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床今天手術。

  在神經外科這里,學習最多的是定位再定位。只有定位定的準,能最大限度減輕術中損傷,避免術后的后遺癥。

  如之前的手術說的那樣,手術前,18床要再送去磁共振室定位再回來,采用三維導航系統。對于這類手術的話,只用導航系統是不足夠的,為了再避免上次說過的影像漂移,醫生會在手術中再采取一種特殊方式來定位。

  不是上次說過的超聲了,而是用的電生理定位。說到電生理定位,我們能很快聯想起上次魏同學做介入消融手術時遇到的定位問題,用的同樣是電生理定位。所以說,這個神經外科手術射頻摧毀術和心臟介入消融術原理是差不多的。一樣是定位后,放入電極電燒靶點。

  電生理定位不像之前的檢查受到時間推移中會摻雜有其它因素的干擾,屬于即時檢查,準確度會高些。

  這樣說,是不是術前其它檢查可以不做了?不是的。

  醫學是這樣,最好是各項檢查可以互相應證來追求最高的診斷準確性,這是遵循科學每個學科循證的規則。只是孤立的一項檢查結果怕出錯。儀器不是百分之百不會出錯的,儀器也會受到一些不明因素的影響。

  因此,醫生是需要盡可能按部就班,按照診療規范,把每個必要的檢查堅持給病人做完整了。哪怕被部分家屬和病人不理解抱怨檢查多。

  在神經外科,定位如此重要的科室,檢查更是要做,做精確了,確保醫生在術中的判斷不出錯兒。

  為此手術開始前,醫務人員很忙碌了。最忙的是年輕醫生,來來回回攬收完所有跑腿的活兒。跟著送病人再去磁共振ct室,回來再直接送病人到手術室。

  高年資醫生在手術室里會給年輕醫生適當練手的機會,給病人上頭架。

  這回上的是那種金屬頭架了,有點兒重,好像地球儀似的,中間的球變成患者的腦袋。如上次介紹的那般,頭架上幾個標尺量量量,量個不停。

  量了再量,對標核實導航系統,看了再看,商量了再商量。一個小時過去了。總算是到了最終確定切口的位置。

  每一步醫生謹慎再謹慎。

  你在這種手術中會發現神經外科醫生是把自己那顆心端著給病人做手術。

  這個“燒”的手術,比起腦積水和挑蟲子的手術,對人腦子影響力更大。腦積水只是引“水”,挑蟲子是把挑異物。“燒”的話,只要“燒”錯一點,人腦特殊在每個細胞或許都是不可或缺的,后果會比心臟嚴重許多。

  這是為什么小伙子那種輕癥患者醫生不主張用手術治療的原因了。手術效果不可控,輕癥在統計學上動手術是比不動手術差。18床重癥患者是別無選擇,患者和家屬術前已知為死馬當活馬醫。想要取得更好的效果,按照既往經驗醫生要如切除術那般擴大化“燒”,如一場豪賭。

  這樣的手術說明什么?

  謝婉瑩等一幫同學再次認識到了醫學對人腦的有限認知。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