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小說 > 從殷商開始的千年世家 > 第111章 千古名城:金陵
  金陵城位于巢湖以南,大江之畔,交通便利,周圍經過淮國數十年的開發,已經變得比較繁榮了。

  在吞并了楚國大量土地之后,淮國想要將那些土地掌控,最好的辦法就遷都。同時遷都之后,舒地、巢地這些土地也會進行大規模的開發。

  伍子胥在接到修筑金陵城的詔令之后,沒有在淮安停留,直接就帶人前往金陵而去。

  王騏已經和孫武、范蠡、伍子胥、文種等大臣們商議討論過了,大家對于遷都金陵都很支持,從戰略上來講,淮國國土太大,淮安地處偏東,并不利于統治。而金陵相對來可以很好的掌控淮國各處。

  而且相比起淮安周圍全是平原,只有淮河一條防線,金陵的安全性就高很多了。

  雖然淮國立國之后,淮安就沒有被攻陷過,但是并不代表淮安城就安全。淮安北面只有淮河。晉國、齊國幾次從北面進攻,若是淮河失守,到時候淮安就要面對邦周大軍。

  若不是那幾代淮公都是明君,麾下又有精兵強將,淮安根本不會穩如泰山。

  只要渡過淮水,接下來距離淮安就是一馬平川,無險可守。這也是歷代淮國國君都在淮北屯積重兵的原因。

  一旦淮水失守,淮國就要打一場淮安保衛戰了。

  相對來說金陵就安全許多了。金陵北面乃是巢地,巢湖和巢都以及大別山余脈將這里變得易守難攻。東面乃是吳越之地,南面是舒地,只有西面是楚國。

  此天賜之都也。

  不過楚國被淮國一戰打斷了筋骨,沒有個幾十年恢復不了元氣,而等到淮國遷都金陵后,該擔心的就是楚國了。

  ......

  伍子胥率領一萬大軍,七萬民壯修筑金陵城。因為是作為未來的都城修建,金陵城的選址和規模都很有講究,以前的金陵邑將作為金陵城的子城。

  大量糧食物資從淮安運送往金陵,有淮國支持,金陵城的建造變得很順利。

  伍子胥選取大江南岸一片略微突起的地方。此地地勢高出周圍有數十米,四周平緩,如同龜背。護城河則是直接從大江之中引流。

  在確定了城池修建位置后,伍子胥劃定地基,然后先行修建護城河,開挖河道,引大江之水,然后用木筏運輸物資,甚至為了運輸物資方便,伍子胥將城中道路挖開,引入江水,讓木筏可以直入城中。

  各種材料用木筏運輸,大大節省了運輸的難度,加快了建造速度。南京城作為都城,城墻高有五丈,地基同樣采用的是巨石堆砌。

  伍子胥遣人去山中開鑿巨石,然后用水運將巨石運送到城墻地基,修筑地基之后,城墻之上再用夯土堆砌。

  甚至為了增加粘合度,特意將糯米熬煮成汁,混入城墻之中,經過夯實之后,城墻堅固,幾如巖石。

  ......

  在伍子胥修筑金陵城的時候,范蠡經過一年的準備,走訪巡視了淮國各地之后,終于開始推行青苗貸。

  范蠡請來王騏的詔令,從書院中調來了一批學生,然后對這些學生進行培訓,告訴他們青苗貸的各項規則,同時教授他們算學,用以計算青苗貸。當然范蠡并不是準備讓他們去推行青苗貸。

  而是打算讓這些學子巡視淮國,前去監督各地推行青苗貸的情況。這些學子正是年輕熱血的時候,沒有被那些陳規濫俗污染,不會和地方官吏同流合污,讓他們去基層做事情,可能會出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是若是讓他們去巡視監管,那就太合適了。

  王騏在聽了范蠡的解釋后,當即同意了這個建議,并且任命這些學子為巡察御史,專門巡查淮國青苗貸的推行情況,并且所有的巡查御史有直接上書國君的權利,每一個巡察御史都有一隊士兵隨行,以保護其安全。

  不要覺得這是小題大做,經過這么多年的執政,王騏對于那些貴族卿士們有了深刻的了解。殺人如果是最簡單有效的辦法,他們絕對不會介意。

  同時為了震懾這些人,王騏下令,所有的巡察御史,不論在誰的轄區被殺,或者被圍攻,周圍所有的官員都會受到嚴厲處罰。方圓五十里的卿士家族也要受到審查。

  除了這位之外,巡查御史最多只能擔任三年,若是巡查御史有私,同樣會嚴懲。為了防止巡察御史徇私,所有的巡察御史巡視的范圍都是相互交叉的,并且每年更換一次。

  在對這些御史培訓了一番之后,范蠡將絕大多數官吏常用的伎倆告訴這些人,經過一番培訓之后,這才讓他們上任。

  就在這些巡查御史上任之前,淮國的青苗貸就開始推行。

  雖然在推行青苗貸之前,王騏和范蠡就已經整治了一番吏治,借助攻取楚國籌備后勤的問題,查抄出來不少上下其手貪污的官吏,但是依舊有人鋌而走險。

  在發現了這些人之后,王騏直接下令嚴懲,罰沒家產,然后將其遷往金陵筑城。這些被發配的人和征調的農夫截然不同。等到金陵修筑完成之后,若是還沒有死,這才會重新分配土地開荒。

  只是修筑城池哪有不死人的?能不能活下去那就看他們的造化了。

  ......

  在伍子胥修筑金陵城的第二年,大量官吏連同其家眷押送而來。這種情況一直等到筑城第四年的時候才開始減少。

  等到金陵城修筑完成的時候,被發配前來參與筑城的官吏連同其家眷,人數一度接近上萬。可以說淮國基層官吏差不多被抓了一半。至于說最后活下來的人,更是不足一半。

  金陵城,伍子胥在淮國鼎力支持下,修筑城池的速度很快。

  金陵城城墻足有二十里長,城墻高有五丈,青石為基,夯土為墻,城中分宮城、內城、外城,動用超過十萬人,歷時七年完成。

  ——

  南京古城,又名金陵古城,始建于春秋末年,淮文襄公十八年,遷都于金陵,始有金陵。

  南京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于公元1981年確定的“世界歷史名城”,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重要發祥地之一,歷史上先后有六個王朝在此建都。南京是聞名世界的歷史名城,與世界著名的羅馬、雅典、開羅等古城齊名,也是中國六大古都中建都歷史最長的一個,有‘六朝勝地、十代都會’之稱。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