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小說 > 開局給秦始皇直播兵馬俑 > 第363章 酷吏:既是打手又是替罪羊
  鑒于俠士的不穩定性,無論是帝王還是百姓,都覺得這種自由有點過火了,他們還是承受不來,成為美好的傳說就傳說吧,反正都已經留下那么多故事,也足夠了。

  【說完草莽之間的俠士,我們再來說說廟堂上的特殊存在——酷吏。

  吏嘛,就是有官方編制的朝堂官員,酷吏呢,我們說得通俗點,那就是朝堂打手。

  雖然講得有點粗,但作用上的話,還真沒區別。

  基本上只要是皇帝,手下都得有幾個看得過去的酷吏,不然作為老大的排面都沒有。

  就是我們現在的企業和單位,都存在縮小版的“酷吏”。

  但很惋惜的是,作為酷吏,真就一朝踏上不歸路,沒有回頭時。

  無論你的業績完成得有多好,無論你對老板有多忠心,下場總歸是凄慘的,沒有例外。

  而重用酷吏的帝王,反正最后都會被大書特書,往往都伴隨著好大喜功、不尊重朝臣的罵名。】

  張湯面不改色,劉徹同樣沒有任何動容,叫本來想看到點不一樣的朝臣都覺得無味,難怪兩人“狼狽為奸”。

  酷吏在哪個時代都少不了,總歸要有人干那些臟活累活,一個朝堂里面終歸不可能都是“君子”,君子在朝堂可存活不了多久。

  酷吏能持續這么多年,難道當上酷吏的人不知道自己的結局會凄慘嗎?難道皇帝不知道重用酷吏會招來罵名嗎?

  可前輩們的凄慘結局無法阻止后來的甲乙雙方親密無間合作,其實,這種現象出現,也值得深思背后蘊含的邏輯。

  【酷吏的選擇性并不多,能成為酷吏,性格就有明顯的特征,除非本身就性格堅毅剛勇,否則很多都是窮苦出身的人,打手干的就是苦活、累活、臟活,你說要一個出身世家或者是書香世家的公子來干這個活兒,想想都不現實啊。

  最先自家長輩就得把腿打瘸。】

  這倒是,誰家出身好點的不想要風光霽月,會去給皇帝當陰暗里面的打手呢?

  只有那些出身窮苦沒得選的人,才會選擇當酷吏。

  一些狠人不在這個范疇。

  【但,也不要瞧不起酷吏,貨與帝王家,無論是為民請命還是為了往上爬,都是給皇帝干活兒,能給皇帝當打手,有野心的人都沒法拒絕。

  漢朝酷吏寧成:“大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耳!吾日暮途遠,故倒行暴施之。”

  主父偃:“仕不至兩千石,賈不至千萬,安可比人乎?”

  給帝王直接當打手欸,就是一條通天路,哪怕最后結局不好,石大多數人都抱著一種前面輝煌讀哦年,死了也不白干值了的想法。

  九成九的人窮極一生見不到皇帝,九成九讀書人窮極一生無法和皇帝說上一句話,現在,有一個機會擺在面前,叫你成為帝王信任的心腹,就算是死路,多的是人前仆后繼。】

  可不是嘛,這話說得不少人心窩子都疼。

  哪怕是一直抨擊酷吏的官員和讀書人,想到若是這個機會擺在面前,呼吸都不由重了幾分。

  【酷吏的作用就很明顯,就是一把只屬于帝王的刀,光輝偉正都和他們沾不上邊。

  典型的酷吏就是咱們漢武帝和武則天了,兩個人也是被罵得“齊頭并進”。

  比如說武則天,她在朝的時候還有個酷吏成風的說法,當官當得戰戰兢兢,她選擇得酷吏就是一個無賴,利用來俊臣來鏟除異己,除掉不支持她的朝臣和李唐宗室、公頃貴族。

  來俊臣本來的生活是什么樣子一眼能看到頭,能當女皇的打手,他難道會拒絕嗎?

  或許在他看來,位高權重那么多年,享受多年榮華富貴,我后面死得慘也是活該。】

  來俊臣:雖然有這個心理準備,但也沒到覺得活該的程度,對自己還是仁慈點吧。

  武則天對于天幕的話毫無波動,若是他們老老實實,她又需酷吏來損害自己的名聲?

  難道她自己不知道嗎?

  【酷吏的人生縮影,無論長短,基本上就是這么個流程:

  皇帝想要找打手干得罪人或是直接殺人的臟活,酷吏想要出人頭地,雙方需求和能力達到互補,迅速結為親密關系,一拍即合的開始干活兒。

  事情干完了,帝王要保持形象,剩下聽話的朝臣需要一個出氣口以及拔除酷吏這個日后的不穩定因素,雙方一拍即合。如果帝王還想再次用酷吏,那就將酷吏變成藏起來的夜壺,如果實在是人心惶惶,那就直接把酷吏宰了安撫人心。

  這件事聽起來帝王還挺無情的啊,用完就扔。

  但還真是一個愿打一個愿挨,沒有皇帝的賞識,許多人哪里有機會權勢富貴震人心。

  哪怕后來害怕了,后悔了,但早在你成為帝王手里一把刀的時候,結局已經注定。】

  劉徹不做聲,這事他熟啊,還反復來。

  下面的臣子沒法說,畢竟說了上面的帝王也不聽。

  反正在劉徹這一朝,最不保值的就是大臣,丞相都不知道砍了多少個,其它的更別說啦。

  活吧,看看能不能努努力活到壽終正寢。

  想到天幕透露過上頭陛下的壽命,朝臣們覺得這個愿望都有些困難。

  【對于朝堂來說,任何時候都需要酷吏,只不過有些時候名號不一樣而已,而且,根據歷史發展來看,往往都是在王朝較為強盛的時候,酷吏能夠被適當的使用。

  也能理解,王朝不強盛,皇帝基本也沒多少話語權,還想要賦予一個生殺大權的酷吏,那才是癡人說夢話。

  像是漢唐,酷吏就比較出名。

  漢景帝時期就有個外號叫做蒼鷹的酷吏郅都,他當時強勢到什么程度呢?

  性格極其強悍,在朝堂上和大臣爭辯那是完全不給人臺階下,皇帝叫他去辦濟南一個涉及到三百族人的大家族,當地的太守都拿地頭蛇沒辦法,但郅都直接去了,查了,屬實了,把人族長拖出來當眾看了。

  這事情辦得那是一點都不拖泥帶水,旁觀者來看的話,還很漂亮,但對于死了族長的家族來說,就很恐怖了,因為郅都完全沒有迂回商量的余地,有人他是真殺啊。

  他在濟南不到一年,治理得服服帖帖,那里一個個都把他當成親爹供著啊,該說不說,難怪皇帝喜歡用,他真有用啊。

  這哪里是酷吏,這就是朕的心腹大臣啊,你們不要冤枉他,他向來對朕忠心耿耿,萬事都是為了朕啊!】

  天幕故意一番唱作念打,把不少人氣得心口憋著一口血。

  皇帝聽了也臉色奇怪,天幕說得真是太…對他們胃口了,就是直白了點,叫他們都不好再拿這一套演了。

  下次那群大臣還要懲治誰誰誰的話,他應該想一套什么全新的話術呢?

  【漢初的時候地方豪強野蠻生長,也是酷吏發展的黃金時期啊,皇帝不好動手的,就叫酷吏去殺啊,反正都擔了不好的名頭,那不少幾家哪里對得起身上的罵名啊。

  同樣的例子,在明末又上演了一遍。

  這會兒的明末,皇帝多年不理朝政,中央幾近癱瘓,地方的豪強勢力自然就少了尊重和敬畏,還有一個聲名赫赫的東林黨在朝勾結,在地方叫東風……反正是集大成者于一身呢。

  這個時候,魏忠賢這個太監充當了酷吏的角色。

  不否認,魏忠賢的私人評價極低,就是人渣,但沒辦法,我們既然評價歷史的話,就先得把私德放一邊去。

  魏忠賢充當酷吏的角色,把和東林黨爭斗失敗的楚黨、浙黨還有太監勢力整合成一個新勢力,他當然是有私心,但真就是無巧不成書,偏偏就是殘酷的政治斗爭將尾大不掉的地方勢力打擊掉,朝堂的威嚴重回。

  很諷刺的是,在魏忠賢獲權的那幾年,朝堂的政令在地方通達,并且能夠得到執行,遠勝于荒誕的萬歷年。】

  朱元璋沒想到這里面還有他家的事情,聽完了只覺得滿肚子的氣,有對老朱家子孫的不滿,還有對朝廷大臣以及宦官的殺氣,這一籌,朝臣們還比宦官們吸引的殺氣多。

  也是不容易了。

  別說朱元璋這個明朝的當家人,就是其他人都沒想到是這樣的結局,不少讀書人更是不可置信,為什么?天幕真的不是在說謊嗎?

  【所以說啊,崇禎是真的不知道當皇帝,但也沒辦法批評他,因為他真沒接受過皇帝教育,都是撿了兄長的皇位。

  他上位后殺了魏忠賢,結果沒有來得及給自己打造另一把尖刀,朝廷權威一下子散了,

  結果就是眾正盈朝,但政令不出皇宮。

  都不知道該如何表述這種情況。

  酷吏和文官是一朝政體的兩面,酷吏就是陰暗爬行的狠辣剛猛,文官就是陽光之下的仁義溫暖,這兩者的平衡,是不能被打破的。

  光有仁義顯然是沒有底氣的。

  優秀的皇帝,玩的就是各個方面的平衡。】

  崇禎聽到這里,才算是明白為什么當初說他殺錯了魏忠賢,或者說,他只看到魏忠賢的狠辣迫害,卻是沒見到他是誰手里的刀。

  他親手拔除了手里的刀,大臣們自然喜大普奔,對他夸了又夸。

  偏偏他自己還沾沾自喜,以為可以成為圣君,殊不知人家在嘲笑他剔除自己的利爪。

  【古代和平年代,朝廷收稅那就是經濟命脈啊,有時候朝廷的稅也不是那么好收回去的,總歸會遇到一些人想要趴在國家身上吸血,那就是地主,會將稅截流。

  如果做得不過分,朝廷又不是窮得開不了鍋還好,但如果遇到特殊情況,那就對不起了,農耕賦稅撐不了國家運營,那就只能從別的地方補足,這個時候別說截流了皇帝的,就是稍微家大業大點,都在戳皇帝的眼啊。

  點名咱們劉豬豬啊。】

  劉徹臉皮厚得很,許多商賈有苦說不出,他們這位陛下的臉皮那是相當優秀,別人都還遮掩遮掩,他真就是明搶啊。

  【這種情況,讀圣賢書行圣賢事的文官是沒法接過重任的,他們就拉不下臉去,這個時候就需要酷吏去干活兒了。

  又是咱們劉豬豬時期,他打仗啊,那純純就是燒錢,前面幾個祖宗都光給他攢錢了,還是不夠。

  但架不住我們豬豬好命啊在,除了武將這方面不太順心以外,其它方面那基本都是要什么來什么。

  桑弘羊為他制定了一系列的經濟措施,算緡告緡相當于從富商口袋里掏錢的財產稅,均輸平準、鹽鐵官營還算是正常手段增加國庫收入。

  劉徹一開始還比較平和,專門樹立了個榜樣,乖乖交稅的洛陽商人在短短七八年內就升到了關內侯,還出任御史大夫,不過效果不明顯。

  果然還是得酷吏出場啊。】

  劉徹冷哼一聲,一群不識好歹的。

  林書都要說一句,按照他的那個財產稅,都要破產,不過最后結果也大差沒差。

  【劉徹直接來硬的,自然是酷吏出手,三年時間,收獲財富上億,還有無數的土地,但漢朝當時的中產階級幾乎都破產了。

  從朝廷的大局來說,運用酷吏來大規模獲得財富,但可想而知,等到危機渡過,酷吏的下場會有多慘,還會成為史書上的罪人,

  酷吏的出現,其實說到底就是普通的官員解決不了危機,又或者說他們知道如何解決但不愿意臟了手,事后又站在道德制高點上指責。

  這玩意嘛,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端看你坐在哪張椅子上。】

  可不是嘛,說的好像誰想用酷吏一樣,不是你們不得用嗎?

  【但酷吏終究是不討人喜歡的,因為他們的定位就是皇帝的打手,代表著暴力,誰也不知道暴力什么時候會降臨到自己頭上。

  同時酷吏也是監測告密者,叫人惶恐不安,若是真叫我身邊有這么一群人,同樣會憎惡。

  酷吏,一個朝廷無法避免產生的存在,是皇帝的打手和戰友,也是事后需要掩藏在暗色的夜壺,還是安撫人心的血色替罪羊。】

  走上酷吏這條路就知道自己的結局,但終究不是所有人都能坦然面對死局。

  知道會被皇上拋棄,可這么直白的說出來,被當作夜壺,當作替罪羊,除了心里苦澀和無奈,也無可改變。

  這把刀,該當的還是要繼續當。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