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小說 > 從八百開始崛起 > 第410章 竿軍
  日本第十軍兵分三路的戰術在11月12日的第一天看起來是成功的。

  柳川平助所率領的五萬大軍用了一天就趕到了昆山外圍,第18師團也追上了沒有再撤退而是選擇負隅頑抗的擁有兩萬兵力的中國軍隊。

  除了第36步兵旅團還無比辛苦的追著前方十幾公里遠的幾千中國人,眼瞅著隨時可以追上,可人家一邁開大長腿,小短腿們又差點兒快跑斷氣。

  昆山之戰尚算順利,中國軍隊因為主力基本已經撤出,幾乎沒怎么像樣抵抗,就溜了。

  但第18師團卻遇到了頑強阻擊。

  關于嘉善之戰的前三日,日軍第十軍的戰報里是這么記述的。

  1937年11月12日晚,帝國第18師團緊追敵67軍、43軍主力抵達中國江浙嘉善縣。

  11月13日凌晨,遭遇敵夜襲。

  敵軍皆上身赤露,持利刃竹刀,凡身著衣物者皆刺,夜色漆黑如墨,我軍目不能視,遭遇敵襲之第18師團第35步兵旅團第124步兵聯隊第2步兵大隊于此戰戰歿230余人,輕重傷300余,殺敵200。

  11月13日,帝國第18師團出動第114步兵聯隊第2第3步兵大隊,第124步兵聯隊第1第3步兵大隊,第55步兵聯隊第1第2步兵大隊,第56步兵聯隊第3步兵大隊,第12炮兵聯隊,第12工兵聯隊,共計投入步兵7000人,工兵600人,各式火炮70門,于寬度達12公里的敵軍防線展開進攻,整整一日,共計攻克敵陣地13處,斃殺敵軍2000余,自身傷亡近千。

  11月14日凌晨,又遇敵襲。

  敵戰術不變,裝束未改,亦裝備利刃竹刀,再度潛入陣地,我方雖嚴陣以待,依舊損失慘痛。白天攻克之陣地,盡皆失守,殺敵數目不詳!

  11月14日,我第18師團師團長陸軍中將牛島貞雄親至前線督戰,此戰,投入步炮兵近萬,重炮旅團所有重炮參戰,海軍亦派出戰機協助,全軍奮勇向前,再克敵陣地15處,敵防線已經搖搖欲墜。

  11月15日凌晨,再遇敵襲!所克陣地失守。

  ......

  戰報越來越簡潔。

  只要不是傻子,觀看日本第十軍關于嘉善前線的戰報,就知道位于嘉善前線的第十八師團貌似已經陷入了一個近乎無解的死循環。

  白天投入大量兵力好不容易攻下的陣地,到了晚間似乎就會再度失去,全因為一群喜歡赤裸著上身并手持竹刀這種近乎原始時代才有的武器的中國軍人。

  但實際上,第18師團的真實遭遇比戰報上的輕描淡寫還要殘酷的多。

  白天,在師團炮兵聯隊和重炮旅團的大口徑重炮的協助下,日軍步兵的攻勢還算順利,中國人雖然足夠頑強,但因為缺少可以反擊的重武器,只能被迫后撤。

  可占據陣地的日本步兵卻一點也不輕松,因為他們要遭受晚間的考驗。

  可無論他們怎樣提高警惕,但人不是機械,鏖戰了一個白天早已疲憊不堪,寂靜的夜簡直就是致命的催眠曲。

  而那些只穿著短褲穿著草鞋手持削尖竹竿的中國人總是能瞞過昏昏欲睡的哨兵從寬闊的曠野中潛入陣地。

  日本步兵們甚至因為前兩日的偷襲改變了存放武器的方式,每桿步槍都在戰壕中沉睡的士兵身邊,隨時可以投入戰斗。

  然并卵,這并沒有改變他們最終被中國人從陣地上趕出去的結局,并且損失慘重。

  所有沒有回歸主陣地的步兵全部被判為戰死。

  失蹤,在這里不可能出現,赤著上身的中國人手下不會有活人的。

  日本人并不知道他們遭遇的是一群什么樣的中國軍人。

  湘軍128師,或許是此時的中國軍隊中最特殊的一支軍隊。

  湘西,是個什么地方?

  恐怕未來的中國人看到這個名字,第一個閃出的念頭絕不是那里山清水秀,曾出過一個大文人有著動人名字的美麗縣城。

  鳳凰以前可不叫鳳凰,而叫‘竿鎮’,由苗族控制的地區在接近兩千年的時間里,因為唐宋時期大量人口的遷徙不斷爆發沖突,常年保持著一支武裝,稱之為‘竿軍’。

  那或許也是中國歷史上為數不多的雇傭軍,以戰斗為終身職業,家家戶戶習以為常,幾乎每家每戶都有參軍者。

  這已經不是什么民風彪悍了,而是一支職業軍隊,干的就是殺人的活兒。

  而湘軍128師,就是這樣一支竿子軍,百分之九十的官兵,籍貫‘鳳凰’。

  此次奉命出征,那座在未來成為旅游勝地的小城城門處掛著“竿軍出征,中國不亡”的橫幅,全城來為他們送行。

  7000子弟兵,占據了小城青壯的五分之一。

  128師這支主要由苗、土二族組成的軍隊,最擅長的作戰方式就是白刃戰。從小就習武的他們于近身搏擊方面的戰斗力,放眼整個中國,幾乎無人能出其左右。

  和進軍營就習大刀之術的西北軍不同,128師的兵最喜就地取材的竹竿,將其削成有半米長的尖頭,長度近兩米的尖刺竹竿或許不應該稱之為竹刀而應該叫做竹矛。

  而這一武器卻是和北方那支部隊喜歡在戰場上背著的紅纓槍異曲同工,于長度方面完勝日軍的三八大蓋。

  別看日軍的拼刺術號稱天下無雙,那是建立在對手體能和長槍長度不如他們的情況下,若是遇到技巧不輸他們并且長槍還要更長的,他們不倒霉才叫見了鬼。

  面對手持紅纓槍穿著灰色軍服的那支軍隊,日本人引以為傲的白刃戰十戰八輸,在這里,卻是三戰三敗。

  但這,絕不是‘竿軍’能屢屢夜襲成功的主要原因。

  支持他們夜襲戰從未敗過的真正原因,是他們不怕死的精神。

  那個時代,各軍中都會有軍官督戰,一旦有士兵后退,就地軍法從事。這一點,連67軍和43軍都不會例外,松江作戰中,死在督戰隊機槍和手槍下的官兵絕不少于百人。

  然而,竿軍中沒有這個編制,他們從不需要督戰,甚至連所謂的戰前動員都省略了。

  各部長官只要吆喝一聲:“兄弟們,頂上去!不要丟我們鳳凰人的臉!”竿軍士兵便會不要命地沖鋒,直至最后一個人。

  這句話比任何慷慨陳詞都有用,也沒有比這更單純的作戰動機。

  古時,竿軍出征的時候,右耳朵一般會戴一只大的耳環,并在耳環上刻有自己的名字。這并不是為了好看,而是希望自己戰死后能有人認領,落葉歸根。

  當清理戰場時,只要見到右耳戴有大耳環的,那一定就是湘西的竿子兵。然后根據耳環上的姓名籍貫,把遺骸運送回湘西入土為安。

  如果沒法將遺骸運送回家鄉,那就將耳環帶回去。

  家里人一見到耳環,就明白他已戰死沙場回不來了。然后便把耳環供奉在神龕上,表示他已經回來。

  現在,他們又重新戴上了耳環,在上面銘刻上姓名和籍貫。

  馬革裹尸,成了竿軍子弟最榮耀的一件事。

  不是這樣的一支軍隊,又如何能在曾經的那個時空中,以一步兵師之力擋住第18師團近3萬人的狂攻?在唐刀看來,那一戰,比松江三萬對十萬之戰更具地獄模式。

  但奇跡的是,他們做到了。

  而他們的作戰方式,就像此時的第十八師團戰報上寫的一樣,白天硬頂,盡量少的丟失陣地,到了晚上,再組織敢死隊赤膊上陣奪過來。

  也不是說日軍就是豆腐渣,遇到夜襲立馬懵,他們也曾是試圖證明自己不弱過。

  但悲劇的是,白刃戰他們真的不是這支‘竿子’軍的對手,更痛苦的是,這里是真正的江南水鄉。

  嘉善,比松江的水還多。

  中日兩軍,全都是在泥巴地里作戰。

  中國人,穿的是可憐巴巴的草鞋,日本人穿的是可以踏碎山河的杠杠牛皮鞋。

  若是大馬路上,牛皮靴自然完勝草鞋。

  可若是在泥巴地里,傻子也知道沾滿了泥巴的皮靴會是怎樣糟心的一種體驗。

  中國的大地母親和日本人自己給日本步兵挖了一個大坑。

  這還不算,因為這個時空多了一只穿越而來的小蝴蝶。

  唐刀又給夜襲戰添了一把火。

  松江指揮部抵達嘉善后,經向淞滬戰區司令部請示,聯合128師成立嘉善指揮部,吳中將依舊任總指揮,郭中將和128師師長顧中將擔任副總指揮。

  67軍為白天防御作戰的主力,128師全軍則縮在后方可防重炮的屯兵工事里養精蓄銳。

  晚間,則擔任夜襲主力。

  說白了,一個負責白天,一個負責晚上,輪班戰。

  日軍第十八師團......

  八嘎!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打法。要不,你跑,我不追了,行不行?

  嘉善國防線攻防戰第四日,竿子軍的夜襲隊又來了。

  中國人用行動告訴日本人,這真的不行。

  有谷壽夫這個倒霉蛋的前車之鑒,依舊親赴一線督戰的牛島貞雄心中的苦悶也可想而知了。

  不過,讓牛島貞雄偶爾還能苦中作樂笑一笑的理由,不是白天又朝前推進了多少米。

  而是,比他牛島貞雄更苦哈哈的人,還有......

  有人比自己更倒霉,是很多人堅持活在苦難中的理由之一。

  。。。。。。。。。。。

  PS:不是風月不努力啊!實在是放假特么竟然比上班還忙,從昨天中午到今天晚上,初中、高中、大學歸家同學的飯局就沒停過,風月又不擅飲酒,三杯啤酒下肚就暈乎,這一章還是中午堅持不喝酒下午抽空寫的,馬上又要參加第四場,只能就這一章了,算是過節請個假吧!以后的幾天一定正常更新,大家原諒一下。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