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小說 > 春秋霸業 > 第456章 諸侯伐秦
  墨家離開了洛邑之后,并沒有就此消停下來。

  他們每兩三人為一隊,向著四面八方開始輻射,他們每到一處,便自發的去宣揚姬婉的惡行。

  百姓們都陸陸續續的知道了攝政的卑鄙,整個周國都在議論那個女人。

  然而周王姬卻并沒有重視這些。

  在她20歲的時候她便知道,只要一個人的手中握有權力,那么就算她是千夫所指的暴君,也始終有人會支持與擁護她。

  但如果一個人沒有權力,哪怕他是人人敬仰的道德楷模,只需要一二死士,也能夠將其抹殺。

  于是就在百姓討論周王姬的暴政之時,周王姬卻是利用了諸侯吊唁天子的良機,直接召開了討伐秦國的會盟。

  她將各國的諸侯齊聚一堂,隨后與各國諸侯道:“秦國之罪,罪在不赦。當分其國,裂其地,以示天下。

  諸侯皆大周之舊臣,世代公卿,與國同契。

  而今,秦國叛逆,諸侯可愿與天子共伐之?”

  所有人都知道了周王姬派人刺殺秦公的事情,都對這個瘋女人心存敬畏。

  大多數的諸侯都不敢回絕,哪怕是內心不愿對秦國出兵,也只能夠咬牙答應下來。

  秦公驍勇善戰,帶著一百騎就能夠殺回秦國。

  但是各國的諸侯大多沒有這樣的本事,所以不論內心愿意或者不愿意,諸侯們都被迫簽訂了盟約。

  就在各國諸侯簽訂盟約之后的第二天,楚王熊壁便以回國整頓兵馬為由告辭離開。

  秦國與楚國之間有血海深仇,在周王姬看來,秦楚之間必有一戰。

  如今楚世子又已經歸國,得知周國伐秦的消息之后,楚國一定會積極響應。

  所以周王姬并沒有阻攔楚王熊壁,反倒是在他臨行之前賜予了他不少的禮器。

  對于周王姬的賞賜,楚王那是來者不拒。

  而等到楚國離開之后,褒國與庸國借機與其他諸侯聯系了一翻,在約定了各國出兵多少,于函谷關外會盟之后方才離開。

  秦國畢竟曾經是周國的附屬之國,秦人之前大多也都是周人。

  在諸夏各國的心目當中,依舊視秦國為諸夏。

  在諸夏與諸夏之間的戰爭中,各國始終保持著默契,都非常的講武德。

  說好了要聯盟去打秦國,那么便不會如同攻打犬戎之時那般前后夾擊。

  他們會挑選一個對雙方來說都比較有利的地方進行會盟,然后彼此之間來一場君子與君子之間的熱血較量。

  諸國見褒國與庸國這樣的大國都參與其中,心底的那塊大石頭也就落下來了。

  周王姬的命令是瓜分秦國的地盤,也就代表著各國都有機會分一杯羹。

  上面有周天子壓著,前面有大國頂著,他們這些小諸侯也不敢拒絕,便只好咬牙簽訂了盟書。

  …

  秦壽回到函谷關的時候,立即便召見了函谷關守將召得柱。

  “周攝政欲伐秦國,關中須得早做準備。”

  聽到秦壽的言語之后,召得柱臉上頓時露出了驚訝的神色。

  “周國不過一軍之兵,也敢伐秦國?”

  見到召得柱如此模樣,秦壽的心底確是忍不住有些憂慮,非常擔心他是否能夠勝任函谷關守將之職。

  畢竟,只有這處關隘存在,秦國方才能夠有機會耗死各國聯軍。

  但如果召得柱不靠譜,那他可就得早些考慮換人了。

  然而接下來召得柱的一句話,卻是讓他放棄了撤換函谷關守將的想法。

  “周天子有各國諸侯相助,如果給他時間調集兵馬,秦國確實是危險了。

  君上,不如我們突襲他們,由末將率領一隊兵馬直接殺入洛邑,宰了周天子。然后再扶持咸陽的那位…”

  他的話沒有說完,秦壽便直接開口打斷了他。

  “這個主意很好,但是今后就別再提了。”

  召得柱的提議確實不錯,但是這個提議卻是秦壽所不愿意采納的。

  這并非是他迂腐,而是他的心底始終堅持著屬于自己的底線。

  哪怕是一個老六,也只能是敵人的老六。

  秦壽雖然沒有采納召得柱的計策,但是他卻從召得柱的計策之中得到了提醒。

  “出其不意。”

  出其不意并非是只有一種方式,不能夠直接突襲天子,因為這是以下克上,從此也就沒有了轉圜的余地。

  但是,秦國卻可以利用自己騎兵的優勢來做一些文章。

  他看了一眼召得柱,隨后與他開口說道:“我若只與你三千兵馬,你能夠守住函谷關多長時間?”

  召得柱先是一愣,隨后愁眉不展的思索起來。

  良久之后他抱拳說道:“若是敵將愚鈍,或可一年半載。

  若是敵將聰慧果決,只能三天到一月。”

  秦壽先是一愣,隨即想到了一個可能。

  他笑了笑之后說道:“若將寡人的旗幟留在函谷關當如何?”

  召得柱面色一喜,不是因為秦壽留下大旗,而是因為他的計策得到了秦壽的認可。

  于是他立即開口說道:“若有君上旗幟,至少可以御守兩月。”

  召得柱沒有說自己的詳細計劃,秦壽也沒有開口發問。

  有些事情早已經心領神會,根本不需要過多言語。

  “兩個月的時間,夠了。”

  秦壽當即點頭,而后立即下令道:“函谷關和秦國就交給將軍了。此戰之后,將軍當名垂秦史。”

  召得柱躬身一禮,目送秦壽留下象征著秦國君的大旗,而后帶著麾下的護衛離開,他的眸光中浮現出了智慧的光芒。

  “名垂千古,只在此一役——”

  十幾日之后,楚王熊壁回到了楚國。

  跟隨著他一同回到楚國的臣子立即諫言道:“大王,楚國雪恥的機會到了,還請大王立即下詔,即刻征召士卒,一舉…”

  熊壁卻是直接伸手制止了他,隨即開口說道:“楚國雪恥的機會確實到了,但是,這一次卻不是向秦國雪恥…”

  楚臣滿臉不解,但是在秦國待了數年時間的楚世子卻是立即反應過來。

  他恭敬的向著自己的父王行了一禮,直接支持道:“父王所言極是。”

  眾臣大多都是一臉懵逼,不解這一對父子到底在說些什么。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