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小說 > 帝國新軍閥:從炮灰連開局 > 第125章 經營并州地盤,青州軍武器裝備再次增加(一)
  盡管閻鐵山及時的撤退了,可擔任后衛掩護的1個步兵軍,還是被青州軍包了餃子,而閻鐵山撤退之后,又收攏了在井陘口的那個軍,逃回了晉陽城。

  而后,閻鐵山宣布晉陽為不設防城市,并給長子縣的并州軍第1軍,以及被包圍的那個步兵軍發去了電報,讓他們自謀生路。

  原本閻鐵山還準備,把河東郡的那個步兵軍收攏回來,可那個步兵軍被劉黑七、魏征南、王寶坤三人給吞并了。

  于是,閻鐵山率軍北上出了雁門關,投奔了烏蘭哈爾的德王。

  并州軍在上黨郡被包圍的2個軍投降后,秦峰把蕭敬祖的第4軍留在了上黨郡,自己率領徐天虎的第6軍和張玉林的第8軍,立刻北上,匯合了從井陘口過來的李鐵牛的青州軍第7軍,然后一起進入了晉陽城。

  并州擁有豐富的煤鐵資源,而閻鐵山在晉陽城內經營多年,不但修建了不少鐵路,晉陽城內鋼鐵廠、發電廠、兵工廠等重工業設施非常齊全,城內的輕工業也比較繁榮,而且臨走的時候沒有進行任何破壞。

  閻鐵山的這種做法,讓秦峰心底里有些暗暗感激,畢竟,閻鐵山打下的這份重工業底子,可以為他節約大量的發展時間。

  隨后,秦峰又派大軍趕走了河東郡的那幾個小軍閥,然后讓張玉林的第8軍駐守河東郡,李鐵牛的第7軍駐守太原郡,包括北邊的雁門關和太原郡首府晉陽城。

  為了加強他們的防御力量,這2個軍都分別都加強了1個105mm榴彈炮團,而且以后還會在并州各地修建機場,有了這些火力,中、小規模的進攻,他們都能擋得住。

  并州地區的戰略預備兵力是季東升的第5軍,也加強了1個105mm榴彈炮團,駐守上黨郡這個戰略樞紐,可以隨時支援并州的第7軍或第8軍,或者南下增援河內郡的第4軍。

  秦峰自己則率領著徐天虎的第6軍,以及新組建的坦克旅,返回歷城。

  至于并州軍投降的那2個軍,以及在河內郡的俘虜,秦峰沒有解散他們,而是把他們打散后,全部編入了青州軍的各軍當中,用來補充這兩次戰役損失的兵員,以及組建坦克旅抽調的兵員。

  編制中多出來的青州軍士兵,秦峰用他們在并州各地組建預備役訓練基地,強化青州軍的兵源補充能力。

  現在,秦峰手中的預備兵力,實際上只有1個軍和1個坦克旅了,以及用繳獲并州軍火炮,因此,要想再次擴充地盤的話,必然要再次擴充兵力。

  當然,在擴充兵力之前,秦峰肯定要先好好的把自己的地盤經營一番,等自己的力量再次上一個臺階之后,才會再考慮擴充兵力。

  坦克旅回到歷城之后,秦峰就把這個旅解散了編制,然后在冀州組建了一個大型的裝甲兵學院,包括留在歷城的那些坦克,總共130多輛雷諾輕型坦克,全部用來培養裝甲兵。

  之所以這么做,一方面是為將來積蓄裝甲力量,為將來的大規模裝甲儲備技術人才;另一方面是為了迷惑南方的幾個大軍閥,以及西大陸的軍隊。

  特別是西大陸各國,他們的工業能力是大夏帝國遠遠比不上的,秦峰并不希望他們比自己,更早的組建裝甲部隊。

  新獲得的這些地盤,首先要做的事情,當然是化工三件套:制氨廠、化肥廠、制堿廠,然后再復制在青州、冀州的發展模式,通過修建必要的水利建設,來拉動經濟的增長。

  并州和冀州不同,并州是山地丘陵地形,擁有豐富的煤鐵資源,而且深入大夏帝國的內陸,不像青州那樣容易遭到外敵的登陸入侵。

  因此,秦峰決定未來把晉陽作為一個重工業基地來發展。

  當然,在經濟發展迅速增長的青州,秦峰也準備啟動重工業發展,主要是因為濰縣有煤礦,西南方向的萊鳳縣和歷城有鐵礦和煤礦。

  不過,光生產鋼鐵是不行的,這些鋼鐵還要把他們派上用場,否則的話,要么廉價的出售給東倭帝國,要么爛在自己的手上。

  至于賣給西大陸各國,那肯定是賠錢的,畢竟,相比賣給東倭帝國,還要支付一大筆運費,他們的鋼鐵產量,自己連個零頭也比不上,而且人家的質量更好。

  除了軍工產業的需要外,秦峰準備選擇的主要發展方向,是生產農業機械和短途運輸工具,說白了就是生產拖拉機和運輸卡車,而要讓這些拖拉機動起來,還得增加一項石油化工。

  一般情況下,石油可以提煉出兩成的汽油和四成的柴油,因此,秦峰準備讓拖拉機使用柴油發動機,卡車則使用汽油發動機。

  現在這個時代,一般的大夏百姓肯定是買不起這些東西的。

  于是,秦峰計劃在每個縣城內組建一個農機租賃公司,一個汽車運輸租賃公司,這樣一來,既可以增加一筆額外的收入,還可以加速農業機械的普及。

  另外,秦峰準備還讓各地的官員組織百姓進行統種統收,方便使用這些農業機械的大規模使用。

  做好了經濟發展計劃之后,秦峰準備還要為自己的軍工產業,增添新的武器裝備。

  有了矛就要有盾,有了進攻武器就要有防御武器。

  原本為各團配備的防空連,其中的2門37mm高射炮,已經足夠對付雷諾坦克了,可如果他們也學著秦峰那樣,為坦克前面臨時焊接裝甲,就有些火力不足了,因此,青州軍需要一款在500米距離上,能擊穿至少40mm均質裝甲的火炮。

  要想增加反坦克炮的穿甲能力,一個是增加火炮的口徑,一個是增加火炮的身管長度。

  相對來說,增加火炮的身管長度,雖然可以節約彈藥,減少后勤供應需求,卻需要更高的加工工藝,廢品率會大幅度攀升,從而大幅度增加武器的制造成本。

  為了穩妥起見,秦峰決定生產一種50mm口徑35倍徑的反坦克炮,通過火炮樣品的測試,發現這款火炮可以在500米的距離上,擊穿直立的50mm均質鋼板,完全可以滿足目前的作戰需求。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