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小說 > 春秋霸業 > 第471章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秦國大征兵,很快便召集了數萬青壯,組成了一支為國而戰的新軍。

  然而隨著征召人數的增多,秦國新軍很快就出現了窘迫,這些剛剛應征入伍的戰士,他們自己家中并沒有準備戰甲,而秦國庫存的鎧甲數量有限,也不足以武裝這么多的新兵。

  以至于秦國雖然得新兵七萬,但真正能夠有護甲的卻只有兩萬多人。

  在面對這樣的窘迫困境之時,咸陽那些的老秦人紛紛站了出來。

  因為年紀增長,而無法繼續涉足戰場的老卒們將自己并肩作戰半生,準備一同埋進土里的盔甲擦了又擦,最終還是毅然決然的獻給了官府。

  家中男丁盡數戰死,只剩下孤兒寡母的寡婦人從靈堂之上取下供奉的盔甲,那是她們英勇的丈夫留給她們的遺物。

  也是她們年幼的兒子,瞻仰父親勇武見證。

  盡管心有眷戀,但是她們依舊毅然決然的將盔甲獻了出去。

  還有一些身材高大的半大小子,趁著夜色偷了母親藏在地板下的盔甲與刀劍,偷偷摸摸的逃離了家中,聚集在一起趕往鎬京。

  而就在他們逃出城去的時候,他們卻沒有注意到,在城墻之上,他們的母親正滿臉熱淚的盯著他們的背影,緊咬著牙關不曾吭聲。

  狹路相逢知勇士,國難當頭見義節。

  秦國歷經無數苦難,在一次又一次的苦難之中發展至今。

  秦人由最初的為爵為利而戰,到如今的為國為家為義而戰。

  他們的思想已經升華,他們的勇武卻始終不曾改變。

  咸陽學宮之中,公輸墨的得意弟子墨義一臉的悶悶不樂。

  正在傳授弟子們打鐵技藝的公輸墨停下了自己的動作,看了一眼自己的這位弟子之后,他也嘆了一口氣。

  將手中的鐵錠丟進火爐之中,隨即向著對面的墨義說道:“我墨家有工墨與俠墨兩種。工墨雖只是專精于鍛造,卻不代表著國難當頭之時,工墨只能夠龜縮在人后茍且偷生。

  若是想要為國效力,你們點燃熔爐為大秦趕制武器與盔甲,也可以熄滅熔爐,提起刀劍,奔赴戰場與敵廝殺。

  無論你們做出什么樣的選擇,作為你們的師長,我都替你們驕傲。”

  公輸墨的話音方才落下,他又用火鉗夾起了被燒的通紅的鐵錠,按在砧板之上,用鐵錘開始敲打起來。

  其余的弟子見狀,有的人直接跑到一邊去點燃了其他的熔爐,而有的人則是跪在地上,恭敬的向著公輸墨叩首,隨即放下了手中的鐵錘,提起了掛在墻壁上的寶劍,步履堅定的離開了咸陽學宮。

  學宮之中的儒院,孔儒一邊收拾行裝,一邊與自己的弟子們說道:“秦公曾經告訴老夫,他希望老夫能夠在咸陽學宮安心辦學,培養三千弟子,為秦國源源不斷的輸送人才。

  但是如今天子無道,與列國聯合伐秦,此不義不戰,我秦國上下,必要萬眾一心,與其死戰到底。

  老夫雖已年邁,卻尤有勇力。尚可與國同戚。

  爾等年長者可收拾行裝,與為師一同上陣殺敵。

  年幼者當繼續苦讀,莫要荒廢學業,遺忘了老夫的教誨。”

  言語至此,孔儒提起自己的行囊便要離開。

  眾弟子見狀,互相對視一眼之后,年長者絲毫也不猶豫,盡數回去收拾行囊。

  而年幼者雖然不甘,卻沒有人忤逆孔儒的吩咐。

  “諸位同窗,頌書以送夫子——”

  不知是哪位學子發出一聲倡議,隨后所有學子紛紛響應。

  他們高聲頌唱著孔儒編撰的儒家經典,用朗朗的讀書聲送走了他們的夫子與師兄。

  在孔儒離開之后,弟子們讀書更勤,習武更苦,一刻也不敢遺忘來自讀者的教導。

  秦國上下眾志成城,在周王姬的軍隊方才抵達陰晉之時,便已經集結了近十萬之眾。

  這十萬人之中,只有四萬人著甲,只有八萬人手中有趁手的兵器。

  但是對于許多人來說,哪怕是赤手空拳,他們的內心也絲毫沒有畏懼。

  男兒生于世,為國而死,馬革裹尸,不亦快哉。

  鎬京雖然城高池深,但是太過于靠近咸陽,并且為了維持鎬京道路通暢,所以鎬京并沒有建立在險要之地,根本沒有辦法封鎖聯軍北上咸陽的道路。

  而鎬京周圍的農田眾多,一旦任由諸侯聯軍靠攏,這些農田必定會遭到破壞。

  到時候,就算是能夠擊退諸侯聯軍,秦國也將陷入糧荒。

  于是白毅當機立斷,一邊訓練著麾下的這支新兵,一邊趕路來到了藍田。

  藍田以南是上鄀,以東是驪山,以西是鎬京。北面是鄭邑,而鄭邑以北是櫟陽。

  扼守此處,則諸侯聯軍不能繞道繼續進犯秦地。

  藍田原本是周國的南方門戶,但是卻并不是屯兵之地,只能算是一個小城。

  容納十萬軍隊之后,藍田幾乎便已經被塞滿。

  白毅只能夠組織藍田的百姓向西撤離,將他們盡數遷徙到了鎬京。

  也有一部分百姓留了下來,選擇了與秦軍并肩作戰,共同守衛他們的家園。

  與此同一時間,秦壽已經率領著麾下的軍隊趕回了山陽。

  而褒國漢陰與庸國西城之間隔著大江的一條支流,褒侯為了能夠盡快趕回褒國,在舟船不足的情況下,選擇了分批渡江的策略。

  然而就在他麾下的大軍剛剛度到一半的時候,秦國埋伏多時的騎兵直接殺出,已經抵達江北的褒軍頓時損傷慘重,而那些尚且沒有渡江的士卒只能夠眼睜睜的看著秦軍屠戮他們的同胞。

  沒有任何一只部卒敢于直面鐵甲騎兵,褒侯雖然驚怒,但還是控制住了內心的怒火。

  “我們撤——”

  他最終還是選擇了乘船逆流而上,直接回了褒國,放棄了繼續與秦軍交戰的想法。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