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治皇帝此問一出,在場的朝臣先是一愣,接著便相互打量起來。

  提高醫者的地位,其實就是間接的降低他們這些文人的地位,大家心中自然是有些不同意的。

  可這種事情自己心中清楚就可以了,誰又愿意主動說出來,承受那些醫者的眾怒呢?

  所以大家自然都希望別人能為自己當這個出頭鳥。

  只可惜相互看了半天,卻無一人愿意主動上前擔責。

  張嵩感受到自己身后這些官員的態度,他神色恭敬的朝著仁治皇帝行禮道。

  “陛下,老臣認為此事可行。”

  “若真按照威武伯所設想的建立醫學院,那今后我大周百姓的生存率必將大幅延長,新生兒的死亡數量也將減少。”

  “如此一來,我大周的人口只會越來越多,人口對于大周之利,想必無需老臣過多贅述。”

  “老臣以為此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站在張嵩身后的一眾文臣瞧見自家首輔帶頭同意之后,他們稍稍愣神。

  雖然他們明白此事肯定是要同意的,但是他們也可以借此謀取一些利益吧,最少要你來我往一番吧?

  怎么能就這么答應了呢?

  站在張嵩身邊的朱明達在聽到他這番話后,他也神色嚴肅的點頭答應道。

  “陛下,老臣觀威武伯對于軍隊軍醫之設想,臣深以為然。”

  “若是我軍軍醫足夠,那今后在面對女真之時,便能大幅度減小我軍傷亡。”

  “此消彼長,今后我軍的戰斗力能夠得到保證,到時候便能積蓄力量,將這些女真一網打盡。”

  作為文武官員之首的兩位帶頭同意建立醫學院一事后,朝中的其他官員也都不好再開口,只能神色恭敬的朝著仁治皇帝行禮道。

  “陛下,臣認為發展醫學一事可福澤子孫后代,此事可為。”

  “陛下,每當天災降臨,就因為我大周醫學條件不行,才會有太多百姓死于厄難,若是發展醫學,那今后天災再臨,我等就有應對之策矣。”

  吏部尚書季元洲聽到背后這些官員紛紛出言附和,他表情嚴肅的冷哼一聲。

  墻頭草,一開始說好了要堅決的反對此事,如今卻是這般模樣。

  不過季元洲也明白這些人在擔心什么。

  就連仁治皇帝也將目光轉移到季元洲的身上,饒有興趣的望著季元洲開口問道。

  “季愛卿,你可是有什么不同的意見?”

  季元洲感受到其他人將目光轉移到自己身上之后,他緩緩朝前走上半步,隨后在眾人的注視,他朝著仁治皇帝躬身給出了不同的意見。

  “陛下,老臣以為葉總領欲發展醫學一事,老臣無反對意見。”

  “畢竟老臣亦是凡胎,也有頭疼腦熱之時,而且近年來,老臣能夠明顯的感受到自己已經年老體衰。”

  “故而,老臣自然希望大周醫學能夠發展,能夠幫助老臣調養身體,延年益壽。”

  站在季元洲身后的一眾官員在聽到他這句話時,他們微微一愣。

  您老人家既然不反對,那您這么大的反應做什么?

  正當眾人以為季元洲是想以此吸引眾人注意,其實他也不打算反對的時候,眾人就聽見季元洲話鋒一轉。

  “只是老臣對于葉總領想要為這些醫者授予官職一事有不同的意見。”

  “在葉總領的來信之中,我等可以看出他的想法有多天真,他妄圖三兩句話便增設數千官職,此事我吏部不同意。”

  “而且一次性增設數千官職,這些官員的俸祿也是一個大問題,想必戶部應當也不會同意吧?”

  正站在季元洲身邊準備看熱鬧的戶部尚書李九淵瞧見他將這個問題拋給自己之后,他神色一愣。

  怎么又扯到自己身上了?

  不過很快,李九淵便回過神來,接著就一本正經的點頭附和道。

  “陛下,此事確實該從長計議,一次許出這么多官職,我戶部怕是真要捉襟見肘了。”

  瞧見仁治皇帝的臉色有些不對勁之后,李九淵繼續補充道。

  “陛下,并未老臣哭窮啊,是我戶部真的窮久了,怕啊!”

  仁治皇帝瞧見眼前這兩位重臣提出的反對意見后,仁治皇帝緩緩拿出一封書信。

  “二位卿家莫急,此事葉愛卿亦有所考量。”

  “葉愛卿也明白官多發亂的道理,他明白一次性增設這么多官職必會引起動亂。”

  “所以他欲以寧波、紹興、臺州、溫州四府之地作為試點,在此四府先行推行此事。”

  “若是此事在四府之地可行,便再逐漸推行至大周各地,令其他州府效仿。”

  “而且,各位愛卿放心,葉愛卿在來信上言明,請大周另立一部,為醫部,此醫部獨立于六部之外。”

  在聽到仁治皇帝的這句話后,在場的每位官員都隨之一愣,成立新的部門了?

  不過此刻的一眾朝臣都默契的沒有開口打斷仁治皇帝,準備等仁治皇帝說完之后,他們再提出反對意見。

  “醫部由太醫院負責,只對朕負責。”

  “至于各級醫者俸祿,先有各地藥局營收抵扣,若有不足,則再由各地官府撥調,朕每年再從內帑中支取一百萬兩補貼。”

  “至于軍中醫者俸祿,扣除醫藥局營收外,戶部撥款五成,五軍都督府籌措三成,朕內帑出兩成。”

  “并且,醫部官員不占用吏部官職,且考核,升遷制度與吏部不同,由東廠監督。”

  仁治皇帝說到這里的時候,他身邊的海公公便向朝中一眾躬身行禮。

  “臣保證,但有醫者違規,東廠絕不放過,不過此人有何醫名!”

  同時,他的臉上露出了一個令眾人久違的表情。

  金鑾殿內的一眾老臣在看到海公公的那個表情之后,他們的記憶瞬間回到了數十年前的那個夏天。

  那一日唐鴻霖被迫離京,同時,戶部尚書、吏部左侍郎、工部右侍郎,郎中、刑部左侍郎、大理寺卿等諸多重臣被抄家。

  當時明面上的理由是,多家蓄意謀反,被東廠密探查出消息。

  海公公便是在那一日成就了抄家公公的名號,自那以后,不管身居何職的官員,在見到海公公的時候都要禮讓三分。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