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小說 > 周錚宮檀 > 第39章 簡在帝心帷所司
  黃育才帶著朱七牛及其他幾個學子的答卷入宮了。

  朱元璋得知他的來意,倒也好奇,于是讓太監把他領了進來。

  君臣見過禮。黃育才將幾份卷子遞給太監,又由太監轉交給了朱元璋。

  朱元璋拿起第一份卷子看了看,評價道:“倒也言之有物,看來不是個五谷不分的蠢人,但大多數想法都是空談,這都是你們這些讀書人的老毛病了,能一句話說完的事兒,非得東拉西扯,還喜歡搞些生僻字來證明自己的才學。”

  黃育才尷尬的笑了笑,沒敢應聲。

  朱七牛又看了看第二份試卷:“這個人的想法嘛,倒也有幾分道理,但太過虛無縹緲,難以施行。”

  隨后是第三份試卷。

  “嗯,這個還不錯,是關于稅收的建議。”

  第四份試卷。

  “建造城市之時,提前預留寬闊場地、街道,預埋下水管道等,好想法,若是日后朝廷要在哪里再起新城,這份策論倒是值得一試。”

  ……

  倒數第二份試卷。

  朱元璋只掃了一眼,立刻來了興致,反應和看前面幾份試卷時截然不同。

  聚精會神的看了小半個時辰后,朱元璋又將這份試卷從頭看了一遍。

  “這個學子倒是頗有才學,而且是個實干的人,竟然能想到把城市的各個區域進行劃分,專區專用,還能想到給每一處住宅區域配分售賣柴米油鹽等日常所用之物的店鋪,簡單明了,方便快捷。”

  “就是這樣未免想當然了些,若要達成,需要把整個城市的人打散,把所有住宅店鋪及土地再統一分配,未免強人所難,總不能人家自己的店鋪想賣什么還得朝廷強行分派吧?這比強行征稅都要讓百姓不滿。”

  “不過嘛,倒也不失為一個方向,若是和前面那份策論匯總一下,用來建設新城,那新城勢必更加美觀、方便,便于治理,哪兒哪兒都一目了然。”

  朱元璋拿眼掃了一下黃育才,嘴角微微一笑。

  老朱自然注意到這些策論里大多提了一嘴京城街道改建之事,心里頓時明了,黃育才肯定看出了自己命題‘城市治理’的用心。

  放下倒數第二份試卷,朱元璋拿起了最后一份試卷。

  這一次,他沒有將評價說出口給別人聽,全都是內心活動。

  “嗯……原來‘城’是鯀發明的嗎?”

  “咱以前只當鯀很廢物,而大禹十分厲害,如今仔細想來,這份試卷倒也言之有理,沒有父親,哪兒來的兒子呢?”

  “就算父親沒有兒子厲害,兒子也不可能打從一開始就很厲害,還是會受到父親的許多教導和啟發,就像咱和標兒一樣,標兒將來必然比咱厲害,可咱現在還不是得慢慢把他領上路嗎?”

  “這個學子的格調倒是不錯,是個干大事的。”

  朱元璋繼續往下瞧:“嗯…建城首選地址,建造高墻,防止兵戈,城里要有水源防火,立意倒是挺高,只是沒有寫到實處,一筆就給帶過了。”

  “隨即還依次提了一嘴與民休息、減免賦稅、任賢舉能、去蕪存菁、一葉知秋,都是些老生常談的東西,沒什么太新奇的。”

  “但是這份策論從上到下講的也挺全面,考慮的比較多,看似都是廢話,實則提綱挈領,如果他不是僅僅空談,而是有切實辦法,堪做宰相啊!”

  忽然,朱元璋看出問題了。

  “黃育才。”

  “微臣在。”

  朱元璋笑罵道:“你這老東西夠狡猾啊,你說是讓咱來排名,可你給的這些答卷越是放在下面的越好,分明是已經排過名了嘛。”

  黃育才陪笑:“皇上容秉,微臣送來的卷子確實排名過了,不過只是微臣自己心中排名而已,尤其是最后那張試卷,微臣認為雖然寫的跟話本似得,飄飄忽忽,沒有什么確實的建言,但提綱挈領,實則立意要比其它的卷子高多了。”

  “嗯,咱也是這樣看的。”

  “可是其他考官對它爭議很大,有的甚至認為它應該被刷下去,微臣雖然是主考官,也不好強行排名,故而才來宮中請皇上圣裁。”

  朱元璋點了點頭:“那些官兒若是能明白這張卷子的個中道理,也不至于至今寂寂無名,只能在府試里當個考官。”

  “所以皇上的意思是……。”

  朱元璋道:“就按你排的這個名次來吧。”

  “是。”

  朱元璋這才伸手撕開了他認定的第一名的答卷上糊名的紙。

  “哈?又是朱七牛?”一看糊名紙下那熟悉的名字,朱元璋樂了:“我說怎么看著有點熟悉呢,這神似話本的文風,可不就是那小子的嗎?”

  黃育才愣了一下:“皇上是說這份卷子也是朱七牛的?”

  朱元璋將一沓卷子全都遞給了太監:“拿去給黃大人看看吧。”

  “是。”

  黃育才接過卷子,連忙看向那張被撕開糊名紙的答卷,心中又驚又喜:“不想朱七牛如此年幼,居然懂得這些道理,而他府試第一場名列第三,府試第二場名列第二,匯總一下的話,這次的府案首非他莫屬了。”

  朱元璋對這個結果其實也蠻意外:“宋濂并未教他這些,但這小子估計是自己瞎捉摸了一下,這才寫了這份卷子。咱今天算是徹底明白什么叫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了,就算他啥也不懂,看的書多了,東拼西湊也能寫的似是而非,這小子算是初步養出來了,將來前途無量啊。”

  黃育才雖然知道朱七牛抄寫過全套三國演義,但并不知道那書其實是朱七牛‘寫’得,更不知道朱七牛還‘寫’過封神演義和三國演義閑篇,因此不太能聽懂這句話。

  但他還是附和的笑了笑,又聽朱元璋道:“把他第三場答卷的原卷送來,咱要一起收著,將來傳給后代兒孫看,還有倒數第二張卷子,也把原卷一起送來。”

  “是。”

  黃育才眼中精光一閃,自作主張將倒數第二張卷子的糊名紙也給撕了:“皇上,這張卷子是一個叫齊德的人寫的。”

  朱元璋暗道:“齊德?似乎跟朱七牛一起來考試的四人中就有一個叫齊德的,莫非是他?這小子倒也有才,將來或許能成為標兒的左膀右臂。”

  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朱元璋朝著一旁角落的一個太監使了個眼色,太監立刻退下,去找毛鑲了。

  少傾,黃育才早已不在武英殿,那太監拿著一個信封回來了。

  朱元璋接過信封,拆開火漆,從里面取出幾張信紙來。

  ——齊德,溧水縣人,幼好讀書,家貧,為人古板仗義,有古君子之風……。

  看完齊德的全部情報,朱元璋對他越發滿意。

  “有古君子之風嘛,倒是和咱的標兒十分相合,等他考中秀才,也讓他進入國子監讀書吧。”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