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小說 > 春秋霸業 > 第674章 秦王再教子
  聽得秦壽所言,秦陽的臉上滿是錯愕之色,極為詫異的問道:“原來,父王之所以未曾急于鯨吞天下,其根源盡在于此。

  哦,還有巴國之公卿…父王原來早就在謀劃此事!”

  秦壽聞言之后笑著說道:“從楚國放寬對列國遺孤的統治之時,為父便想著借助楚國國內那些遺貴與楚國貴族之間的矛盾來影響楚國。

  卻沒想到楚王即位之后,竟然加大了對各國遺貴的賞賜。

  孤王西巡這三年的時間,在楚王的刻意調節之下,楚國國內的矛盾暫時得到了緩解。

  但是,楚國大肆封君的舉動,實際上也為楚國內部埋下了巨大的隱患。

  短時間內或許不會爆發,然而,一旦楚國國君易主,亦或者是楚王嫡系的力量遭受打擊,都會讓楚國眼下的局面分崩離析。

  強大的楚國,總歸會從內部開始瓦解。”

  秦陽聞言之后深受震撼,隨即又忍不住開始思索起現如今秦國的政策。

  “父王,我秦國現有的國策可能長治久安?”

  秦壽聞言之后一愣,沉默良久之后卻是搖頭說道:“秦國之國策,乃是為父心中理想之國策。秦國因之而強大,一躍成為列國之巔。

  然而,就算是這樣的國策,也不一定就是一條完全正確的道路。

  隨著時過境遷,人心與所處的環境總會發生變化。

  秦國要想真的千年萬年,便必須與時俱進,根據時代的不同,國家面臨的困境與挑戰的不同,不停的變法圖強。”

  秦陽聞言之后一愣,而后陷入了沉思之中。

  秦壽怕他不能理解自己的話,于是緊接著開口說道:“吾兒不妨結合古今之歷史來思考這個問題,或許能夠有更深的體悟。”

  秦陽雙眸頓時一亮,隨即豁然開朗道:“上古之時生靈愚昧,能夠有智者指引族人,便能夠形成一個強大的部族。

  而一個部族為了壯大,所以需要大量的人口。

  又因為語言不通,沒有辦法對其他部族推行教化,所以,奴隸制也就應運而生。

  生民愚昧,有太多未知的恐懼,所以出現了巫祝。

  使百姓敬畏的同時,又可以為百姓驅散恐懼。

  再加上當時的生存物資匱乏,為了合理的消除多余的人口,便出現了人殉,人祭之類的傳統。

  …

  過往的制度對于現在的我們來說,很多都是陋習,都是應該被廢除的。

  但是,對于當時的社會來說,這些應該都是最為行之有效的選擇。”

  秦壽聞言之后笑著點頭說道:“武王伐商之所以能夠成功,很大原因便是商王為了促進生產,提高國內人口數量,開始大刀闊斧的進行改革。

  他廢除奴隸制,取消了人殉制度等等,但是他卻忽略了各國與商國所面臨的環境并不相同。

  以至于武王伐商之時,天下諸侯紛紛響應,最終導致商國被周國擊敗,奪走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而周國得了天下之后,吸取了商國的教訓,并沒有急于大刀闊斧的進行改革,而是通過分封姬氏子孫為諸侯的方式,逐漸穩定了整個天下。

  等到天下穩定之后,周公制周禮統治天下。

  表面上列國諸侯并沒有受到什么實質性的影響,實際上整個天下的格局都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故而,周禮本身也沒有問題,他是最適合周王朝初期的統治手段。

  然而,隨著時過境遷,列國諸侯與周王室之間的血緣羈絆越發薄弱,又有強國陸陸續續崛起,已經影響到了周天子的統治地位,最終導致了周王朝現如今的局面。

  洛邑的那個太后雖然看上去有些瘋,但是她確確實實看清楚了周王朝如今所面臨的困境,通過之前的戰爭吞并了數個國家,試圖師法秦國進行中央集權。

  然而,她終歸還是太過于畏首畏尾,以至于數年的時間過去了,周王朝始終沒能打破固有的僵局。

  秦國雖然實行的三公九卿制度,看似把手中的權利分散了出去,然而事實上,三公九卿之中,大半的存在都是在為王權服務的。

  父王稱秦國現有的制度為——中央集權制度。

  而秦國現有的制度可以迅速的調動整個秦國的力量,讓秦國得到飛速發展。但是,卻有一個極為致命的弱點,那便是秦國的君王。

  一旦秦國出現了一位不合格的君王,便會給秦國造成巨大的打擊。

  若是再有天災人禍等等,秦國未必不會如同楚國那般被人從內部推翻。

  吾兒賢能,故而為父可以放心大膽的繼續使用這種中央集權制度來治理秦國。

  但是,秦國未來的繼承者就未必如同吾兒一般了!

  故而吾兒應當謹記,我秦國并無萬事不易之法。若是將來后人不堪重用,吾兒當及時變通。

  必要時,就算是廢長立賢,另選宗室,限制王權,乃至于禪讓也無不可。

  秦氏是秦國之王室,享百姓敬畏與供奉,也當承天下之重擔。

  必要時可以背負罵名,視百姓如芻狗。但,也要有為隨時秦國犧牲自己的準備。”

  秦壽聲音雖然平靜,卻宛如洪鐘大呂一般在秦陽的耳邊炸響。

  “承天下之重,背負罵名,犧牲自己。”

  秦陽口中喃喃自語了兩句,只覺得這一段話頗為沉重。

  但是想了想之后,他卻是突然間反應過來。

  自己現在不是在跟父王討論楚國的事情嗎?怎么說著說著便說到了治國,變法,責任與犧牲上了。

  “大王一次與陽兒說這么多,也不知道陽兒是否能夠記得清楚。”

  就在這個時候,秦王后親自端著一個湯盅走了進來。

  她一邊開口說話,一邊將手中的湯盅放下。

  秦壽見狀之后急忙上前幫忙盛湯,同時笑著開口說道:“王后為孤王生養了一個好大兒,為夫倒是不怕陽兒不能領悟。”

  秦王后白了秦壽一眼,隨即為二人各自盛了一碗湯。

  “妾身是個婦道人家,不懂那么多大道理,只知道讓妾身的夫君無恙,教育妾身的兒孫成才。

  至于其它的事情,倒是與妾身無關了。”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