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小說 > 六零之等我準備好再穿越 > 第47章 手藝被認可
  北方某部隊駐地。

  幾輛軍卡載著一隊人返回了駐地,一伙人全都風塵仆仆,可神色間也難掩喜色。

  馮建平和幾個戰友剛從澡堂里把自己收拾干凈,還沒回去宿舍,路上就遇上了收發室的小陳。

  “馮排長!”小陳一個敬禮,隨即將一個包裹通知單遞給了他,“這邊的包裹已經到了幾天了,馮排長還是早點去取了吧。”

  包裹?馮建平心下還是有些詫異。

  從他當兵入伍這四年多的時間,除了家里的信件,是鮮少能夠收到家里的包裹的,早幾年是年景不好,后來他也不缺啥,家里也就沒給寄過了。

  不過,他還是跟戰友招呼了一聲,就跟著小陳去收發室取包裹了。

  到了收發室,小陳就遞給他一封信和一個舊土布包的大包裹,他拿在手里掂了掂,還挺沉。

  包裹摸著應該是有玻璃罐子在里面,想著可能是家里給郵寄了什么咸干菜之類的。

  再看那封信,信上面的字有些陌生,看來不是建安寫的。

  再看“馮建平收”幾個字看起來十分大氣,一勾一劃,清雋有力,他估摸著應該是他媳婦給寫的,聽說也是個初中生,這下看來,字寫得也是極好的。

  想到這里,嘴角不禁微微勾起,提著包裹的步伐也變得輕快起來。

  回到宿舍,寢室里的一窩牲口就又圍了上來。

  “排長,家里給寄了什么好東西啊!”這一聽就是個饞的。

  “不知道,我等會兒再看,有好東西的話再給你們分分。”他說著又揚了揚手里的信件,這下大家也都知道了他的意思,三三兩兩散開了。

  他住的是10人間的班排宿舍,有五張上下床,此時宿舍里的人大都在里面。

  宿舍里有一排大桌子,便于在中間開會什么的。墻邊還有一排內務柜,一人一個方便他們放置自己的私人物品,不過這年頭各類物資都是部隊里給配發的,他們個人的私人物品也屬實有限。

  他把包裹放在桌上,坐在凳子上就拆開了信。

  “吾兒建平:

  見字如面!

  吾兒離家一月有余,爹娘甚是想念。

  ......

  家中一切安好,爹娘也會替你照顧媳婦,你離家在外,行伍辛苦,切記保重身體!

  勿念!”

  “好啊!”

  讀到信中提到媳婦已經懷孕,此時算上也三個多月了,他不禁一拍大腿,興奮坐起。

  “咋了,馮排?屁股上長刺了?”坐他對面看書的一班長瞥見他這般興奮,不由得打趣道。

  “嘿嘿嘿!我媳婦兒懷孕了,我要當爹啦!”

  聽到他興奮地大叫,宿舍里的其余人又圍過來湊熱鬧。

  “可以啊,馮排,你這彈藥命中率可以啊!”

  “就是,好幾年也才能回去這么一次,不抓緊了干,這家里的地不就給荒廢了嘛!”

  ......

  一個二個的黃腔就開起來了,饒是馮建平在這群兵痞子堆里洗禮了四年,被眾人集火也有些受不了。

  好在他是排長,一個口令過去,這些個牲口還是得乖乖聽話的去旁邊站好了。

  等周圍靜了下來,他才拆開了家里給寄的包裹,被舊報紙包裹得嚴嚴實實的兩個玻璃罐子,還有里面油紙給裝好的5包辣椒面。

  掏出一個玻璃罐子,油脂包裹著細碎的蘑菇丁,看起來就很下飯,這應該就是他媳婦給做的好吃的蘑菇醬了。

  他決定中午吃飯的時候就帶去嘗一嘗,看看他媳婦是手藝是不是像他娘說的那樣好。

  當然,中午吃飯的時候,顯然就不止他一人嘗到了媳婦做的蘑菇醬。

  “嫂子這手藝,那得是這個!”說話那人說著給他豎了個大拇指,這好家伙,其他人就坐不住了。

  排里的兄弟一個個的,跟他關系本來就好,這都厚著臉皮來夾了一筷子,可把他心疼的啊。

  媳婦這手藝好是好,可這一下子就去了一大半啊!這還不提,每個人夾了一筷子就著大饅頭吃得是滿嘴留香,可那眼珠子就長在他桌上的蘑菇醬下不來了,顯然,這一筷子可把他這些個從南到北來的戰友給征服了。

  “吃什么呢,小馮!”高連長見一些個人圍到一起,馮建平死死的捂住桌上的一個玻璃罐子,這下就來了勁兒。

  不用說,他又損失了一筷子蘑菇醬。

  然后,高連長就坐在他旁邊不走了。

  “嘿嘿,小馮,好東西嘛,就是要拿出來分享嘛!”高連長一口饅頭就著蘑菇醬,吃得很是滿足。

  吃完了,又笑呵呵的朝馮建平許諾:“改日我媳婦給我寄吃的,我也分給你,不要小氣嘛。”

  馮建平心里就想呵呵了,他又不是不知道嫂子都是寄些干果什么的,這現成的能有他媳婦做的好吃?

  可到底高連長臉皮厚,又讓他給賴了兩筷子蘑菇醬。

  馮建平覺得自己心里都在滴血,他媳婦可一共就給寄來兩罐子,這一下子就去了一大半,他還能撐幾天啊。

  他心下暗自決定了,后面的辣椒面他就一次只拿一點兒出來,媳婦給他2兩包一包實在是太多了,到時候讓這群牲口看見了,他肯定又得讓出去不少。

  媳婦給寄的可不能再讓出去了。

  他這次出任務回來,應該也能有機會往上升一升。要是快的話,過不了幾年,他就可以把媳婦接來隨軍了,到時候他就可以天天品嘗媳婦的手藝了。

  這邊林文菊的手藝受到了部隊里馮建平戰友的歡迎,而另一邊,她的手藝也同樣被人念叨著。

  縣城,一中。

  又到了中午吃飯的時候,建安和兩個朋友簇擁著,就拿著鋁飯盒和霉豆腐去了食堂。

  她的糧食交到了學校,兌換了飯票,花錢買了點菜票,每天中午晚上到了飯點,只需要拿著飯盒去食堂打飯菜即可。

  馮家因為有著馮建平入伍的津貼,日子過的算不錯的,每月里林母也會給拿上四塊的菜錢,讓她在學校里買些菜吃,怕她吃不慣吃不好,每次回去也都會給裝上一些家里做的咸菜干、霉豆腐,讓她換換口味。

  不過建安是個節省的性子,和同樣從下面鄉鎮來的同學一起拼菜,一個月也就花個兩塊多的錢買菜票。

  余下的錢她也不是沒想過還給林母,可林母憂心孩子吃不好壞了身子,每個月還是雷打不動給的四塊錢。

  于是,多出來的錢她就自己給攢著了,平時買些紙筆書本什么的,也從來不找家里額外要錢。

  這也是以前了,自從這回她回家帶來了她三嫂給做的蘑菇醬和辣椒面,她發現她吃的飯和菜比以前多多多了。

  “建安,你嫂子的手藝真好!再吃下去,我這個月就要超支了。”來自盤龍公社的李曉挽著她的袖子,撒嬌道。

  “就是,這兩天我跟著你們一起吃,覺得食堂的飯菜都變香了。”這是她縣城里的同學王玉清。

  “別說你們,我感覺我比以往吃得都要多呢!”

  “不過我們一起這么吃,你這個兩大罐子,可撐不了半個月,我接下來的半個月該怎么過啊!”王玉清越說越想哭,她家里條件不差,父母都是工人,家里兩個哥哥也上班了,也沒啥拖累,就她一個人上學,家里都是緊著的。

  往常都是去食堂買飯菜的,偶爾也能買些肉菜打打牙祭。

  她們三個玩得好,有時候她打了好吃的,偶爾也能分建安和李曉一些。

  可前幾天建安回來,帶來了她嫂子做的蘑菇醬,那可是她第一次嘗到這樣下飯又香的醬菜,就著蘑菇醬,她含淚干了一大碗飯,還額外買了個饅頭,差點把她吃撐了。

  “這蘑菇雖然不值錢,可這個醬費油,我嫂子也難得做一回呢,不然我娘可不依。”建安知道她喜歡,可這東西也不是尋常東西,光這油,就金貴著呢。

  “就是,光是那些油就值老些錢呢!”

  李曉也跟著吃了,不過她可不愿意占建安便宜,這些日子用的都是她的菜票,沒讓建安出錢。可再吃下去,她這個月的菜票可就要見底了。

  “那好吧,蘑菇醬沒有了,辣椒面也將就吧,到時候打一些蘿卜,蘸著也下飯。”王玉清委屈巴巴的,可還是惦記著建安帶來的另一樣寶貝——辣椒面。

  “還有,你勻給我那包辣椒面,我晚上帶回去家里,我爸媽哥哥都喜歡得很呢!”王玉清突然精神一振,開始嘿嘿嘿地望著建安。

  “玉清,你又在打什么注意啦!”李曉一見她這幅樣子,毫不猶豫地拆穿她。

  “嘿嘿嘿,那不是我們家都喜歡你嫂子的手藝嘛。

  就二兩,我家里五口人,幾天就要見底了。

  這樣,建安,你再給我二兩,我不白要,我給你錢。”王玉清跟建安關系好,自然知道她家做的有多的,她嫂子也給知青換的有,這要起來心里就沒負擔了。

  說罷,從包里掏出一毛錢,就遞給了建安。

  建安被她整的有些無語,有些不想收,可畢竟也不是王玉清自己吃,她這都是家里掏了錢給買材料做的,嫂子也出了大力氣呢。

  “建安,我看你就收下吧,要不是我沒錢,我也想要二兩帶回去給家里嘗嘗呢。”別說王玉清,就她她也喜歡呢。

  就這樣,建安接下了錢,下午放學后又給了王玉清一包辣椒面。

  臨走前,王玉清還湊在她耳邊悄悄說:“你家蘑菇醬能不能換?出錢出東西都行,我也想讓我爸媽嘗嘗。”

  建安有些遲疑,她嫂子倒是跟知青換過,她也見著了,想來應該也是愿意的。

  可畢竟現在買東西什么的都是走供銷社的,個人是不能做這些的,被抓到了那就是投機倒把,她不想冒這樣的風險。

  王玉清知道她的心思,握住了她的手:“建安,我們倆什么關系,你就放心,就自家吃,我也不是換,就請你嫂子幫忙做一些,我出加工費。”

  建安抬頭,看著她真摯的眼神,知道玉清沒有騙她的意思,好半晌才點點頭。

  “那行,我幫你回去問問我嫂子。不過,如果我嫂子同意幫你做的話,一罐子工費可要一塊錢呢,罐子得你自己出。”

  頓時,王玉清就心花怒放了,忙應承道:“那當然沒問題,我明天就給你拿四個玻璃罐過來,我要四罐!”

  “小點聲!”建安見她興奮起來聲音就有些控制不住,忙上去拉住她。

  “行!我知道啦。”王玉清聽話地壓低聲音,用耳語般的聲音一字一句道,眼睛卻都彎成月牙了。

  “我只是問問,還不定成不成呢,你別拿這么多罐子。”建安有些膽兒小,不敢一下子接那么多。

  “沒事兒,不行就當我送你的啦!嘿嘿嘿~”

  王玉清如了意,更是興奮得不得了,像個花蝴蝶一樣左竄竄,右竄竄才出了校門,哼著調調騎上自行車回家了。

  這一幕,看得建安是直搖頭。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