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小說 > 大明末年:朕崇禎皇帝朱由檢 > 一百三十三章 藩王禍根
  大明建國以來,災荒不斷,朝廷賑災銀不足百分之一。

  但對皇室宗室的支出多達百分之四十。

  這是什么概念呢,比如浙江某個府發生了洪水,或者臺風。

  朝廷救濟一萬兩,而這個府卻有十幾萬人。

  每個人能分一錢銀子就不錯了。

  但是如果這個府里有皇室或者宗室,朝廷就要額外拿出十幾萬兩來救濟他們。

  關鍵像宗室的這些寄生蟲壓根就不缺錢,無非是田地受損,和他們半毛錢關系沒有。

  這些藩王最多的就是田地。

  萬歷皇帝與大臣斗爭失敗時,為了彌補福王,就一次性給了他兩萬多頃田地。

  學數學的都知道一頃等于一百畝地。

  兩萬頃是多少?

  關鍵當時的河南已經飽和了,沒有這么多土地,就從湖北四川,山東湊給他。

  這些土地都是老百姓的,就這么給了一個人。

  后來李自成把福王扔鍋里煮了,有很大程度怪他老爹。

  除了福王,還有周王,璐王,遼山王等等,每個人都擁有當地一半以上的財政。

  朱由檢回想起他老哥天啟皇帝,也曾經一次性賞賜桂王,惠王,瑞王幾百萬畝土地。

  以及景王和璐王的四百五畝,更是將成都百分之七十的土地給了蜀王。

  而這個時候已經是明末了。

  還在干這種天怒人怨的事情,如果我是老百姓我也反了。

  朱由檢想起,自己登基這兩年,似乎沒有給這些王爺圈地。

  而且攤丁入畝一旦開放,換來的是皇室宗室無休止的反抗。

  據嘉靖年間統計過一次,全國擁有宗室的玉牒達到了十五萬人之多。

  他們之所以敢有恃無恐的入京,就是仗著這一點。

  全國都是你的親戚,你朱由檢不給我們地就算了,居然還想收我們的地。

  我們就不信,你還能把十五萬親戚全部殺掉,到時候誰幫你守天下。

  如果是原主的崇禎可能會顧及宗室臉面,畢竟如果他不顧及自己的臉面,恐怕大明還有希望。

  有一次是陳行甲建議和后金和談被御史發現,朱由檢要臉,就懲治了陳行甲,其實如果他堅持和談,結局會好的多。

  另外一次是周皇后建議崇禎把太子放到南京監國,另外皇室退到揚州一帶,因為在崇禎十五年時,所有人都知道大明已經完了。

  事實上周皇后看的很正確,因為京師可有可無,只要皇帝還在,哪里都是京師。

  但崇禎還是拒絕了。

  最后一次崇禎十七年的一日,王承恩命火炮輪流攻擊闖軍,守門將領卻打開城門迎闖王。

  那時候的崇禎皇帝與王承恩繞著城門一圈,發現已經抵擋不住了。

  他聽從了王承恩的意見,簡單化妝準備逃到南方。

  這個時候有幾名低級宦官,不認識他們。

  畢竟皇宮那么大,皇帝和司禮監的大太監他們肯定不認識。

  于是這些小太監就呵斥他們,說皇宮戒嚴,不許出宮。

  按照正常人思維,還管你一個小宦官,把老子的身份一亮,所有人跪著送我出去。

  但崇禎卻退了回去,后世始終想不明白他為什么退了回去,眾說紛紜,直到現在也不確定他當初的想法。

  我認為他并不是顧及臉面,也不是維護天子尊嚴。

  而是莫名的氣。

  一股說不上來的氣,擠壓了幾十年,讓他在這一刻爆發。

  于是崇禎回去抱著周皇后大哭:“大勢去矣,大勢去矣啊。”

  隨后命周皇后自盡,送他的幾個兒子出逃,砍掉了自己十幾歲女兒的胳膊。

  之后他落魄的走進了張嫣張太后的寢宮,深沉的看著張嫣:“你是先帝的皇后,如今城破,為了不受敵人羞辱,就自盡吧。”

  當看到所有的親人都離自己而去,先祖打下的江山化為烏有。

  崇禎皇帝可是是所有末代皇帝里最為痛苦的一個人,他帶著王承恩,走上西山,隨便找了個樹。

  不甘的回頭看了眼,那狼煙四起,殺聲不斷的的京城,搖搖頭:“朕死,無面目見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尸,勿傷百姓一人。”

  朱由檢想到這里有些喘不過氣,太沉痛了。

  至少自己還沒有原主那么愛面子。

  人這一輩子可以選擇的事情太多了,只要還活著一切都不成問題。

  他緩緩說出口:“慶成王是吧。”

  “你是那個系?”

  這句話觸痛了那貴公子的心,慶成王有一百多個兒子孫子,這群人有的連俸祿都要靠宗室來補貼。

  甚至有些偏門被餓死在家中,因為朝廷不允許藩王做別的生意。

  只能靠朝廷的補貼,但朝廷經常賴賬,就連親王和戶部的官員溝通都要小心翼翼。

  而自己是慶成王的親侄子,但是自己這樣的侄子,慶成王還有十幾個。

  雖然剛才在門口出手大方,讓別人誤以為自己是王爺。

  但遇到聰明人一眼就能看出來。

  “你說什么?聽意思,你是看不起王室了?”

  朱由檢冷哼:“”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