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小說 > 寒門小郎君 > 第125章 第二位賀先生
  一曲終了。

  杜十娘不知道什么時候已經從漆彩屏風后面走了出來,看向錦兒的目光十分不對,難得對一名讀書人產生了興趣。

  杜十娘早就到了嫁人的年紀,這些年來,見識過不知道多少青年才俊,還有來自京城的風流公子。

  始終沒有見到她對哪一名公子有所青睞,就連興趣都勾不起來,每次見了頗有才學的讀書人,往往都會說上一句好話贊揚那人的文采斐然。

  只對一名讀書人說出這句話,杜十娘應該是看中了這名讀書人,對于她見過的所有讀書人都說出這句話,那便是長袖善舞的手段罷了。

  錦兒頭一次在杜十娘臉上看到了驚奇的情緒,服侍小姐的時間不短了,跟著小姐連續參加了很多次上元燈會。

  在文人薈萃的京城,聚集了天底下各種青年才俊的上元燈會,從來沒有見過小姐對于哪名讀書人產生過濃厚的興趣。

  在她唱出水調歌頭以后,破例了,終于有一名讀書人勾起杜十娘的興趣了。

  錦兒心里先是一喜,小姐的年歲著實不小了,是時候考慮嫁人了。

  杜十娘與其他的汴京船娘不同,早就贖了身,只要愿意嫁人隨時都可以出嫁。

  女人嘛,總不能一直在小汴京當個船娘,應當趁著年輕找個好人家。

  生幾個兒子,坐穩了自己的地位,往后就算是被人欺負了,還有兒子給自己出頭。

  偏偏杜十娘不知道如何考慮,從來沒對哪名讀書人有所青睞,作出嫁給那人的決定。

  雖說杜十娘也就二十歲左右,錦兒心里已經開始擔心了,擔心小姐眼界過高,找不到合適的相公,孤獨終老了。

  錦兒高興的同時,心里有幾分失落,關鍵在于作出水調歌頭那人的身份。

  自從水調歌頭從桃花花魁的嘴里唱出來以后,全都在打聽出自哪位名家之手,結果不是任何一位有功名在身的名家,反正是一位沒有任何功名的白身趙慶。

  只是白身也就罷了,趙慶的出身很是低微,一名來自鄉下的窮書生。

  錦兒倒不是在意趙慶的貧賤,以小姐這么多年來積攢的銀子,足夠花銷一輩子了。

  錦兒在小汴京呆了很多年,見慣了各種汴京船娘與讀書人成親,由于各自身份的不同,出現了各種悲歡離合的情況。

  有些日子過得和睦,也有些甜甜蜜蜜的沒幾年,鬧的家里不得安寧。

  日子和睦的姻親,大多都是讀書人的出身地位高于汴京船娘,不論是擁有功名的身份,還是又有大量銀子和田產,都要遠遠高過汴京船娘。

  汴京船娘帶過去的陪嫁銀子再多,富貴讀書人不會動用一分一厘,當做汴京船娘的私房錢。

  汴京船娘嫁給貧賤讀書人,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由于讀書人是以貧賤的身份攀附了汴京船娘,追捧時尤其的殷勤,勉強入了汴京船娘了青睞,感覺這名讀書人的品性不錯,嫁給他作為娘子是個好歸宿。

  成親沒有幾個月,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貧賤讀書人稍有心情不佳的時候,就對汴京船娘又打又罵。

  在當今這個年月,除非娘家是地方上的大姓,在地方府縣勢力龐大。

  極少有娘子與相公主動和離的情況,大多都是休妻。

  汴京船娘如果有勢力龐大的娘家勢力,哪里還會在小汴京做一名清倌人,早就挑選了門當戶對的讀書人嫁了過去。

  不論讀書人再是貧賤,一旦嫁給了他,只能任打任罵了。

  趙慶的身份已經是一名貧賤讀書人了,杜十娘又是高到天上去的小汴京四絕,萬一兩人成了親,難保會遭受打罵,最后郁郁而終。

  就在錦兒胡思亂想,不知道規勸小姐的時候,旁邊的花魁們打聽起了水調歌頭的情況。

  “錦兒妹妹,這首水調歌頭是出自哪位名家之手,姚公?賀先生?還是最近從京城里來的周旺。”

  “應該是周旺了,姚公和賀先生已經許久沒有作出詩詞了,姚公是不屑于此道,賀先生整日想著喝酒,沒有作出詩詞的心思。”

  “可惜了賀先生那一身的才氣,在京城里屢次受到權貴們的邀請前往府邸里參加宴席,偏偏回到小汴京不愿意與權貴來往。”

  十二花魁對于京城里的情況十分了解,相比較賀先生在漕水書院讀書人里的籍籍無名,在花魁心里卻是一位不亞于姚公的詩詞大家。

  如果說水調歌頭是由小汴京人作出來的一首新詞,在花魁們的看法里,只有可能是賀先生作出的新詞。

  正是因為了解賀先生,花魁們第一個就把賀先生給否決了,以他閑云野鶴的心思,不會作出一首新詞交給小汴京的花魁來傳唱。

  即便是閑的發慌技癢了,想要作出一首新詞,只會在私底下自娛自樂,不會拿到引來官商和權貴關注的桃花會。

  花魁們挑來挑去,最后只剩下了一個合適的人選,京城里來的進士周旺。

  小汴京倒是也有不少學富五車的讀書人,大多擅長經學,在詩詞歌賦一道上成就不高。

  京城的名儒每次來到小汴京里,開辦了一場講學,往往贊嘆小汴京的經學文風濃厚。

  換成賀先生這般的詩詞名家,來到小汴京只會感慨一句才氣匱乏。

  小汴京距離京城很近,以至于小汴京的讀書人大多立志于做官,沒有心思在詩詞歌賦下功夫。

  這也就造成了小汴京仕林出現了一種奇怪情況,走出了不少大官,也走出了不少名儒。

  按理來說,小汴京應該是個文風蔚然,才氣大盛的文人薈萃地方。

  偏偏沒有出現過幾位有名的才子,詩詞更不要說了,難能拿出幾首名篇撐場面。

  杜十娘由衷的嗯感慨了一句:“小汴京的詞壇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等到這首水調歌頭傳出小汴京以后,不知道要引起多少人的贊嘆了。只是不知這名讀書人的出身如何,倘若是出身于地方大姓,小汴京就要有一位賀先生了。”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