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小說 > 舊日音樂家 > 第二卷總結及請假
  1894年,初夏,柏林。

  《c小調第二交響曲》在理查·施特勞斯指揮下首演了前三個樂章,樂評幾乎全是抨擊與謾罵。

  同年年末,馬勒親自指揮全部五個樂章,期間身體不適,演出后便暈倒,這場音樂會激烈的反對之聲少了一些,雖然大量樂評人仍舊拒不出席,但上座率有一定提升,聽眾報以體面禮節的歡呼。

  十分不網文的劇情,嚴格來說,這部交響曲到馬勒死后至少五十年也沒引起什么注意,將主角這么寫萬萬不可,作者去代入一下倒是可以。

  《舊日音樂家》目前寫了8個多月,第二卷的跨度在35W-118W字。

  講道理,像我這樣的起點撲街作者的切書規律,除了15-25W上架前后,另一個高峰期應該就是在此期間。

  寫過書的都會知道,這絕逼是法則級的規律,這下我也有過親身體驗了,尤其在第二卷70多章左右時。

  怎么描述那種狀態呢?就是你只要一坐在鍵盤前面,滿屏幕滿腦子都是“寫你mb”。

  有很多大神級別的作者在分享經驗時說:“寫書不要看評論,看數據就行了。”

  我知道遇到那種情況他們是怎么懟人的:“你噴得這么兇,訂閱卻越來越高,教人寫書走好不送。”

  但我這里的評論畫風有時是這樣:

  “你寫成這逼樣,難怪數據這么差。”

  我他媽還能說什么.jpg

  薄紗了。

  我的作家助手至今都處于卸載狀態,除了臨時在外改文時短暫裝回過幾次,這減輕了一定的打擊感。

  不過兩卷的寫作經驗,讓我有了一個實操性的更寶貴收獲:

  “選好卷首語,讓它變成完結這一卷的精神支撐。”

  第二卷的卷首語,在最開始設計的時候,很容易想到去在馬二合唱部分的歌詞中找,但具體選擇哪句,則糾結了很久。

  回看首演樂章V就會發現,其實八個詩節各有各的淚點。

  站在書中角色的角度,當他們恐懼死亡本身時,會更在意一和八;當遭受過重大變故、害怕失去所擁有時,會更在意二;當處在人生的失意逆境時,會更在意四;當受到病痛或衰老折磨時,會更在意五、六、七......

  但最后我選的是第三詩節:

  “要相信啊:

  你的誕生絕非枉然!

  你的生存和磨難絕非枉然!!”

  對于懷疑“存在的目的和價值”的書中小角色們而言,他們會更在意聽到這句話,然后,對我自己這種撲街小作者而言也是。

  我能寫到現在,首先感謝自己選擇了這條卷首語。

  或許,之后還是能用這個方法堅持下去,或許。

  一些寫作的真實心路歷程剖開分享,然后還是進入正題,總結一下劇情吧。

  ……

  從大綱設計上來說,第二卷篇幅本就是最長,起初估計約為第一卷的兩倍,以對應《c小調第二交響曲》的龐大篇幅和編制,當然,實際還是寫超了10W字。

  “復活”卷我對雙主線結構的處理,沒有“巨人”卷那么顯著,實際上并列關系占據了更突出的位置。

  當然,我也是從來沒寫過書,這都是在憑感覺嘗試。

  第二卷結構上最重要的節點是五段死亡,分別對應范寧創作《c小調第二交響曲》五個樂章的階段。

  第一樂章是維埃恩的出生到死亡,其創作原型是法國管風琴家LouisVierne(1870-1937),或許十分名不見經傳,但這我是有意而選之的。

  因為藝術大師們的天賦、意志力和影響力接近于神,令我們這些普通人望塵莫及,也令那時作為青年作曲家的主角望塵莫及,所以我想降低一下他仰望的層次。

  其實每位音樂家都有戰斗的一生,不光是貝多芬、肖邦或勃拉姆斯這樣的人,更多的音樂家是歷史長河中的支流,他們的藝術生涯也同樣可歌可泣。

  這里離范寧的時代很遠,但喚起了他對于自己音樂師承的悠然神往,喚起了對“死亡觀”的思考和探討欲,命題也得以初步提出。

  維埃恩的這條線在第二卷初期就埋下,關聯的神秘側包括其引出的人際關系出場、被使徒利用的折返定位陰謀、特納美術館原址暗門與瓦茨奈小鎮、紫豆糕小姐與緋紅兒小姐、文森特前往豐收藝術節的可能活動目的......

  所以寫那些經歷真不是水字數,就算對音樂家的藝術生涯和抗爭精神不感興趣,但這也是主線神秘劇情,還有,幽靈火車事件不是沒頭沒尾、暗門探索不是強行收場、瓦修斯的挑釁樹敵不是強行降智、主角在面對F先生時忘帶鑰匙也不是智商低,真的別噴了,我刪了一些評論,對不起,但我真的好難過。

  第二樂章是詩人巴薩尼的死,雖然他是劇情中“復活頌”的原始文本作者,但創作原型不只是詩人克洛普施托克(FriedrichGottliebKlopstock,1724-1803)。

  我在寫這部分劇情,寫巴薩尼的藝術生涯時,心里也想過貝多芬《c小調合唱幻想曲》的合唱文本《當愛與力量團結聯姻》的作者庫夫納(ChristophKuffner,1780-1846),想到過葉芝(WilliamButlerYeat,1865-1939)的神秘主義詩歌,還想到過里爾克(RainerMariaRilke,1875-1926)的《杜伊諾哀歌》......

  就像范寧說的那樣,這對他而言是一個善終式的、遠距離崇敬的人物,這避免了痛徹心扉,只有淡淡的感時傷逝或陰霾悵惘。

  ——這種“追憶”的心境很利于藝術家去探討人文,去探討《哥德堡變奏曲》的神性,去探討藝術作品在歷史長河中的判定問題,以及嚴肅音樂和詩歌文學的關系。

  就像文中米爾主教對巴薩尼的評價一樣:“每個人都必須遵從內心的自由意志一次又一次地生產真理,否則他就會枯萎。巴薩尼以畢生追求真理,即使那不是終極真理,但至少不會被歷史判定為失格。”

  合唱這件事情對藝術而言太嚴肅了,因為幾乎每一位寫聲樂交響曲的音樂家,都受到過詩人、文豪和哲學家對他們人生觀的本質影響,幾乎每一位。

  如果在異世界,有一位藝術家在交響曲中加入了合唱,必須要解釋那些深厚的人文土壤是從何而來,解釋他心中的創作沖動從何而來,他是從何種社會思潮下理解的哲思,他如何思考文學與音樂、韻律與節奏的關系,而非簡單地靈感爆棚或一抄了事。

  所以我寫不了貝九,至少在當下的架構下寫不了,我對康德和黑格爾的理解很浮于表面,對席勒的詩作也涉獵甚少,沒有我的幫忙,主角會在外人面前圓不回來,對我自己也是極度不合理的,而且“舊日”的污染特性,注定了范寧抄貝九這種級別的作品會出事(有人已經從暗示中猜到了)。

  大家如果有感覺比較好的寫貝九的書,可以推薦我學習一下,因為如果以后能寫到馬八,是可以借鑒一下他們是怎么鋪墊解釋的。

  這一階段關聯的神秘側劇情,是全書最核心的“格”的設定,以及邃曉者與靈知相關機制、失常區擴散與藝術事業關系的設定……

  第三樂章的死亡是圣塔蘭堡地鐵事故,沒有特定的原型,雖然有些具體的小角色,如馬克、赫胥黎或施特尼凱的死,但主要是為了描繪群體的渾噩與失控。

  范寧發現死亡是完全無常的,沒有任何額外意義的,正所謂“生得渺小,死得隨機”,他開始試圖尋找一個“不僅能救贖逝者,還能慰藉生者”的答案。

  所以才有了圣歐弗尼莊園的燭光晚餐,以及他和羅伊的那些“更加深沉的敘事視角”的討論。

  這一階段關聯的神秘側劇情,先是借助“災劫”引出了特巡廳的一系列人物,然后接下來是七重門扉的“攀升路徑”設定、手機短信提示與范辰巽的伏筆、印象主義畫派和“七光之門”的伏筆、“舊日”的污染暗示、“燈影之門”的密鑰線索、其他器源神的初步情況、使徒事件的進一步推動等。

  第四樂章是哈密爾頓女士的死,勞工案的支線是從第一卷引過來的,然后與她接上,其創作原型是工業毒理學先驅,美國職業健康安全之母愛麗絲·漢密爾頓AliceHamilton(1869-1970)。

  “初始之光”在這里所表達的,不僅是“回到輝光”的諾斯替神秘主義思想,不僅是自我對于塵世的悲嘆……

  那句被她記在扉頁的“人間處在很大的困境中!人們活在很大的痛苦中!”,也有更多對于全人類的悲憫情懷。

  所以才有了音樂救助的“如獲新生”,有了柯達伊教學法的“生命中的光與血”,有了藝術普及的“勞工、農民、娼妓與紳士淑女共同賞樂”。

  范寧也終于在她的葬禮上收獲了“復活”的靈感啟示。

  或許我的人文關懷還做得不夠吧,有幾個人批評主角沒有同理心,好在大綱中這一條支線之后還會有“卡普侖藝術基金”、“連鎖演出院線”以及“舊日音樂學院”,如果還堅持得到那個時候的話,我再強化一下。

  最后的第五樂章是卡普侖的死。

  范寧在首演前夕出現“意料之中的意外”,卡普侖接替指揮棒完成絕響、獲得救贖,這個結局在開書的時候就定好了,真的不是我搞幺蛾子,真的不是我整爛活,對于不喜歡這段劇情的人,在這里說聲抱歉了,當時我的心情非常低落,又是發燒最難受的幾天。

  他的創作原型是商業大咖、鈔能力者、玩票發燒友吉爾伯特·卡普蘭(GilbertKaplan,1941-2016),這位因癡迷于馬勒《第二交響曲》而走上音樂道路的業余指揮家,他的確有很多軼事可供膜拜,或感人的瞬間可供緬懷。

  比如他20多歲就靠《機構投資者》掙得一百多萬(60年代的美元),20年后賣出了七千五百萬美元的高價;比如他乘著飛機到處聽馬勒,在倫敦交響樂團現場,鄰座的女孩成為了他的妻子;比如他把所有能拍到的馬勒手稿和史料全部買下,夜以繼日地研究,又倒貼錢翻印分享給藝術界和音樂學界;比如一系列指揮大師都曾享受過他的高端理財服務......

  最牛逼的是,1998年這哥們還頂著“美國商貿團代表”的頭銜訪華......

  卡普蘭已在7年前死于癌癥,我想他在彌留之際最大(也是最不可能實現)的奢望,莫過于能聆聽到馬勒的親自教誨,甚至是親自執棒首演馬勒的《第二交響曲》。

  于是才有了小說中的這個人物。

  在寫他的時候,我心中又不可遏制地浮現出了聽力全失的指揮《第九交響曲》的樂圣貝多芬、已故的在琉森音樂節上指揮馬二的阿巴多大師、在告別音樂會上彈奏李斯特《第二敘事曲》的阿勞大師,坐著輪椅指揮《艾格蒙特》序曲的小澤征爾大師,凡此種種……

  這段劇情的情緒,在正文中差不多足夠,也隔得比較近,就不額外描述了,如果還想回味一番,可以在網上搜一搜關于卡普侖(卡普蘭)的故事,或聽聽他生前留下的馬二唱片。

  唱片有兩個版本,一個是與LSO(倫敦交響樂團)合作的,一個是與VPO(維也納愛樂樂團)合作的,我認為處理有很多獨到之處,加上樂團是世界頂級水平,足以納入權威之一。不過我日常其實聽得不太多,尤其是VPO的那個版本,分軌實在是太蛋疼了,簡直逼死強迫癥()

  其實,第二卷最后結尾的內容應該還要再多一點,比如擴展那么2-3位勞工的故事,因為合唱團里面也有很多孩子們時日無多了,他們在演唱“復活頌”時的心理活動也是值得人們去關注的,再比如范寧徹底離開后,特巡廳的“善后”以及與眾人之間的博弈等等......

  為保證以卡普侖為主的情緒上的連貫性,前者被剔除,而后者只能放到第三卷再寫了。

  五則關于死亡的故事,五段不同的人生,組成了第二卷“復活”的骨架。

  這是范寧在他的藝術生涯中第一次探討死亡,后面還會有,在第五、第六及第九交響曲中表現得更為突出,但嚴格來說,其實每一部交響曲都有著他關于生與死的思考。

  網文中的主角光環,肯定會讓他魔改后的人生經歷“爽”得多,但實際上,馬勒骨子里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悲觀主義者,關于死亡的命題和陰影困擾了他一生,他至少親眼目睹了五個兄弟姐妹在童年夭折,他在而立之年失去雙親,婚后女兒離世,妻子出軌,而猶太人的烙印使他終生生活在排擠之中。

  “我是個三重意義上的無國之人:在奧地利,我是個波西米亞人;在德意志人眼里,我是奧地利人;在整個世界中,我是一個猶太人。到處被看作闖入者,在任何一個地方都不受歡迎。”

  放心,網文主角不可能這么慘,這本質上還是爽文,看我之前魔改成啥樣就知道了。

  不過范寧總會有一段流浪的經歷,帶著一絲過客感和孤獨感,而且,這會受到我自己這個創作者的情緒影響。

  其實,在第二卷“不留遺憾的歡樂”章節過后,大家多多少少在范寧身上應該感受到了這種情緒。

  ......

  這卷的總結確實有點長了,竟然扯出了四五千字,也是由于“復活”的篇幅原因吧。

  看在我認(xia)真(ji)總(ba)結(che)了這么多的份上,請個相對長的假,估計你們已經看出我是什么心情和狀態,這個月的全勤不會要了,休息一周吧,其實如果不是之前臨近結尾,陽了之后我就會斷更一周以上,真的太難受了。

  但我必須感謝一些人。

  首盟感動淺笑;

  盟主沒有好名字取了;

  盟主大卜鍋;

  “舊日交響樂團”書友群里面的沙雕群友;

  一路會追著發評論的十來位書友,你們的id我都超級眼熟了,每次更新后幾個小時我會自己用讀者端檢查一遍,看到留言多就超開心;

  還有很多默默潛水的書友,雖然不知道你們的id,但一路追更到此辛苦了。

  你們應該知道,有一種常見的說法,是說“新人作者如果數據不好,也至少要寫到100W字左右再加速完結,把結局告訴大家,這樣才是攢人品”,也就是說這樣的情況,讀者們已經默認不算切書,事實上當時跟我同期的新人奇幻作品已經沒幾本還在寫了。

  但現在我不僅寫到了118W,而且我還有繼續寫下一卷甚至下下卷的動力。

  如果沒有你們的支持,特別是已經是半個白銀盟的大佬感動淺笑支持,這一卷我真的很難很難堅持完成。

  不知道能堅持多久,但每個下一章都一定會寫好。

  求票什么的是真沒臉,不過身邊有喜歡看音樂文的書友可以幫我推薦一下。

  第三卷的劇情在我腦海中目前還不是很細,大綱里有一個結局、一個基調、幾條伏筆的交匯線、一些想寫的音樂、還有幾個想寫的人物,不過,范寧在這一卷大概是什么畫風,已經可以做個預告了:

  炎熱的南大陸,一位漂泊的游吟詩人,披著凌亂長發,敞著破舊衣衫,抱著一把吉他,唱著憂郁的歌謠和愛情詩,或在頹敗的車站碼頭,彈著一臺年久失修的鋼琴......穿過原野,穿過海岸,穿過小鎮,這樣去經歷一些人和事,體驗不太一樣的風土人情,一路暗自調查種種線索與疑點......

  也可能討了張角落位置的票,順便去聽個音樂會,結果發現樂團演的是自己的交響曲()

  梳理劇情,1月18日見。

  哦,還有卷名。

  第三卷,卷名“夏日正午之夢”,原型為馬勒的同名《d小調第三交響曲》。 無盡的昏迷過后,時宇猛地從床上起身。想要看最新章節內容,請下載星星閱讀app,無廣告免費閱讀最新章節內容。網站已經不更新最新章節內容,已經星星閱讀小說APP更新最新章節內容。

  他大口的呼吸起新鮮的空氣,胸口一顫一顫。

  迷茫、不解,各種情緒涌上心頭。

  這是哪?

  隨后,時宇下意識觀察四周,然后更茫然了。

  一個單人宿舍?

  就算他成功得到救援,現在也應該在病房才對。

  還有自己的身體……怎么會一點傷也沒有。

  帶著疑惑,時宇的視線快速從房間掃過,最終目光停留在了床頭的一面鏡子上。

  鏡子照出他現在的模樣,大約十七八歲的年齡,外貌很帥。

  可問題是,這不是他!下載星星閱讀app,閱讀最新章節內容無廣告免費

  之前的自己,是一位二十多歲氣宇不凡的帥氣青年,工作有段時間了。

  而現在,這相貌怎么看都只是高中生的年紀……

  這個變化,讓時宇發愣很久。

  千萬別告訴他,手術很成功……

  身體、面貌都變了,這根本不是手術不手術的問題了,而是仙術。

  他竟完全變成了另外一個人!

  難道……是自己穿越了?

  除了床頭那擺放位置明顯風水不好的鏡子,時宇還在旁邊發現了三本書。

  時宇拿起一看,書名瞬間讓他沉默。

  《新手飼養員必備育獸手冊》

  《寵獸產后的護理》

  《異種族獸耳娘評鑒指南》

  時宇:???

  前兩本書的名字還算正常,最后一本你是怎么回事?

  “咳。”

  時宇目光一肅,伸出手來,不過很快手臂一僵。

  就在他想翻開第三本書,看看這究竟是個什么東西時,他的大腦猛地一陣刺痛,大量的記憶如潮水般涌現。

  冰原市。

  寵獸飼養基地。

  實習寵獸飼養員。網站即將關閉,下載星星閱讀app為您提供大神膽小橙的舊日音樂家

  御獸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