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小說 > 帝國新軍閥:從炮灰連開局 > 第360章 秦峰對大夏帝國未來的經營規劃(一)
  在這場戰爭中,大夏帝國獲得了巨大的經濟利益,占據的整個南洋諸島,不但擁有肥沃的土地和礦產資源,島嶼周圍的漁業資源也十分豐富。

  現在從地圖上來看,大夏帝國的版圖已經膨脹成為一個史無前例的大帝國,儼然已經成長為這個世界的巨無霸,這一個國家的領土面積,已經超過了整個正義同盟的領土面積,就更不用說神圣同盟了。

  當然,一個國家的強弱,領土面積是一個重要指標,但絕不是領土面積大就強大,最重要的指標還是要看一個國家的工業實力。

  在秦峰停止對外進口鋼材的同時,大夏的各個工業基地,陸續的擴充了產能,使得大夏帝國的鋼鐵產量,從原先的500多萬噸,一躍增加到了700萬噸,并計劃在3年內,鋼鐵產量突破1200萬噸。

  這并不是大夏帝國的鋼鐵大躍進,而是從西大陸各國,購買了大量重工業機械和各類機床的必然結果。

  而西大陸各國由于經濟危機,鋼鐵產量大幅度的下滑。

  例如:瑞克帝國的鋼鐵產量,由原先的年產量2100萬噸,下滑到了1200萬噸;格蘭帝國的鋼鐵產量,由原先的年產量1500萬噸,下滑到了600萬噸;特魯帝國的鋼鐵產量,由原先的年產量1800萬噸,下滑到了900萬噸。

  當然,這種下滑只是暫時的,并不能以此來衡量,西大陸各國的綜合實力,一旦度過經濟危機,西大陸各國的鋼鐵產量就會迅速恢復。

  有很多經濟學家說,基礎建設不能可持續發展,應該大力發展制造業。

  這種說法從理論上來說是沒錯的,但問題是,不可持續發展,也是發展,有發展就比沒有發展強。

  更重要的是,制造業的發展,也不是無根之木,無水之源,它的發展需要民眾的消費需求增加,而消費需求的增加,就得要民眾手里有錢。

  讓民眾手里有錢,就必須大規模的增加就業,而增加就業最快的方式,就是大規模的進行基礎建設。

  除了這種增加就業的方式外,在秦峰的心目中,還有一種大量增加就業的方式,那就是大力開發貧瘠地區的土地。

  民營的商業資本,是不可能做這種周期太長,看起來不賺錢,甚至是虧錢的買賣的,但秦峰就會去做。

  這也就是他為什么要把最賺錢的行業,最容易擴大規模的行業,全部壟斷成為大夏的國有企業。

  建立大夏的國營壟斷企業,是秦峰先國富后民強策略的核心。

  首先一點,秦峰可以通過不斷的提高國有企業員工的工資,迫使民營企業也不斷的提高待遇,使民眾越來越富裕,而消費能力不斷升級的民眾,也會讓大夏的制造業更加的富有潛力。

  要知道,民營資本的企業家,即便是所謂的慈善家,他手底下員工的工資,也絕不會高于社會勞動力工資,指望著他們讓民眾富裕,得等到整個社會的生產力大幅度提高,然后讓整個社會的勞動力工資增加。

  說簡單點,就是大家都漲工資了,他們才會去漲工資。

  而秦峰的做法,除了可以讓民眾更加富裕外,還盡可能的遏制了民營資本的暴富,讓整個大夏社會的財富分配更加合理。

  其次,大力開發貧瘠地區的土地,可以有效疏散擁擠在肥沃土地上的人口。

  誰都知道,在肥沃的土地上,在資源豐富的土地上,更容易討生活,但這樣一來,人口的壓力會讓原本肥沃、資源豐富的土地,變得越來越貧瘠。

  而那些所謂貧瘠的土地,則會長久的無人問津,直到所有的土地都變得一樣貧瘠,才有利用的可能。

  秦峰可以通過調節工資待遇、半強制性集體搬遷等手段,把人口疏散到那些貧瘠的土地上去。

  事實上,開發那些所謂的貧瘠土地,不見得就是沒有效益,只是這個過程周期太長,所需要的資本太大,而民營的商業資本是要追求利潤率的,因此,他們不會去干。

  民營資本喜歡賺快錢,喜歡高利潤。

  舉個例子:假如在整個利伯亞地區大規模的種樹,種容易存活的松樹等樹種,二三十年后輪流砍伐,就可以源源不斷的獲得優質木材,對于超大規模的資本來說,實際產生的經濟效益并不低。

  再比如:雖然利伯亞地區的夏季時間很短,但也是有適合農作物生長的環境的,利用利伯亞地區地廣人稀的特點,大力發展國營農場,發展溫室種植,全面實施機械化農業,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再次,從秦峰前世的經驗來看,社會化大生產是人類發展的趨勢,誰能更好的集中人力物力,誰就能在未來的發展中占據主動地位。

  人人都知道,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可誰又能明白,隨著科技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研發科技所需的人力物力,將會以幾何形式的翻倍增長,誰能更好的集中人力物力,誰就能占據科技的前沿。

  在商業資本控制的社會里,專利保護從某種程度上促進了科技的發展,可是誰又能明白,專利保護卻從某種程度上,也限制了科學技術的應用。

  當秦峰把大夏的工業力量壟斷起來,集成起來之后,這些限制科技應用的弊病,將不復存在,而那些人力物力的優勢,卻能得到較為充分的發揮。

  秦峰有雄厚的資本來研發科技,一旦研發成功,這些科技可以在大夏的國有企業中,在最短時間內得到應用,繼而推廣到整個國家,社會財富可以在短時間內迅速增長。

  有人說,萬一研發失敗怎么辦?

  科學的進步不是一蹴而就的,肯定是要經過無數的挫折之后才能成功,更何況,那些所謂的研發失敗的科技,只不過是在目前無法進行實際應用而已,我們可以暫時把他們存儲起來,在未來的某項研發上,很可能就會發揮很大的作用。

  事實上,這更說明了秦峰堅決發展國有壟斷企業的英明,因為這樣以來,大夏帝國的國營企業,將比任何國家的任何商業資本家,更能承受研發失敗的后果,也就更有持續發展科技力量的實力。

  有人說,這樣大規模的研發,會不會造成科技研發的浪費?

  這個問題實際上不是體制的問題,而是管理的問題,管理的問題可以從管理的角度上來解決,也就是說,加強研發管理,落實研發領頭人的責任問題。

  事實上,在任何一個國家的任何一個企業里,絕不可能做到每一分錢的研發費用都不浪費,多多少少都會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關鍵就看研發管理的水平和落實的責任。

  其實,從整個社會的角度來說,集中一個國家的人力物力進行綜合研發,對于一個國家來說,是最節約研發成本的。

  這種集中的研發模式,可以有效利用整個大夏的每一項科技,避免重復研發的浪費,而在商業資本的社會里,這種浪費是巨大的,也是絕大多數人都看不到的。

  在商業資本的社會里,往往會出現很多個企業,同時研發同一項科技,而一旦某個企業捷足先登,首先研發成功,并注冊了這項專利,那么其他同時研發的企業就倒霉了。

  這也就導致了資本發展的后期,那些規模越大的企業,越不愿意投入研發資金,寧愿花錢購買別人的專利,這樣對于一個企業的風險來說,就會小很多。

  而所有的這些,都是秦峰為什么堅持發展大夏國有企業的原因。

  ……..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