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小說 > 鑒寶狂少 > 第1691章 重寶
  空間內四壁安裝了通風設施,干燥恒溫,這是儲存東西的最佳溫度。

  四周的通風管道匯集在頂部中央延伸出去。

  陸飛算了一下距離,大概就是魚池中央假山內部。

  這樣的設計的確太過高明。

  陸飛數了一下,空間內一共有五百零六只箱子。

  看來應該就是吉田家族掠奪的全部寶物了。

  目標鎖定一個小箱子,拿出撬棍打開。

  箱子里面用干草和干燥劑包裹,處理的相當專業。

  干草里面是一個長方形的物件,被泡沫包裹。

  將泡沫解開,陸飛的眼睛就是一亮。

  這是一件彩繪漆屏風高六十公分,寬四十公分。

  長方形屏板,下裝橫出屏足。

  髹漆彩繪,正面紅漆地上以淺綠色油彩繪簡約紋樣,中心繪有谷紋璧,周圍繪幾何方連紋,邊緣繪菱形圖案。

  背面黑漆地上用紅、綠、灰三色油彩繪云紋和龍紋,龍作飛騰狀,綠色龍身,朱色鱗爪,云紋纏繞,呈騰云之勢,邊緣繪菱形圖案。

  體量較小,制作亦比較粗糙,是仿實用屏風而作的隨葬明器。

  這件平屏風可不簡單。

  這是西漢油漆彩繪屏風,出土于民國二十三年,在當時也算是重大發現。

  從保存狀況來看,可以說有史以來保存最為完好的一件西漢油漆彩繪屏風。

  經過處理和修復后,這件重寶被收藏在長安博物館,抗戰中期被搶,下落不明。

  后續幾十年的出土文物中也有見到西漢油漆彩繪屏風,但跟這件相比,卻相差天地。

  這件屏風若是上交的話,絕對是特一級國寶的存在。

  下一個箱子里面的寶物更牛逼。

  這是一件象牙杯,高三十公分,口徑十公分出頭,壁厚超過一毫米。

  杯的主體是用象牙的根部制作而成,腹腰中空。

  杯右側的鏨是用另一塊象牙板制成鑲嵌上去的。

  敞口薄唇,杯腹微收斂,下部嵌有圓形底。

  杯身一側靠近口和底的兩個小圓孔,插入鏨榫。

  杯身通體飾滿花紋,紋飾分為四段。、

  第一段為杯口下部,刻有獸面紋三組,兩側有身、尾、口,均向下,眉、眼、鼻鑲以綠松石,其下鑲綠松石和細帶紋一周。

  第二段為頸部,飾獸面紋三組,口、眼、鼻也鑲綠松石,在口下雕大三角形紋,兩側分別刻對稱的倒夔紋。

  第三段為腹下,刻變形夔紋三組,眼以綠松石鑲之,其下綠松石鑲細帶紋三周。

  第四段近切地處,亦飾獸面紋三組,目字形眼,大鼻翹目,口均向下,鑲綠松石。

  鏨部形狀呈夔形,頭向上,寬尾下垂。

  鏨上端兩面雕鳥形紋,勾喙短冠,眼鑲綠松石,鏨背中部雕一獸面,下有一突起的獸頭,雙角上豎,口、眼、眉均鑲綠松石,鏨近杯身一面有上下對稱的小圓榫插入杯身。

  這件象牙杯可就太牛逼了,館藏記錄有著明確的記載。

  這是一件商朝牙雕,可以說是開山之作。

  之前館藏于中州博物館,在那個特殊的時期,同樣被搶奪。

  此前傳言這件寶貝是被土匪搶走,變賣給了文物販子。

  沒想到竟然在吉田家族手中啊!

  再打開一個大箱子,看到里面的物件兒,陸飛瞳孔收縮,情不自禁倒吸一口冷氣。

  “我的天啊!”

  “竟然是它?”

  這竟然是當年號稱民國傳奇之寶的西周大克鼎。

  這件青銅鼎高度將近一米,口徑七十五公分,腹深四十五公分,重量超過四百斤。

  這件西周大克鼎器壁厚實,形制雄偉。

  鼎口有大型雙立耳,口沿微斂,方唇寬沿,腹略鼓而垂,稱斂口侈腹,是典型的周鼎器形之一。

  鼎足著地點比上端略寬大,重心略向外偏,是商代柱足演變為周代之蹄足的重要例證。

  大克鼎頸部飾有三組對稱的變形獸面紋,間以六道短棱脊。

  腹部飾一條兩方連續的大竊曲紋,環繞全器一周。

  波曲紋的出現打破了獸面紋的對稱規律,擺脫了長期以來青銅器紋飾的靜態裝飾。

  它運用兩方連續的帶狀紋樣,形成連續反復,產生一種韻律感,給人以活潑舒暢的感受。

  周初以來的傳統紋飾至此已完全變形,進入紋樣轉變新時期,出色地融合了當時圖案及雕塑藝術的成就。

  鼎足上部另飾有突出的饕餮形象三組。鼎耳飾有相對的龍紋。

  西周大克鼎腹內壁鑄有銘文共計290個字,分為28行。

  銘文內容分為兩部分。

  前半部分是克用華美的詞語頌揚其祖父師畢父的功績,贊美他有謙遜的品質、寧靜的性格和美好的德性,能夠輔佐王室,管理國家。

  英明的周天子非常明睿,遂提拔師畢父的孫子克提任重要職務膳夫,負責傳達周天子的命令。

  后半部分是周天子重申對克職務的任命,并賞賜禮服、土地和奴隸,克跪拜叩首,愉快地接受任命和賞賜,乃鑄造大鼎以頌揚周天子的美德,祭祀祖父師畢父在天之靈。

  西周大克鼎之上的銘文,無論是字體布局、還是鑄造效果均十分的精美。

  字體大小統一卻不失靈活,筆試圓潤且有勁力,呈現一種舒展、端雅的風格。

  在周代,就有所謂“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元士三鼎”等使用數量的規定。

  隨著這種等級、身份、地位標志的逐漸演化,鼎逐漸成為了權力的象征。

  西周大克鼎就是大貴族膳夫克用于祭祀他的祖父師華父的重器。

  西周大克鼎于清朝光緒十六年出土于陜西扶風縣法門鎮任村的一處窖藏。

  出土后,首先被山東人柯劭忞買下,潘祖蔭又用重金從柯氏手里購得,成為大克鼎的主人。

  潘祖蔭死后,其弟將此鼎運回蘇州老家供放。

  民國初年,曾有美國人以巨款求購,被潘氏后人斷然拒絕,視之為傳家之寶。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中葉,老蔣的隊伍在蘇州新建一幢大樓。

  下屬大員忽發奇想,要在大樓落成后以紀念為名辦一展覽會,邀潘家以大鼎參展,以圖無限期占有大鼎。

  然此拙劣伎倆為潘氏識破,婉言拒絕了參展。

  可惜,三七年還是沒能逃過那場浩劫,至此下落不明。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