢水夏侯儒一路,兵不過萬,乃是佯軍。若我軍要扭轉戰局,行以強克弱之舉,可乘夏侯儒不備,遠襲其軍。”

  此言一出,眾人交頭接耳,議論紛紛,不解諸葛亮為何主動出擊。

  主簿胡濟,拱手出列,面露惑色,問道:“上丞相,敵強我弱,曹魏大軍五萬,而我漢軍不過三萬。為何不據守武鄉城,以退魏軍,而行弄險之事?”

  諸葛亮輕搖羽扇,笑了笑,說道:“偉度(胡濟字)待敵來攻乃是下策,曹魏兵分二路,我軍順漢水而下,可形以眾擊寡之勢,破其夏侯儒一路,則魏軍退也。何必與其鏖戰于城下,空損兵力乎?”

  “孫子曰:‘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此乃天賜良機,不可視若無睹。不知諸位可還有疑惑乎?”諸葛亮問道。

  “上丞相,若司馬懿進攻武鄉城,斷我軍退路怎么辦?”楊儀蹙眉問道。

  諸葛亮輕笑一聲,說道:“他打他的武鄉城,我破我的夏侯儒,有何可懼。”

  “不知上丞相準備命誰堅守武鄉城,以退司馬懿?”楊儀繼續問道。

  諸葛亮轉頭望向句扶,沉聲問道:“不知孝興愿守武鄉城,堅守至我軍擊破夏侯儒,回援乎?”

  句扶毫不猶豫,拱手出列,說道:“上丞相,扶愿固守武鄉城,待我軍回援。”

  “孝興敢下軍令狀否?”諸葛亮正色問道。

  句扶直視諸葛亮,鄭重說道:“扶豈有不敢乎?”

  諸葛亮抽出令牌,說道:“善,武鄉城已有四千漢軍,我再調配四千大軍于你,共八千士卒,協助孝興固守待援。”諸葛亮抽出令牌,說道。

  “多謝上丞相!”句扶緩步上前,接過令牌,拱手退下。

  (大家覺得以為霍弋的梁道鄉之戰,應該略寫還是詳寫,包括諸葛亮與司馬懿的對戰。)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