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小說 > 大明:鄉村小狀元,老朱賊稀罕我 > 第211章 吹盡狂沙始到金
  沒過多久,火車站這邊的消息就傳到了皇宮。

  看過錦衣衛臨摹的小張霍去病畫像后,皇帝朱標心潮澎湃,猛地拍了下龍案。

  “好,這個創意好啊!霍去病號,朕怎么就沒想到呢,論起聚攏民心、士氣,還有比這更有效的法子嗎?”

  “這可是我漢族脊梁霍驃騎啊!”

  說著說著,朱標竟不禁有些淚目。

  “來啊,將這幅畫裱起來,就掛在這武英殿中。”

  “是,皇上。”

  朱標又拿起錦衣衛抄下來的《沁園春·雪》看了起來。

  一看之下,朱標更是震驚不已,手都握不住詞作了。

  “好氣魄,好雄心啦!”

  “茫茫北方竟然如此的有魅力嗎?等第一道城墻完成,朕非得在冬日里親自去看看不可!”

  “好你個朱七牛,真叫人痛快!”

  “這馬屁拍的,那些官員加一起都不是對手!”

  “來人啦,吩咐御膳房弄點下酒菜,朕今天中午要好好喝一場。楊愛卿,待會兒與朕同飲。”

  楊士奇連忙起身:“臣遵旨。”

  而在另一邊,太上皇同樣從毛鑲這里獲得了霍去病號上的兩幅作品的臨摹圖。

  老朱同樣看的是熱血沸騰,激動不已,連連叫好。

  但老朱終究是老朱,比起小朱,他可狗的太多了。

  在夸贊之余,他直接讓毛鑲派了個錦衣衛去松亭關,竟是要把朱七牛的兩幅作品要回來裱在自己的書房里。

  毛鑲:……

  ……

  朱七牛雖然在松亭關站耽擱了幾天,但他是單人匹馬,比大部隊的趕路速度那可快多了。

  僅僅用了不到兩天時間,他就追上遷徙大部隊了。

  站在小山坡上看著底下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雞雞鴨鴨、豬豬狗狗,老實說,朱七牛覺得還挺有趣的。

  因為哪怕只是一個雞蛋,可能已經是窮苦老百姓的全部家當。

  而當他們徹底在草原安家落戶時,一段全新的幸福生活將開啟在他們面前。

  而作為蒙古承宣布政使司的左布政使,朱七牛屬實是功莫大焉。

  十來日后,終于,大部隊進城了。

  率先回返的朱七牛這會兒早就安排好這些人的吃喝拉撒等問題了,也早已派人在城門口迎接。

  各村兒的村長按照朱七牛派人下發的名單、將安置在各自村里的人一批批領走后,開始號召其他人幫這些新人安家,而城門口的大部隊的人數呢,也就越來越少了。

  直到所有人都安家了。

  轉過天,朱七牛開始讓官府的文書和百姓們簽訂房契、地契。

  這里的地契不止是房子所在的土地的契約,還有依約應該分給百姓的草原上的草地。

  當然了,牧民一向是逐水草而居,不可能直接把全部草原一塊塊分給百姓。

  這樣的話,隨著氣候轉變,有的地方都沒草了,有的地方還草老高呢,這樣實在不適合大規模養殖。

  所以呢,牧民們只有草地的所有權,但并沒有單獨使用權。

  其對草地的使用權,被朱七牛強硬規定為集體使用權,即一大片草場分給了所有人,但牛羊馬吃草時就不分哪塊草地是誰的了,隨著牛羊馬去吃。

  等到需要趕著牛羊馬群遷移時,遷移地點、路線等由所有這一片草原的所有者共同商量,確保大家的牛羊馬都有草料吃,不至于餓的餓死,飽的飽死。

  這種模式類似于關內的農場,好處是資源更集中,勞作更方便省事,不同的是農場完全歸當地官府所有,也就是歸朝廷所有,而草場有相當一部分是歸百姓所有的。

  在此基礎上,朱七牛預留了相當一部分公共草場和官方草場,公共草場是大家共有的,如果自己的草場實在沒草了,可以把牛羊馬群趕去放牧。

  官方草場則是完全復制的農場模式,朱七牛管其叫做牧場,不同的是農場是官方種田基點,而牧場是官方放牛基點。

  除了草地之外,朱七牛還讓人把去年俘獲的牛羊馬、駱駝按照約定或交換或半賣半送給了這些百姓,好叫他們盡快擁有賴以為生的活路。

  雖然草場是大家共同使用,但畢竟大家搬來之前的條件各不相同,使得大家最終分到的草場大小并不完全一樣,為了避免有人薅集體的羊毛,故意養很多牛羊馬,也為了避免有人心里不舒服,覺得被占了便宜,朱七牛特別限制了大家的牛羊馬的數量。即草地越小,規定可養的牲畜便越少。

  除了這些之外,朱七牛還給他們安排了老牧民當老師,教授他們在草原上生存的技能。

  若否,這些世代以耕田為生的百姓還真就未必適應得了。

  這些東西雖然看起來很新鮮,實則朱七牛早就試點過了。

  最初作為試點的一批人和草場即是太平城周邊的草場和那些自愿搬來的士兵、民夫的家人。

  最終效果嘛,還蠻好的。

  所以朱七牛這次直接就大面積推廣這種治理模式了。

  官府做不做事,做不做好事,老百姓的感觸是最深最準的,心里也是最有數的。

  見朱七牛安排的這么周到,新遷移來的百姓頓時有了一種安家、安心的感覺,于是也不惶恐了,也不忐忑了,也不拘束了。

  有那膽子大的,更是直接拎著關內的一些土特產找鄰居拉家常喝酒去了。

  畢竟以后就是相親不如近鄰的近鄰了嘛,說不定世世代代都要生活在一起,不搞好關系怎么行。

  ……

  隨著百姓們陸續安家完畢,開始試著拎著鞭子到處放牧,草原上一下子熱鬧了起來。

  朱七牛他們終于可以松口氣了。

  接下來嘛,就不是官府可以隨便插手的時候了,得由著百姓自己去適應、摸索,否則必然事與愿違。

  但朱七牛他們卻也不能嘛事不干。

  讓孟毓崇將各地統計到的本次實際遷移百姓人數呈上來,朱七牛仔細瞧了瞧:“才過來了一共不到五十萬人嗎?”

  孟毓崇道:“實到四十六萬三千七百二十人,共六千六百七十八戶。”

  “大明這么多個省,一千五六百個縣,一兩萬個鄉鎮,平均一個鄉鎮連一戶都不到,看來咱們的事業還任重道遠啊。”

  “是啊,不過屬下相信在國公爺的率領下,蒙古承宣布政使司必然也會迎來高速發展的,到時候肯定還會有更多人愿意搬過來住。

  而且畢竟也來了四五十萬人,只要他們樂意生孩子,要不了幾年光是新生人怕是就能多出一二十萬,怕是以后咱們還要發愁人太多呢。”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